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95 (1700-1725).djvu/29

此页尚未校对

群妃進御。趙姬」謙讓。外妻獲續,恨彼不良。狼狠蛇毒, 視妾如讎,遑卹其夫。潛取異姓,亂爾宗系。為人夫者, 所宜深忌。良人云亡,婦失其天。夫死從子,昔有格言。 「身不可更,心不可轉。忠諫即聽,讒言即遠。慎勿夜哭, 慎勿修容。慎勿延客,慎勿禮僧。不幸無子,亦完乃節。」 堅如鐵石,勁如松柏。或依其姑,或從其女。或貧而生, 或縊而死。泰山可頹,此心不易;白刃可蹈,此志不屈。 衛有共姜,以死自誓;晉有荀采,以帶自縊。柳氏投井, 王氏嚙指,身殞一時,名傳萬紀。羞彼不良,二三其心。 夫骨未寒,乃適他人。夫若驛舍,妻同寄遊。綱常掃地, 風俗曰偷。余為此訓,作女之程。善者可勸,惡者可懲。 凡爾女子,所當深體。朝誦數句,夕書「《一紙》。大義既通, 允矣其良。追古賢淑,此為梯航。」

王節婦女範捷錄

《統論篇》

「乾象乎陽,坤象乎陰,日月普兩儀之照,男正乎外,女 正乎內。夫婦造萬化之端,五常之德著,而大本以敦, 三綱之義明而人倫以正。故修身者,齊家之要也,而 立教者,明倫之本也。」正家之道,禮謹於男女,養蒙之 節,教始於飲食。幼而不教,長而失禮。在男猶可以尊 師取友,以成其德,在女又何從擇善誠身,以格其非 耶。是以教女之道,猶甚於男,而正內之儀,宜先乎外 也。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師,可端模範。能師古 人,又何患德之不修,而家之不正哉。

《后德篇》

鳳儀龍馬,聖帝之祥;《麟趾》《關雎》,后妃之德。是故帝嚳 三妃,生稷、契唐堯之聖;文王百子,紹姜、任太姒之徽; 溈汭二女,紹際唐虞之盛;塗莘雙后,肇開夏商之祥; 宣王晚朝,姜后有待罪之諫;楚昭晏駕,越姬踐心許 之言;明和嗣漢,史稱馬鄧之賢;高文興唐,內有竇孫 之助。暨夫宋室之宣仁,可謂女中之堯、舜。烏林盡節 於世宗,弘吉加恩於宋后。高帝創洪基於草莽,實藉 孝慈;文皇肅內治於宮闈,爰資「仁孝。」稽古興王之君, 必有賢明之后,不亦信哉!

《母儀篇》

「父天母地,天施地生,骨氣像父,性氣像母。」上古賢明 之女有娠,胎教之方必慎,故母儀先於父訓,慈教嚴 於義方。是以孟母買肉以示信,陶母封鮓以教廉,和 熊知苦。柳氏以興畫荻為書。歐陽以顯,子發為將,自 奉厚而御下薄,母拒戶而責其無恩;王孫從君,主失 亡而己獨歸,母倚閭而言其不義不疑。尹京寬刑活 眾,賢哉慈母之仁。田稷為相,反金待罪,卓矣!「孀親」之 訓,景讓失士心,母撻之而部下;安延年多殺戮,母惡 之而終不免;柴繼母捨己子而代前兒,程祿妻甘己 罪而免孤女。程母之教,恕於僕妾而嚴於諸子;尹母 之訓,樂於菽水而忘於祿養。是皆秉坤儀之淑訓,著 母德之徽音者也。

《孝行篇》

男女雖異,劬勞則均;子媳雖殊,孝敬則一。夫孝者,百 行之源,而尤為女德之首也。是故楊香搤虎,知有父 而不知有身;緹縈贖親,則生男而不如生女。張婦蒙 冤,三年不雨。姜妻至孝,雙鯉湧泉。唐氏乳姑,而毓山 南之貴裔。盧氏冒刃,而全垂白之孀慈。劉氏齧姑之 蛆。刺臂斬指,和血以丸藥;聞氏䑛姑之目。斷髮矢志, 「負土以成墳。陳氏方于歸而夫卒於戍,力養其姑五 十年;張氏當雷擊而恐驚其姑,更延厥壽三十載。趙 氏手戮讎於都亭以報父,娟女躬操舟於晉水以活 親,曹娥抱父屍於旴江。木蘭代父征於絕塞,張女割 肝以蘇祖母之命;陳氏斷首兩全夫父之生。」是皆感 天地,動神明,著孝烈於一時,播芳名於千載者也。可 不勉歟。

《貞烈篇》

忠臣不事兩國,烈女不更二夫。故一與之醮,終身不 移;男可重婚,女無再適。是故艱難苦節謂之貞,慷慨 捐生謂之「烈。」令女截耳劓鼻以持身,凝妻牽臂劈掌 以明志。共姜《髧髦》之詩,之死靡他;史氏刺面之文,中 心不改。皇甫夫人直斥逆臣,膏鈇鉞而罵不絕口。竇 家二女,不從亂賊,投危崖而憤不顧身;董氏封髮以 待夫歸,二十年不施膏沐,妙慧題詩,以明己節,三千 里復見生逢。桓夫人義不同庖,而吟匪石之詩;平夫 人持兵閉巷,而卻闔閭之犯。夫之不幸,妾之不幸,宋 女之言哀。使君有婦,羅敷有夫。趙王之意止;梁節婦 之卻;魏王斷鼻存孤,余鄭氏之責。唐帥嚴詞保節,代 夫人深怨其弟,千秋表磨笄之山;杞梁妻遠訪其夫, 萬里哭築城之骨。唐貴梅自縊於樹以全貞,不彰其 姑之惡。潘妙圓從夫於火以殉節,而活其舅之生。譚 貞婦廟中流血,雨漬猶存。王烈女崖上題詩,石刊尚 在。崔氏甘亂箭以全節,劉氏代鼎烹而活夫。是皆貞 心貫乎日月,烈志塞乎兩儀,正氣凜於丈夫,節操播 乎青史者也。可不勉歟。

《忠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