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1 (1700-1725).djvu/48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七百二卷目錄

 諫諍部紀事二

官常典第七百二卷

諫諍部紀事二

《說苑》:楚昭王欲之荊臺游,司馬子綦進諫曰:「荊臺之 游,左洞庭之波,右彭蠡之水,南望獵山,下臨方淮,其 樂使人遺老而忘死。人君游者,盡以亡其國,願大王 勿往游焉。」王曰:「荊臺乃吾地也,有地而游之,子何為 絕我游乎?」怒而擊之。於是令尹子西駕安車四馬,徑 於殿下曰:「今日荊臺之游,不可不觀也。」王登車而拊 其背曰:「荊臺之游,與子共樂之矣。」步馬十里,引轡而 止曰:「臣不敢下車,願得有道,大王肯聽之乎?」王曰:「第 言之。」令尹子西曰:「臣聞之,為人臣而忠其君者,爵祿 不足以賞也;為人臣而諛其君者,刑罰不足以誅也。 若司馬子綦者,忠臣也,若臣者諛臣也。願大王殺臣 之軀,罰臣之家,而祿司馬子綦。」王曰:「若我能止聽,公 子獨能禁我游耳。後世游之無有極時,奈何?」令尹子 西曰:「欲禁後世易耳。願大王山陵崩,陁為陵于荊臺, 未嘗有持鐘鼓管絃之樂而游於父之墓上者也。」於 是王還車,卒不游荊臺,令罷先置。孔子從魯聞之,曰: 「美哉令尹子西!諫之於十里之前,而權之於百世之 後者也。」

《新序》:楚平王殺伍子胥之父,子胥出亡,挾弓而干,闔 閭大之甚,勇之。為是而欲興師伐楚,子胥諫曰:「不可。 臣聞之,君子不為匹夫興師,且事君猶事父也。虧君 之義,復父之讎,臣不為也。」於是止。蔡昭公朝於楚,有 美裘。楚令尹囊瓦求之,昭公不予,於是拘昭公於郢, 數年而後歸之。昭公濟漢水,沉璧,曰:「諸侯有伐楚者, 寡人請為前列。」楚人聞之怒,於是興師伐蔡。蔡請救 於吳。子胥諫曰:「蔡非有罪也,楚人無道也。君若有憂 中國之心,則若此時可矣。」於是興師伐楚,遂敗楚人 於柏舉,而成霸道。子胥之謀也,故《春秋》美而褒之。 《說苑》:吳王欲從民飲酒,伍子胥諫曰:「不可。昔白龍下 清泠之淵,化為魚,漁者豫且射中其目」,白龍上訴天 帝,天帝曰:「當是之時,若安置而形白龍?」對曰:「我下清 泠之淵,化為魚。」天帝曰:「魚固人之所射也,若是,豫且 何罪?夫白龍、天帝貴畜也;豫且,宋國賤臣也。白龍不 化,《豫且》不射。今棄萬乘之位,而從布衣之士飲酒,臣 恐其有《豫且》之患矣。」王乃止。

《新序》:晉平公問於叔向曰:「國家之患孰為大?」對曰:「大 臣重祿而不極諫,近臣畏罰而不敢言,下情不上通, 此患之大者也。」公曰:「善。」於是令國曰:「欲進善言,謁者 不通,罪當死。」

《說苑》:晉平公好樂,多其賦斂,下治城郭,曰:「敢有諫者 死。」國人憂之。有咎犯者,見門大夫曰:「臣聞主君好樂, 故以樂見。」門大夫入言曰:「晉人咎犯也,欲以樂見。」平 公曰:「內之。止坐殿上,則出鐘磬竽瑟。」坐有頃,平公曰: 「客子為樂。」咎犯對曰:「臣不能為樂,臣善隱。」平公召隱 士十二人,咎犯曰:「隱臣竊顧,昧死御。」平公曰:「諾。」咎犯 申其左臂而詘五指。平公問於隱官曰:「占之為何?」隱 官皆曰:「不知。」平公曰:「歸之。」咎犯則申其一指曰:「是一 也;便游赭盡而峻城闕,二也;柱梁衣繡,士民無褐,三 也;侏儒有餘酒而死士渴,四也;民有饑色而馬有粟 秩,五也;近臣不敢諫,遠臣不敢達。」平公曰:「善。」乃屏鐘 鼓,除竽瑟,遂與咎犯參治國。

齊簡公有臣曰:諸御鞅,諫簡公曰:「田常與宰予,此二 人者甚相憎也,臣恐其相攻。相攻,雖叛而危之,不可。 願君去一人。」簡公曰:「非細人之所敢議也。」居無幾何, 田常果攻宰予於庭,賊簡公於朝。簡公喟焉太息曰: 「余不用鞅之言,以至此患也。故忠臣之言,不可不察 也。」

《新序》:魏文侯與士大夫坐,問曰:「寡人何如君也?」群臣 皆曰:「君,仁君也。」次問翟黃曰:「君非仁君也。」曰:「子何以 言之?」對曰:「君伐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長 子,臣以此知君之非仁君。」文侯大怒而逐翟黃,翟黃 起而出,次至任座,文侯問:「寡人何如君也?」任座對曰: 「君仁君也。」曰:「子何以言之?」對曰:「臣聞之,其君仁者,其」 臣直。向翟黃之言「直,臣是以知君仁君也。」文侯曰:「善。」 復召翟黃入,拜為上卿。

魏王將起中天臺,令曰:「敢諫者死。」許綰負操鍤入曰: 「聞大王將起中天臺,臣願加一力。」王曰:「子何力有加?」 綰曰:「雖無力,能商臺。」王曰:「若何?」曰:「『臣聞天與地相去 萬五千里,今王因而半之,當起七千五百里之臺,高 既如是,其趾須方八千里,盡王之地,不足以為臺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