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13 (1700-1725).djvu/81

此页尚未校对

為賊所害,奇子元珪救父死之。

張世傑 張應科

按《宋史忠義傳》:「世傑,范陽人。少從張柔戍杞,有罪,遂 奔宋,隸淮兵中,無所知名。阮思聰見而奇之,言之呂 文德,文德召為小校,累功至黃州、武定諸軍都統制。 攻安東州,戰疾力,與高達援鄂州,有功,轉十官。尋從 賈似道入黃州,戰蘱草坪,奪還所俘,加環衛官,歷知 高郵軍、安東州。咸淳四年,大兵築鹿門堡,呂文德請」 益兵于朝,調世傑與夏貴赴之。及呂文煥以襄陽降, 命世傑將五千人守鄂州。世傑以鐵緪鎖兩城,夾以 砲弩,其要津皆施杙,設攻具。大軍破新城,長驅而下, 世傑力戰不得前,遣人招之,不聽。丞相伯顏陽攻嚴 山隘,潛舟自唐港盪舟入漢,東攻鄂,鄂降。世傑提所 部兵入衛,道復饒州,乃入朝。時方危急,徵諸將勤王, 多不至,獨世傑來,上下歎異。自和州防禦使不數月 累加至保康軍承宣使,總都督府兵,遣將四出,取浙 西諸郡,復平江、安吉、廣德、溧陽諸城,兵勢頗振。此月, 與劉師勇諸將大出師焦山,令以十舟為方,碇江中, 非有號令毋發碇,示以必死。元帥阿朮載彀士以火 矢攻之,世傑兵亂,無敢發碇,赴江死者萬餘人,大敗, 奔圌山。上疏請濟師,不報。尋擢龍、神衛四廂都指揮 使。十月,進沿江招討使,改制置副使,兼知江陰軍。已 而大軍至獨松關,召文天祥入衛,以世傑為保康軍 節度使、知平江,尋亦召入衛,加檢校少保。二年正月, 大軍迫臨安,世傑請移三宮入海,而與天祥合兵,背 城一戰。丞相陳宜中方遣人請和,不可,白太皇太后 止之。未幾,和議亦沮。兵至皋亭山,世傑乃提兵入定 海。石國英遣都統卞彪說之使降,世傑以為彪來從 己俱南也,椎牛享之。酒半,彪從容為言,世傑大怒,斷 其舌,磔之巾子山。四月,從二王入福州。五月,與宜中 奉昰為主,拜簽書樞密院事。王世強導大軍攻之。世 傑乃奉益王入海,而自將陳弔眼、許夫人諸翼兵,攻 蒲壽庚不下。十月,元帥唆都將兵來援,眾遂解去。既 而唆都遣人招益王,又遣經歷孫安甫說世傑,世傑 拘安甫軍中,不遣。招討劉深攻淺灣,世傑兵敗,移王 居井澳,深復來攻井澳,世傑戰卻之,因徙碙州。至元 十四年正月,遣將王用攻雷州,用敗績。四月,益王殂、 衛王昺立,拜世傑少傅、樞密副使。五月,遣瓊州安撫 張應科攻雷州,三戰皆不利。六月,再決戰雷城下,應 科死之。世傑以碙州不可居,徙王新會之厓山。八月, 封越國公,發瓊州粟以給軍。十月,遣凌震、王道夫襲 廣州,震敗績。明年,元帥張弘範等兵至厓山。或謂世 傑曰:「北兵以舟師塞海口,則我不能進退。盍先據海 口,幸而勝,國之福也。不勝,猶可西走。」世傑恐久在海 上有離心,動則必散,乃曰:「頻年航海,何時已乎?今須 與決勝負。」悉焚行朝草市,結大舶千餘,作木砦,為死 守計,人皆危之。已而弘範兵至,據海口,樵汲道絕,兵 茹乾糧十餘日,渴甚,下掬海水飲之,海鹹,飲即嘔泄, 兵大困。世傑率蘇劉、義方興日大戰。弘範得世傑甥 韓,命以官,使三至招之。世傑歷數古忠臣曰:「吾知降 生且富貴,但為主死不移耳!」二月,癸未,弘範等攻厓 山,世傑敗走衛王舟,大軍薄中軍,世傑乃斷維,以十 餘艦奪港去。後還收兵厓山,劉自立擊敗之,降其將 方遇龍、葉秀榮、章文秀等四十餘人,世傑復欲奉楊 太妃,求趙氏後而立之。俄颶風壞舟,溺死平章山下。

李梓發 唐仁 劉淵子

按《南安府志》:「梓發,字材甫,上猶人。德祐元年,以世族 舉為南安三縣巡檢。二年十二月,元丞相塔出及呂 師夔統兵圍上猶。獻歲,朝廷改元,是為景炎元年。二 月,圍尚不解,梓發隨邑令李申巽及邑中諸義士唐 仁、劉淵子輩堅守不懈。塔出親率兵攻門,城上矢炮 齊發,元兵死者數千人。炮幾中塔出,元人曰:『此城甚 小,人心乃堅爾』。」即徙寨水南,遂退城圍,凡七十二日, 不克解去,人皆壯之。文丞相之督兵也,正在興國,聞 之悲且喜,表梓發為團練使、督府諮議,收之幕下。少 選申巽請梓發往來南、贛之間,圖戰守計,踰二年焉。 祥興己卯三月,元參政賈居貞復引兵數萬來至城 下,梓發與邑令及邑諸義士誓眾城守益堅,士益憤。 時文丞相兵在嶺外,敗績,行朝於厓山,黃桂緩知之。 又聞元兵殘虐,所過屠城,適自外歸,擬入城援父母, 反為賈卒所獲。賈謂桂緩曰:「汝能齎榜入城招降乎, 不惟全汝父母。」桂緩入城如賈指,且傳厓山之難,梓 發大怒,謂妖惡言惑眾,戮桂緩。無何城陷,是月之十 五日也。既破,梓發猶率眾巷戰,不敵,謂「吾力盡矣,然 不可辱於賊。」歸家,刺血釃酒別祠寢,與子姓四十七 人皆自焚,煙焰五色,北兵望之,皆相詫異。俄而害劉 淵子等,遂屠城。同刻死者一千三百一十六家,年八 十以上及襁褓無遺。

蘇劉義

按《廣東通志》:「劉義,荊湖人。景定初,從呂文德鄂州,戰 陣有功,轉十官。四年,復以守鄂功為結州刺史。劉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