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1 (1700-1725).djvu/72

此頁尚未校對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官常典

 第七百五卷目錄

 忠烈部總論

  禮記曲禮 樂記

  公羊傳桓公二年宋督弒其君與夷及其大夫孔父 莊公十二年宋萬弒其君捷及

  其大夫仇牧 僖公十年晉里克弒其君卓及其大夫荀息

  胡傳桓公二年宋督弒其君與夷及其大夫孔父 莊公十二年宋萬弒其君捷及其大

  夫仇牧 僖公十年晉里克弒其君卓及其大夫荀息

  後漢書論李固杜喬 論王允 論孔融

  魏志毋丘儉傳注

  晉書忠義傳論 論嵇紹 論羅憲滕脩張光趙誘 論周處 論桓彝

  梁書論韋粲江子一弟子四子五張嵊沈浚柳敬禮

  南史孝義傳論

  魏書節義傳論 論于什門段進石文德趙令安孟蘭強汲固王元威婁提蛭拔寅劉渴

  侯朱長生于提馬八龍門文愛晁清劉侯仁石祖興邵洪哲王榮世胡小虎孫道登李几張安

  祖王閭劉業興蓋儁

  隋書誠節傳論

  唐書忠義傳論 論張巡許遠 論段秀實顏真卿

  五代史死節傳論 論王彥章裴約劉仁贍 死事傳論

  宋史忠義傳論

  冊府元龜忠 忠義 忠烈 死節 死事 忠節 義烈

  金史忠義傳論 論完顏仲德張天綱

  通鑑綱目晉世祖武皇帝太康元年春諸軍並進吳丞相張悌迎戰死之 蘇峻分

  兵陷宣城內史桓彝死之 南詔陷交阯經略使蔡襲死之

  性理會通論荀息 論屈原 論龔勝 論李固杜喬 論趙苞 論臧洪 論張

  巡 論李綱

官常典第七百五卷

忠烈部總論

禮記

《曲禮》

大夫死,《眾士死制》。

陳注死眾,謂討罪禦敵,敗則死之也。死制受命於君,難毋苟免也。方氏曰:「死其事者,止乎公義也。」大全呂氏曰:「人臣受命於君,有死無二而已。大夫之眾,士之制,受命於其君者也。故人臣敬君,莫先於敬命,棄命不死,不敬莫大焉。」

《樂記》

《石聲磬》,「磬以立辨,辨以致死。君子聽磬聲則思死。」封 疆之臣。

陳注舊說磬讀為罄,上聲。謂其聲音罄罄然,所以為辨別之意。死生之際,非明辨於義,而剛介如石者不能決。封疆之臣致守於彼此之限,而能致死於患難之中,故君子聞聲而知所思也。

公羊傳

桓公二年宋督弒其君與夷及其大夫孔父

「『及者何?累也。弒君多矣,舍此無累者乎?」曰:「有』。仇牧、荀 息皆累也。」舍仇牧、荀息無累者乎?曰:「有。」「有則此何以 書?賢也。」何賢乎孔父?孔父可謂義形於色矣。其義形 於色奈何?督將弒殤公,孔父生而存,則殤公不可得 而弒也,故於是先攻孔父之家。殤公知孔父死,己必 死,趨而救之,皆死焉。孔父正色而立於朝,則人莫敢 過,而致難於其君者,《孔父》可謂「義形於色」矣。

莊公十二年宋萬弒其君捷及其大夫仇牧

及者何?累也。弒君多矣,舍此無累者乎?孔父、荀息皆 累也。舍孔父、荀息無累者乎?曰「有。」有則此何以書?賢 也。何賢乎仇牧?仇牧可謂不畏彊禦矣。其不畏彊禦 奈何?萬嘗與莊公戰,獲乎莊公。莊公歸,散舍諸宮中, 數月然後歸之。歸反為大夫於宋,與閔公博夫人皆 在側。萬曰:「甚矣,魯侯之淑,魯侯之美也!天下諸侯宜」 為君者,唯魯侯爾。閔公矜此婦人,妒其言,顧曰:「此虜 也,爾虜焉。故魯侯之美惡乎?」至,萬怒,搏閔公,絕其脰。 仇牧聞君弒,趨而至,遇之於門,手劍而叱之。萬臂殺 仇牧,碎其首齒,著於門闔。仇牧可謂不畏彊禦矣。

僖公十年晉里克弒其君卓及其大夫荀息

及者何?累也。弒君多矣,舍此無累者乎?曰:「有。」孔父、仇 牧皆累也。舍孔父、仇牧無累者乎?曰:「有。」有則此何以 書?賢也。何賢乎荀息?荀息可謂不食其言矣。其不食 其言奈何?奚齊卓子者,驪姬之子也,荀息傅焉。驪姬 者,國色也,獻公愛之甚,欲立其子,於是殺世子申生。 申生者,里克傅之。獻公病將死,謂荀息曰:「士何如則 可謂之信矣?」荀息對曰:「使死者反生,生者不愧乎其 言,則可謂信矣。」獻公死,奚齊立。里克謂荀息曰:「君殺 正而立不正,廢長而立幼,如之何?願與子慮之。」荀息 曰:「君常訊臣矣,臣對曰:『使死者反生,生者不愧乎其 言則可謂信矣』。」里克知其不可與謀,退弒奚齊,荀息 立卓子。里克弒卓子,荀息死之,荀息可謂不食其言 矣。

胡傳

桓公二年宋督弒其君與夷及其大夫孔父

按《左氏》,宋殤公立十年,十一戰民不堪命。孔父為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