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1 (1700-1725).djvu/50

此页尚未校对

《東方朔別傳》:孝武皇帝時,人有殺上林鹿者,武帝大 怒,下有司殺之,群臣皆相呵殺。人主鹿,大不敬,當死。 東方朔時在旁曰:「是人罪一當死者三,使陛下以鹿 之故殺人,一當死。使天下聞之,皆以陛下重鹿賤人, 二當死;匈奴即有急,推鹿觸之,三當死也。」武帝默然, 遂釋殺鹿者之罪。

《四川總志》:「譙隆,閬中人。為上林令。武帝欲廣苑囿,隆 固諫。後遷成皋令。」

《漢書薛廣德傳》:「廣德為三公,直言諫爭。始拜,旬日間, 上幸甘泉,郊泰畤,禮畢,因留射獵。廣德上書曰:『竊見 關東困極,人民流離,陛下日撞亡秦之鐘,聽鄭衛之 樂,臣誠悼之。今士卒暴露,從官勞倦,願陛下亟反宮, 思與百姓同憂樂,天下幸甚』。」上即日還。其秋,上酎祭 宗廟,出便門,欲御樓船,廣德當乘輿車,免冠頓首曰: 「宜從橋。」詔曰:「大夫冠。」廣德曰:「陛下不聽臣,臣自刎,以 血汙車輪,陛下不得入廟矣。」上不說,先敺光祿大夫 張猛進曰:「臣聞主聖臣直,乘船危,就橋安,聖主不乘 危。御史大夫言可聽。」上曰:「曉人不當如是邪!」乃從橋。 《西京雜記》:長安有儒生曰惠莊,聞朱雲折五鹿充宗 之角,乃歎息曰:「栗犢反能爾邪?吾終恥溺死溝中。」遂 裹糧從雲雲。與言莊不能對。逡巡而去。拊心謂人曰: 「吾口不能劇談。此中多有」

《漢書孫寶傳》:「哀帝即位,寶遷司隸。時鄭崇下獄,寶上 書曰:『臣聞疏不圖親,外不慮內。臣幸得銜命奉使,職 在刺舉,不敢避貴幸之埶,以塞視聽之明。按尚書令 昌奏僕射崇下獄覆治,榜掠將死,卒無一辭,道路稱 冤。疑昌與崇內有纖介,浸潤相陷,自禁門內,樞機近 臣,蒙受冤譖,虧損國家,為謗不小。臣請治昌,以解眾』」 心。

《後漢書銚期傳》:期重於信義,自為將,有所降下,未嘗 擄掠。及在朝廷,憂國愛主,其有不得於心,必犯顏諫 諍。帝嘗輕與期門近出,期頓首車前曰:「臣聞古今之 戒,變生不意,誠不願陛下微行數出。」帝為之回輿而 還。

《汝南先賢傳》:「郭憲字子橫,建武中為光祿勳。車駕西 征,隗囂諫曰:『天下初定,車駕可動』。憲乃當車拔佩刀 以斷車靷。帝不從,遂上隴。其后潁川兵起,乃迴駕而 還。帝歎曰:『恨不用光祿之言也』。」

時匈奴數犯塞,帝患之,乃召百僚廷議。郭憲以為「天 下疲弊,不宜動眾。」諫諍不合,乃伏稱眩瞀不復言。帝 令兩郎趣下殿,憲亦不拜。

《東觀漢記》:張湛為光祿大夫,數諫。湛常乘白馬,上每 有異政,輒言「白馬生且復諫矣。」

《後漢書鍾離意傳》:永平三年夏,旱而大起北宮。意詣 闕免冠上疏曰:「伏見陛下以天時小旱,憂念元元,降 避正殿,躬自克責,而比日密雲,遂無大潤,豈政有未 得應天心者邪?昔成湯遭旱,以六事自責曰:『政不節 邪?使人疾邪?宮室榮邪?女謁盛邪?苞苴行邪?讒夫昌 邪?竊見北宮大作,人失農時,此所謂宮室榮也。自古 非苦宮室小狹,但患人不安寧,宜且罷止,以應天心』。」 帝策詔報曰:「湯引六事,咎在一人,其冠履勿謝。比上 天降旱,密雲數會,朕戚然慚懼,思獲嘉應,故分布禱 請,窺候風雲,北祈明堂,南設雩場。今又敕大匠止作 諸宮,減省不急,庶消災譴。」詔因謝,公卿百寮,遂應時 澍雨焉。

《吳良傳》:「良為議郎。永平中,車駕近出,而信陽侯陰就 干突禁衛,車府令徐匡鉤就車,收御者送獄,詔書譴 匡,匡乃自繫。良上言曰:『信陽侯就倚恃外戚,干犯乘 輿,無人臣禮,為大不敬。匡執法守正,反下於理,臣恐 聖化由是而㢮』。」帝雖赦匡,猶左轉良為即丘長。 《汝南先賢傳》:「薛勤字子泰,定遠侯班始尚公主,公主 遇始」傲慢,無婦禮,始殺主,詔書怒,欲滅其家。勤建議 撫,執志不顧,遂奏上施行。其立朝盡忠,類皆如此。 《後漢書朱暉傳》:「暉孫穆拜尚書,深疾宦官及在臺閣, 旦夕共事,志欲除之,乃上疏曰:『案漢故事,中常侍參 選士人,建武以後,乃悉用宦者。自延平以來,浸益貴 盛,假貂璫之飾,處常伯之任,天朝政事,一更其手,權 傾海內,寵貴無極,子弟親戚,並荷榮任,故放濫驕溢, 莫能禁禦。凶狡無行之徒,媚以求官,恃埶怙寵之輩, 漁食百姓,窮破天下,空竭小人。愚臣以為可悉罷省, 遵復往初,率由舊章。更選海內清淳之士,明達國體 者,以補其處。即陛下可為堯舜之君,眾僚皆為稷契 之臣,兆庶黎民,蒙被聖化矣』。」帝不納。後穆因進見,口 復陳曰:「臣聞漢家舊典,置侍中、中常侍各一人,省尚 書事,黃門侍郎一人,傳發書奏,皆用姓族。自和熹太 后以女主稱制,不接公卿,乃以閹人為常侍,小黃門 通命兩宮。自此以來,權傾人主,窮困天下,宜皆罷遣, 博選耆儒宿德,與參政事。」帝怒不應。穆伏不肯起,左 右傳出,良久乃趨而去。

《爰延傳》:延性質慤,遷侍中。帝遊上林苑,從容問延曰: 「朕何如主也。」對曰:「陛下為漢中主。」帝曰:「何以言之?」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