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95 (1700-1725).djvu/3

此页尚未校对

「家者哉?女子許嫁纓,所以繫屬其心,以著誠於夫氏,起其孝義也。既許嫁,則有姆教之,處於閫內之別室,男子非有疾憂之故,不入其門也。」 嚴陵方氏曰:「嫂叔不通問,若問安、問疾之類,蓋生不相通問,死不相為服,皆所以推而遠之而已。《坊記》言:『婦人疾,問之不問其疾,謂之姑,非為姪行稱之,亦為姑之兄弟言之而』」 已。若姪行,則卑而無嫌矣。謂之女子子,非為父行稱之,亦為女子子兄弟言之而已。若父行,則尊而無嫌矣。故下文正言兄弟者,為是故也。若是,則第曰「姊妹」 足矣,而又言姑與女子子,何哉?蓋姑則尊行也,女子子則卑行也,姊妹則同行也。制《禮》者以為出嫁而反者,其類雖多,要為之不過是三等而已,故必舉是以為言焉。永嘉戴氏曰:「嫂叔不通問,比於不授受,則尤嚴矣。死喪之威,嫂叔不相為服,如路人然,曾同室之不如,其推而遠之,若此其嚴哉!男不言內,女不言外,禮也;外言入梱,則謀及婦人,死之招也;內言出梱則婦言是用,亂之階也。」 廬陵胡氏曰:「繫纓有固束之義。此及《喪服》皆云『女子子』」 ,重云「子」 者,衍文也。鄭云:「重言子者,別於男子也。」 只云女子,已別於男子矣,安用更言子乎?

女子許嫁,《笄而》字。

鄭氏曰:「女子以許嫁為成人。」 馬氏曰:「女子許嫁則十五而笄,未嫁則二十而笄。笄而字之,猶男子之冠也。」

夫人之諱,雖質君之前,臣不諱也。婦諱不出門。

孔氏曰:「夫人,君之妻。夫人本家所諱,臣雖對君前言語,不為諱也。婦諱,謂婦家之諱,但於婦宮中不言耳。門,謂婦宮門,若於宮外則不諱,故臣對君前則不諱也。」 田氏曰:「『《雜記》母之諱宮中諱,妻之諱不舉諸其側』。此婦諱與母諱同者,《雜記》分尊卑,此據不出門大略言之耳。」

婦人不立乘。

鄭氏曰:「婦人不立乘,異於男子。」 孔氏曰:「婦人質弱,不倚乘。倚,立也;男子倚乘,而婦人坐乘。」 藍田呂氏曰:「婦人不立乘,從安也。」 嚴陵方氏曰:「坐乘則安,婦人所乘,謂之安車者以此。」

僕御婦人,則進左手後右手。

鄭氏曰:「進左後右,遠嫌也。」 孔氏曰:「僕在中央,婦人在左。僕御之時,進左手持轡,使形微相背。若進右手,則近相嚮,故後右手以遠嫌也。」

天子之妃曰「后」,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婦人」, 庶人曰「妻。」

鄭氏曰:「后之言後也。夫人言扶,孺之言屬,婦之言服,妻之言齊也。」 孔氏曰:「后,君也。明配至尊,為海內小君。夫人之名,惟諸侯得稱。《論語》云『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 是也。孺言其為親屬,婦言服,事其夫婦,號亦上下通稱,故《春秋》「逆婦姜於齊」 ,是諸侯亦呼婦也。《穀梁傳》云:「言婦有姑之辭,服事舅姑,故通名婦;庶人賤,無別稱,判合齊體而已。通言之則上下通曰妻。《詩》曰:『刑于寡妻』。是天子亦曰妻也。」 藍田呂氏曰:「天子之妃所以稱后者,有繼後之辭。合二姓之好,以繼聖人之後,以為天地社稷宗廟之主,則有繼者也。夫者,帥人之稱也。男子謂之丈夫,士之貴者,命為大夫,稱之曰夫子,則夫人者亦帥其嬪婦以事」 君。故諸侯之妃曰夫人。若邦人稱之,則曰君夫人,言君之夫人也。大夫曰孺人,士曰婦人,《喪大記》「卿之妻曰內子」 ,《春秋傳》「趙盾以叔隗為內子」 是也。大夫妻曰世婦,士則止曰士之妻而已,未聞有孺人婦人之稱。況婦人者,已嫁之達稱,非特士妻之名,或古有之,考於經傳,未之有也。庶人曰妻。妻者貴賤同稱,貴者尚文,故其名異;賤者尚質,無所改也。嚴陵方氏曰:「自天子至於庶人皆有妃,獨天子曰后,以有君道故也。諸侯之夫人,一國之小君亦有君道,不得謂之后者,妃之有君道,惟天子足以當之故也。曰夫人者,以其為一國之小君而人所事也,故稱夫,然非夫之也,故稱人。大夫曰孺人者,需」 人而有所屬,謂之孺大夫,能帥人而人之所屬也,故其妃曰孺人。凡妃皆有所屬而止。大夫曰孺人者,以言乎上,則夫人之尊,不宜以有所屬名之;以言乎下,則士之卑,不足以人所屬名之故也。婦以事人,士亦以事人為事,故其妃名以「婦人。」 庶人曰「妻。」 妻有二義,與夫齊而莫之勝者,妻之道也;承夫「而在下」 者,妻之位也。前言「天子有妻」 ,則以天子之尊而妻之所當承故也。此言「庶人曰妻」 ,則以庶人之卑而妻得與之齊故也。位以大為貴,故天子之妻名之以其位,道無乎不在,故庶人之妻名之以其道,亦各有所當而已。長樂劉氏曰:「后者,後也。德配於天子,育其嗣息,以為之後也。」

生曰「母曰妻」,死曰妣曰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