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3 (1700-1725).djvu/59

此页尚未校对

似道聞之,積慚怒,謀逐之。萬里四丐祠,不候報出關。 加資政殿大學士、知慶元府兼沿海制置使,不拜,予 祠。後二年,知太平州兼提領江、淮茶鹽兼江東轉運 使。召拜參知政事,進封南康郡公。既至,拜左丞相兼 樞密使。丐祠,加觀文殿大學士、知福州,辭,依舊職提 舉洞霄宮,又授知潭州、湖南安撫大使,加特進,尋予 祠,時咸淳九年,萬里年七十有六矣。明年,大元兵渡 江,萬里隱草野間,為遊騎所執,大詬,欲自戕,既而脫 歸。先是,萬里聞襄、樊失守,鑿池芝山後圃,扁其亭曰 「止水」,人莫諭其意。及聞警,執門人陳偉器手曰:「大勢 不可支,余雖不在位,當與國為存亡。」及饒州城破,軍 士執萬頃,索金銀不得,支解之。萬里竟赴止水死。左 右及子鎬相繼投沼中,積尸如疊。翌日,萬里尸獨浮 出水上,從者草斂之。萬里無子,以蜀人王橚子為後, 即鎬也。事聞,贈太傅、益國公,後加贈太師,諡文忠。萬 頃歷守大郡,為提舉江西常平茶鹽,官至正郎。城破 時,郴州守趙崇榞寓居城中,亦死之。

汪立信子麟

按《宋史》本傳:立信,澈從孫也。立信曾大父智從澈宣 諭湖北,道六安,愛其山水,因居焉。淳祐元年,立信獻 策招安慶劇賊胡興、劉文亮等,借補承信郎。六年,登 進士第。理宗見立信狀貌雄偉,顧侍臣曰:「此閫帥才 也。」授烏江主簿,辟沿江制幕,知桐城縣,未上,辟荊湖 制司幹辦,通判建康府。荊湖制置趙葵辟充策應使 司及本司參議官。葵去而馬光祖代之,立信是時猶 在府也,鄂州圍解。賈似道既罔上要功,惡閫外之臣 與己分功,迺行《打算法》於諸路,欲以軍興時支散官 物為罪擊去之。光祖與葵素有隙,且欲迎合似道,被 旨,即召吏稽勾簿書,卒不能得其疵。迺以開慶二年 正月望夕張燈宴,設錢三萬緡,為葵放散官物,聞於 朝。立信力爭之,謂不可,且曰:「方艱難時,趙公莅事勤 勞,而公以非理攟拾之。公一旦去此,後來者復效公 所為,可乎?」光祖怒曰:「吾不才,不能為度外事,知奉朝 命而已。君他日處此,勉為之。」立信曰:「使某不為則已, 果為之,必不效公所為也。」光祖益怒,議不行,立信遂 投劾去。初,立信通判江陵府,葵制置荊湖,嘗以公事 劾立信;及在沿江府,亦謀議寡諧。立信於葵,蓋未嘗 有一日之驩也。擢京西提舉常平,改知昭信軍,權淮 東提刑。景定元年,差知池州,提舉江東常平,權知常 州、浙西提點刑獄。明年冬,即嘉興治所講行荒政。尋 改知江州,充沿江制置副使,節制蘄、黃、興國軍馬,提 舉饒「州、南康兵甲」,升江西安撫使。乞祠祿,差知鎮江, 尋充湖南安撫使、知潭州。至官供帳之物悉置官庫, 所積錢連歲代納。潭民夏稅,「貧無告者予錢粟,病者 加藥餌,雨雪旱潦,軍民皆有給。興學校,士習為變。以 潭為湖湘重鎮,刱威敵軍」,所募精銳數千人,後來者 果賴其用。權兵部尚書、荊湖安撫制置、知江陵府。時 襄陽被圍危急,立信上疏,請益安陸府屯兵,凡邊戍 皆不宜抽減。黃州守臣陳奕素蓄異志,朝廷宜防之。 迺移書似道,謂:「今天下之勢,十去八九,而君臣宴安, 不以為虞。夫天之不假易也,從古以然,此誠上下交 修以迓續天命之幾,重惜分陰,以趨事赴工之日也。 而迺酣歌深宮,嘯傲湖山,玩歲愒日,緩急倒施,卿士 師師非度,百姓鬱怨非上,以求當天心,俯遂民物,拱 揖指揮,而折衝萬里者,不亦難乎!為今日之計者,其 策有三:夫內郡何事乎多兵?宜盡出之江干,以實外 禦。算兵帳見兵可七十餘萬人,老弱柔脆,十分汰二, 為選兵五十餘萬人,而沿江之守則不過七千里。若 距百里而屯,屯有守將,十屯為府,府有總督。其尢要 害處,輒參倍其兵。無事則泛舟長淮,往來游徼,有事 則東西齊奮,戰守並用,刁斗相聞,餽餉不絕,互相應 援,以為聯絡之固。選宗室親王忠良有幹用大臣立 為統制,分東西二府,以涖任得其人,率然之勢,此上 策也。久拘聘使,無益於我,徒使敵得以為辭,請禮而 歸之,許輸歲帛以緩師期。不二三年,邊遽稍休,藩垣 稍固,生兵日增,可戰可守,此中策也。二策果不得行, 則天敗我也。若銜璧輿櫬之禮,則請備以俟。」似道得 書大怒,抵之地,詬曰:「瞎賊狂言敢爾!」蓋以立信目微 眇云。尋中以危法廢斥之。咸淳十年,大元兵大舉伐 宋,似道督諸軍出,次江上,以立信為端明殿學士、沿 江制置使、江淮招討使,俾就建康府庫募兵,以援江 上諸郡。立信受詔不辭,即日上道,以妻子託愛將金 明,執其手曰:「我不負國家,爾亦必不負我。」遂行。與似 道遇蕪湖,似道拊立信背哭曰:「不用公言,以至於此。」 立信曰:「平章、平章,瞎賊,今日更說一句不得。」似道問 立信何向?曰:「今江南無寸土乾淨地,某去尋一片趙 家地上死,第要死得分明爾。」既至,則建康守兵悉潰, 而四面皆北軍。立信知事不可成,嘆曰:「吾生為宋臣, 死為宋鬼,終為國一死,但徒死無益耳,以此負國。」率 所部數千人至高郵,欲控引淮、漢,以為後圖。已而聞 似道師潰蕪湖,江、漢守臣皆望風降遁,立信嘆曰:「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