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1 (1700-1725).djvu/62

此页尚未校对

城堅於守政,不以久位為心,自謂舌不可禁,故能全 其名。白居易力爭安危,不以被斥介意,晚益不衰,故 能全其節。公其勿倚勿跛,引明主於三代之隆,以全 令名,以利天下。其小人曰:「為我善。祝正言,公汲直,以 數切諫,不得久留內;爰絲以數直諫,不得久居中。公 其慎言,毋去朝廷。」今閣下未肯力言時事,豈亦哀憐 小人,不忍違其所請乎?豈亦有意君子所謂有待而 言乎?伏願閣下上思聖主進用之意,下思君子跂望 之心,數陳「讜言,以輔聖政,使堯、舜、成、康之治復於一 朝,閣下之功豈淺淺哉?」某性介且僻,動與世忤,又惡 奔競之風,往來京師,幾五歲矣。其於公卿權貴,雖有 父兄之舊,未嘗一登其門。輒造門下,以獻所疑,非敢 求之也。蓋以天子仁聖,切於治,正古人所謂難得之 時。每欲自為一書以獻,又恥與覬覦恩賞者同「受疑 於世。私念當今天子素所深信,莫如閣下者;公忠直 道而行,亦莫如閣下者。閣下不言,誰為吾君言之?故 陳所疑,以裨萬一。狂易之罪,誠無所逃。然區區之意, 非獨為閣下計也,為朝廷計也,非獨為朝廷計,為天 下計也,未識能賜垂聽否?」志全由是復進讜論,曾文 肅薦之祐陵,欲令再位,言路不契。上指文肅云:「臣近 日屢探賾,其議論極通疏,兼稍成時名,願更優容。」上 云:「何可得它如此?」上又云:「宰相執政所引人才,如浩 前年是宣德郎,今作兩制已多,時朕所欲主張人才, 又卻似難。」蓋崇恩以宿憾言先入矣。未幾,文肅罷政, 志全再竄昭州,此文肅《手記》云:爾希范名玨,後登第, 浸登華要,建炎初,拜同知三省樞密院,竟以勁節聞 於時,為中興之名臣。「子唐稽,孫三傑也。」

《宋史石公弼傳》:公弼為宗正寺主簿,入見言「朝廷比 日所為,直詞罕聞,頌聲交至,未有為陛下廷爭可否 者。願崇忠正以銷諛佞,通諫諍以除壅蔽。」徽宗善之。 《漳州府志》:許光亨改開封治中,宣和元年,疏論天變, 大略言清君德,去宵小,通言路,則人事得天和應辭 甚直,出判相州。

《延平府志》:鄧肅能文,善談論,李綱見而奇之。宣和末, 東南貢花石,綱作詩十一章以獻,疏言:「臣聞功足利 一國者,當享一國之樂;德足被四海者,當受四海之 奉。恭惟皇帝陛下至仁所眇,神道所化,覃乎無外,不 可量數。雖移嵩嶽以為山,決江河以為沼,竭東風之 所披拂,以為臺榭之觀,且不足奉聖德之萬一。區區 官吏,輒以根莖之細,塊石之微,挽舟而來,動數千里, 竊竊然自謂其神刓鬼劃,冠絕古今,若真足報國者。 以臣觀之,是特以一方之物奉天子,曾不以天子之 物奉天子也。臣今有策,欲取率土之濱,山石之秀者, 花木之奇者,不問大小,畢置陛下圃中,若天造地設, 曾不煩唾手之勞。」蓋其策為甚易,而《天下初弗知也 臣獨知之喜而不寐謹吟成古詩十有一章章四句 以敘》其所欲言雖越俎代庖固不勝誅然春風鼓舞 之下則候蟲時鳥亦不約而自鳴耳惟陛下留神幸 甚幸甚。肅詩十一章其五章言皇帝之圃浩無涯,日 月所照同一家。北連幽薊南交趾,東極蟠木西流沙。 六章言是中日月磨「星斗,下視群山真㟝嶁。千年老 木矯龍蛇,天風夜作雷霆吼。」七章言「三月和風塞太 空,天涯海角競青紅。不知花卉何遠近,六合內外俱 春容。」八章言「聖主胸襟包率土,天賜園池乃如許。坐 觀塊石與根莖,無乃卑凡不足數。」九章言「飽食官吏 不深思,務求新巧日孳孳。不知均是圃中物,遷遠而 近蓋」其私。十章言:「恭惟聖德高舜禹,一圃豈嘗分彼 此。世人用管妄窺天,水陸馳驅煩赤子。」十一章言:「安 得守令體宸衷,不復區區踵前蹤。但為君王安百姓, 天地一圃樂何窮。」是時群臣皆欲置肅死地。欽宗嗣 位,仍賜召對。靖康初,賜對便殿,力詆權臣以為狂,而 淵聖容之。

《經濟類編》:宋徽宗時,童貫與黃經臣用事。陳禾上書 言:貫、經臣怙寵弄權之罪,願亟竄之遠方。論奏未終, 帝拂衣起。禾引帝衣,請畢其說。衣裾落,帝曰:「正言碎 朕衣矣。」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豈惜碎首以報陛下。 此曹今日受富貴之利,他日陛下受危亡之禍。」言愈 切。內侍請帝易衣,帝卻之曰:「留以旌直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