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1 (1700-1725).djvu/29

此页尚未校对

歸掌握。今大小臣工毫髮愆過,一經指摘,罰不踰時。 而張彝憲巨萬贓私,悉置不問。王坤交通主款,反蒙 優詔。「然則內臣有功而無過,有賞而無罰,有彈劾之 威,而無斧鉞之惕。他日鴟張虎噬,安所底止?海內元 元,誰非赤子?中外僚寀,孰非股肱。平則萬目皆舉,不 平則百職俱隳。惟聖明垂察。」帝不悅,謫詹事府錄事。 稍遷大理寺寺副。十一年四月,劾內閣中書黃應恩 招權納賕,詞連首輔張至發,以應恩為至發心腹也。 先是,富順知縣許國佐被劾,應恩納其千金,許從輕 擬旨,及他招搖事甚多。至是,應恩已坐罪削籍。荃疏 入,帝怒,下法司提訊,罪至充軍。至發亦緣是去位。荃 屢遷福建副使,告歸,卒。

劉同升

按《明外史劉應秋傳》:「應秋子同升,字晉卿,師同里鄒 元標,崇禎十年,殿試第一,授翰林修撰。楊嗣昌奪情 入閣,何楷、林蘭友、黃道周言之,俱獲罪。同升抗疏言: 『日者策試諸臣,簡用嗣昌。良以中外交訌,冀得一效, 拯我蒼生。聖明用心,亦甚苦矣!都人籍籍,謂嗣昌縗 絰在身,且入閣非金革比。臣以嗣昌必且哀痛惻怛, 上告君父,辭免綸扉。乃循例再疏,遽入辦事。叛禮滅 親,垂之史冊,萬姓詬罵;傳之邊徼,四夷竊哂。夫人有 所不忍,而後能及其所忍;有所不為,而後可以有為』。」 臣以嗣昌所忍,覘其所為,知嗣昌心失智短,必不能 為國建功。何也?成天下之事在乎志,勝天下之任在 乎氣。志敗氣餒而能任天下事,必無「是理。伎倆已窮, 苟且富貴。兼樞部以重綸扉之權,借綸扉為解樞部 之漸。和議自專,票擬由己,與方一藻、高起潛輩扶同 罔功,掩敗為勝,歲糜金繒,養患邊圉。立心如此,獨不 畏堯舜在上,共驩誰欺,而欲以袁崇煥故智用於今 日乎?曩自陛下切責議和,而嗣昌不可以為臣;今一 旦忽易墨縗,而嗣昌不可以為子。若附和黨比,緘口 全軀,嗣昌得罪名教,臣亦得罪名教矣。」疏入,帝大怒, 謫福建按察司知事,移疾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