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395 (1700-1725).djvu/58

此页尚未校对

執手與歡別,欲去情不忍。餘光照已藩,坐見離日盡, 種蓮長江邊。藕生黃蘗浦,必得蓮子時。流離經辛苦, 鈐盪與時競,不得尋傾慮,春風扇芳條,常念花落去, 坐倚無精魂,使我生百慮,方局《十七》道,期會是何處, 暫出白門前,楊柳可藏烏,歡作沉水香,儂作博山爐, 十期九不果,常抱懷恨生。然燈不下炷,有油那得明, 自從近日來,了不相尋博。竹簾裲襠題,知子心「情薄。 下帷燈火盡,明月照懷裏。無油何所苦,但令天明爾。 近日連違期,不復尋博子。六籌翻雙魚,都成罷去已。 一夕就郎宿,通夜語不息。黃蘗萬里路,道苦無終極。 登店賣山葛,郎來買丈餘,合匹與郎去。誰解斷續疏, 儂亦粗。經風罷頓葛帳裏,敗許麤疏中。」

紫草生湖邊,誤落芙蓉裏。色分都未獲,空中染蓮子。 閨閣斷信使,的的兩相憶。譬如水上影,分明不可得。 逍遙待曉分,轉側聽更鼓。明月不應停,特為相思苦。 罷去四五年,相見論故情。殺荷不斷藕,蓮心已復生。 辛苦一朝歡,須臾情易厭。行膝點芙蓉,深蓮非《骨念》。 慊苦憶儂歡,書作後非是。五果林中度,見花多憶子。

《石城樂五曲

《唐書樂志》曰:「《石城樂》者,宋臧質所作也。石城在竟陵,質嘗為竟陵郡,于城上眺矚,見群少年歌謠通暢,因作此曲。」 《古今樂錄》曰:「舊舞十六人。」

生長石城下,開窗對城樓。城中諸少年,出入見依投。 陽春百花生,摘插環髻前。捥指蹋忘愁,相與及盛年。 布帆百餘幅,環環在江津。執手雙淚落,何時見歡還。 大艑載三千,漸水丈五餘。水高不得渡,與歡合生居。 聞歡遠行去,相送方山亭。風吹黃蘗藩,惡聞苦籬聲。

《莫愁樂二曲

《唐書樂志》曰:「《莫愁樂》者,出于石城樂。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謠。石城樂和中復有忘愁聲,因有此歌。」 《古今樂錄》曰:「《莫愁樂》,亦云蠻樂,舊舞十六人,梁八人。」 《樂府解題》曰:「古歌亦有《莫愁洛陽女》,與此不同。」

「《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西。艇子打兩槳,催送莫愁來。」 聞歡下揚州,相送楚山頭。探手抱腰看,江水斷不流。

《烏夜啼八曲

《唐書樂志》曰:「《烏夜啼》者,宋臨川王義慶之所作也。元嘉十七年,徙彭城王義康於豫章。義慶時為江州,至鎮,相見而哭。文帝聞而怪之,徵還。慶大懼。伎妾夜聞烏夜啼聲,扣齋閣云:『明日應有赦』。其年更為南兗州刺史,因此作歌。故其和云:『夜夜望郎來,籠窗窗不開』。今所傳歌,似非義慶本旨。」 《古今樂錄》曰:「《烏夜啼》,舊舞」 十六人,臨川王義慶,當作「彭城王義康。」

歌舞諸少年,娉婷無種跡。菖蒲花可憐,聞名不曾識。 長檣《鐵鹿子》,布帆阿那起。詫儂安在間,一去數千里。 辭家遠行去,儂歡獨離居。此日無啼音,裂帛作還書。 可憐烏白鳥,彊言知天曙。無故三更啼,歡子冒闇去, 烏生如欲飛。飛飛各自去,生離無安心。夜啼至天曙, 籠窗窗不開,蕩戶戶不動。歡下葳蕤籥,交儂那得往。 遠望千里煙,隱當在歡家。欲飛無兩翅,當奈獨思何。 巴陵三江口,蘆荻齊如麻。執手與歡別,痛切當奈何。

《襄陽樂六曲

《古今樂錄》曰:「《襄陽樂》者,宋隨王誕之所作也。誕始為襄陽郡,元嘉二十六年,仍為雍州刺史。夜聞諸女歌謠,因而作之,所以歌和。中有『襄陽來夜樂』」 之語也。舊舞十六人,梁八人。

朝發襄陽城,暮至大堤宿。大堤諸女兒,花艷驚郎目。 上水郎擔篙,下水搖雙櫓。四角龍子幡,環環江當柱。 江陵三千三,西塞陌中央。但問相隨否,何計道里長。 人言襄陽樂,樂作非儂處。乘星冒風流,還儂揚州去。 女蘿自微薄,寄托長松表。何惜負霜死,貴得相纏繞。 惡見多情歡,罷儂不相語。莫作「《烏集林》,忽如提儂去。」

《壽陽樂九曲

《古今樂錄》曰:「《壽陽樂》者,宋南平穆王為豫州所作也。舊舞十六人,梁八人。」 按其歌辭,蓋敘傷別望歸之思。南平穆王即劉鑠也。

可憐八公山,在壽陽,別後莫相忘。

東臺百餘尺,凌風雲,別後不忘君。

梁長曲水流,明如鏡。雙林與郎照。

辭家遠行去空為君明知歲月駛,

「籠窗取涼風。彈素琴。」一歎復一吟。

「《夜》相思」,「望不來,人樂我獨愁。」

「長淮何爛熳,路悠悠」,得當樂忘憂。

上我長瀨橋,望歸路秋風停欲度。

「銜淚出傷門。」壽陽去必還當幾載,

《西烏夜飛》

《古今樂錄》曰:「《西烏夜飛》者,宋元徽五年,荊州刺史沈攸之之所作也。攸之舉兵,發荊州東下,未敗之前,思歸京師,所以歌和云:『白日落西山還去來』。送聲云:『折翅烏飛,何處被彈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