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95 (1700-1725).djvu/26

此页尚未校对

若將陷焉。故一念之微,獨處之際,不可不慎。謂無有 見,能隱於天乎?謂無有知,不欺於心乎?故肅然警惕, 恆存乎矩度;湛然純一,不干於非僻。舉動之際,如對 舅姑,閨門之間如臨師保,不惰於冥冥,不驕於昭昭, 行之以誠,持之以久顯隱不貳由是德宜於家族,行 通於神明而百福咸臻矣。夫念慮有常,動必無過,思 患豫防所以免禍,一息不戒災害攸萃,累德終身悔 何追矣!是故鑒古之失吾則得焉,惕勵未形吾何尤 焉。《詩》曰:「相在爾室,尚不愧於屋漏。」《禮》曰:「戒慎乎其所 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此之謂也。

《積善章第八》

吉凶災祥,匪由天作。善惡之應,各以其類。「善德攸積, 天降陰騭。」昔者成周之先,世累忠厚,繼於文武,伐暴 救民。又有聖母賢妃,善德內助,故「上天陰騭,福慶攸 長。我國家世積厚德,天命攸集。我太祖高皇帝順天 應人,除殘削暴,救民水火。孝慈高皇后好生大德,助 勤於內,故上天陰騭,奄有天下,生民用乂。」天之陰騭, 不爽於德,昭著明鑑。夫享福祿之報者,由積善之慶。 婦人內助於國家,豈可以不積善哉?古語云:「積德成 王,積怨成亡。」《荀子》曰:「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 蛟龍生焉。積善成德,神明自格。」自后妃至於士庶人 之妻,其必勉於積善,以成內助之美。婦人善德,柔順 貞靜,樂乎和平,無乖戾也。存乎寬洪,無忌嫉也。敦乎 仁慈,無殘害也。執禮秉義,無縱越也。祇率先訓,無愆 違也。不厲人以適己,不縱欲以戕物,積而不已,福祿 萃焉。嘉祥被於夫子,餘慶流於後昆,可謂賢內助矣。 《易》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書》曰:「作善降之百祥。」此之 謂也。

《遷善章第九》

「人非上智,其孰無過?過而能知,可以為明;知而能改, 可以跂聖。小過不改,大惡形焉;小善能遷,大德成焉。」 夫婦人之過無他,惰慢也,嫉妬也,邪僻也。惰慢則驕, 孝敬衰焉;嫉妬則刻,菑害興焉;邪僻則佚,節義頹焉。 是數者,皆德之弊,而身之殃。或有一焉,必去之如蟊 螣,遠之如蜂蠆。蜂蠆不遠則螫身,蟊螣不遠則傷稼; 己過不改則累德。若夫以惡小而為之無恤則必敗, 以善小而忽之不為則必覆。能行小善大善攸基。戒 於小惡終無大戾。故諺有之曰:「屋漏遷居,路紆改塗。」 《傳》曰:「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崇聖訓章第十》

自古國家肇基,皆有內助之德,垂範後世。夏商之初, 塗山、有莘,皆明教訓之功。成周之興,文王后妃克廣 《關雎》之化。我太祖高皇帝受命而興,孝慈高皇后內 助之功,至隆至盛。蓋以明聖之資,秉貞仁之德,博古 今之務。艱難之初,則同勤開創;平治之際,則弘基風 化。表壼範於六宮,著母儀於天下。驗之往哲,莫之與 「京。譬之日月,天下仰其高明;譬之滄海,江河趨其浩 溥。然《史傳》所載,什裁一二,而微言奧義。若南金焉,銖 兩可寶也;若穀粟焉,一日不可無也。」貫徹上下,包括 鉅細,誠道德之至要,而福慶之大本也。后妃遵之,則 可以配至尊,奉宗廟,化天下,衍慶源。諸侯大夫之夫 人,與士庶人之妻遵之,則可以內佐君子,長保富貴, 利安家室,而垂慶後人矣。《詩》曰:「太姒嗣徽音,則百斯 男。」敬之哉!敬之哉!

《景賢範章第十一》

《詩》《書》所載。賢妃貞女,德懿行備,師表後世,皆可法也。 夫女無姆教,則婉娩何從?不親書史,則往行奚考。稽 往行,質前言,模而則之,則德行成焉。夫明鏡可以鑑 妍媸,權衡可以擬輕重,尺度可以測長短,往轍可以 軌新蹟,希聖者昌,踵弊者亡。是故修恭儉莫盛於皇 英,求誠莊莫隆於太任,孝敬莫純於太姒。儀式刑之 齊之則聖,下之則賢,否亦不失於從善。夫珠玉非寶, 淑聖為寶,令德不虧,室家是宜。《討》曰:「高山仰止,景行 行止。」其謂是與。

《事父母章第十二》

孝敬者,事親之本也。養非難也,敬為難;以飲食供奉 為孝,斯末矣。孔子曰:「孝者,人道之至德。」夫通於神明, 感於四海,孝之至也。昔者虞舜善事其親,終身而慕; 文王善事其親,色憂滿容。或曰:「此聖人之孝,非婦人 之所宜也。」是不然,孝悌天性也,豈有間於男女乎?事 親者以聖人為至。若夫以聲音笑貌為樂者,不善事 「其親者也;誠孝愛敬,無所違者,斯善事其親者也。」縣 衾斂簟,節文之末;紉箴補綴,帥事之微。必也恪勤,朝 夕無怠逆於所命,祇敬尤嚴於杖履,旨甘必謹於餕 餘,而況大於此者乎?是故不辱其身,不違其親,斯事 親之大者也。夫自幼而笄,既笄而有室家之望焉,推 事父母之道,於舅姑無以復加損矣。故仁人之事親 也,不以既貴而移其孝,不以既富而改其心。故曰:「事 親如事天。」又曰:「孝莫大於寧親。」可不敬乎!《詩》曰:「害澣 害否,歸寧父母。」此后妃之謂也。

《事君章第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