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1 (1700-1725).djvu/6

此页尚未校对

按《明外史》本傳:「憲成,字叔時,無錫人。萬曆四年,舉鄉 試第一。八年,成進士,授戶部主事。大學士張居正病, 朝士群為禱,憲成不可,同官代之署名。憲成聞,馳往, 手削去之。居正卒,改吏部主事。請告歸,讀《易》《春秋》者 三年,補驗封主事。十五年,大計京朝官,都御史辛自 修掌計事,工部尚書何起鳴在拾遺中,自修坐是失」 執政意。給事中陳與郊承風旨並論二人實庇起鳴, 攻自修,於是二人並罷,并責御史糾起鳴者四人。憲 成不平,上疏語侵執政,并責大臣言官各務自反,被 旨切責,謫桂陽州判官。稍遷處州推官。丁母憂,服除, 補泉州推官。舉公廉第一,擢吏部考功主事,歷本司 員外郎。會有詔「三皇子並封王」,憲成偕同官上疏曰: 「皇上思《祖訓》立嫡之條,欲暫令三皇子並封王,以待 有嫡立嫡、無嫡立長。臣等伏而思之,待之一言,有大 不可者。太子天下本,豫定太子所以固本,是故有嫡 立嫡,無嫡立長。就見在論是也,待將來則非也。皇上 動稱《祖訓》,《祖訓》所載立嫡待嫡之條,意各有主,與建 儲事判然不類。皇上」第以其合於己意,援而附之。為 「遵《祖訓》乎?為悖祖訓乎?不可一。」我朝建儲家法,「東宮 不待嫡,元子不並封。廷臣言甚詳,皇上概弗省。豈皇 上創見,有加列聖之上乎?不可二。有天下者稱天子, 天子之元子稱太子。天子繫乎天,君與天一體也;太 子繫乎父,父子一體也。主鬯承祧,於是乎在,不可得 而爵。」今欲並封三王,元子之封,何所係乎?無所係,則 難乎其為名;有所係,則難乎其為實。不可三,皇上以 為權宜云耳。夫權宜者,不得已而行之也。元子為太 子,諸子為藩王,於理順,於分稱,於情安,有何不得已 而然乎?耦尊鈞大,逼所由生,而姑任之,不可四。皇上 以《祖訓》為法,子孫以皇上為法,皇上不難創其所無, 後世詎難襲其所有?自是而往,幸皆有嫡可也,不然, 是無東宮也。又幸而如皇上之英明可也,不然,凡皇 子皆東宮也,無乃啟萬世之大患乎?不可,五皇后與 皇上共承《宗祧》,期於宗祧得人而已。皇上之元子諸 子,即皇后之元子諸子,恭妃、皇貴妃不得而私之,統 於尊也。豈必如輔臣王錫「爵之請,須拜皇后為母而 後稱子哉?皇上何不斷以大義?而為此區區?不可六。」 況始者奉旨少待二三年而已。俄改二十年,又改於 二十一年,然猶可以歲月期也。今曰「待嫡」,是未可以 歲月期也。命方布而忽更,意屢遷而愈緩,皇上何以 謝天下?不可七。自《並封命》下,叩閽上封事者不可勝 數。至里巷「小民,亦聚族而竊議。是孰使之然哉?人心 之公也,而皇上猶責輔臣以擔當。錫爵夙夜趣召,正 欲為國家定此大事,排群議而順上旨。豈所謂擔當? 必積誠感悟,納皇上於無過之地,乃真擔當耳。」不然, 皇上且不能如天下何,而況錫爵哉?不可八。皇上神 明天縱,非溺寵狎昵之比,而不諒者,見影而疑「形,聞 響而疑聲。即臣等亦有不能為皇上解者。皇上盛德 大業,比隆三五,而乃來此意外之紛紛,不亦惜乎不 可九?伏乞令皇元子早正儲位,皇第三子、皇第五子 各就王爵,父父、子子,君君、臣臣,兄兄、弟弟,宗廟之福, 社稷之慶,悉在是矣。」憲成又遺書錫爵,反覆辨論,其 後並封議遂寢。二十一年,京察,吏部尚書孫鑨、考功 郎中趙南星盡黜執政私人,憲成實左右之。及南星 被斥,憲成疏請同罷,不報。尋遷文選郎中,所推舉率 與執政牴牾。先是,吏部缺尚書,錫爵欲用羅萬化。憲 成不可,乃用陳有年。後廷推閣臣,萬化復不與,錫爵 等皆恚,萬化乃獲推,會帝報罷而止。及是,錫爵將謝 政,廷推代者,憲成舉故大學士王家屏,忤帝意,削籍 歸。事具有《年傳》。憲成既廢,名益高,中外推薦,無慮百 十疏,帝悉不報。至三十六年,始起南京光祿少卿,力 辭不就。四十年卒於家。天啟初,贈太常卿。魏忠賢亂 政,其黨石三畏追論之,遂削奪。崇禎初,贈吏部右侍 郎,諡「端文。」憲成姿性絕人,幼從武進薛應旂遊,授以 《考亭淵源錄》,遂有志聖學。暨削籍里居,益覃精研究, 一以程、朱為宗,力闢「無善無惡心之體」之說。邑故有 東林書院,宋楊時講道處也。憲成與弟允成倡修之, 常州知府歐陽東鳳與無錫知縣林宰為之營構。落 成,偕同志高攀龍、錢一本、薛敷教、史孟麟、于孔兼輩 講學其中,學者稱涇陽先生。當是時,士大夫抱道忤 時者,率退處林野,聞風響附,學舍至不能容。憲成嘗 曰:「官輦轂,志不在君父上;官封疆,志不在民生上;居 水邊林下,志不在世道上。君子無取焉。」故其講習之 餘,往往諷議朝政,裁量人物。朝士慕其風者,多遙相 應和。由是東林名大著,而忌者亦多。既而淮撫李三 才被論,憲成貽書葉向高、孫丕揚為延譽,御史吳亮 刻之邸抄中,攻三才者大譁。而其時于玉立、黃正賓 輩附麗其間,頗有輕浮好事名。徐兆魁之徒遂以東 林為口實。兆魁騰疏攻憲成,恣意誣詆。光祿丞吳炯 上言:「御史得風聞言事,然遠隔數千里,豈能無訛?如 御史兆魁所指。臣與憲成同鄉,親見其行事不如御 史言,恐憲成被誣,而天下遂以講學為戒,絕口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