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03 (1700-1725).djvu/42

此页尚未校对

山,去會城五十里,地僻。鄭拏舟迎與霖,霖奉祖三台及母莊、妻陳暨妻弟婦錢氏同往,抵鄭。鄭指金家塍最善,「左江右林,可避兵」 ,遂移就焉。亡何,騎麇至,家人競走林樾中,莊及錢氏獨走江。陳氏念翁飢速,晨炊備榼飲,促與霖跡。翁乃攜蒼頭望林奔奔。稍後,一騎猝至,陳擲珠串祈免。既入橐,仍以威逼,陳大罵,被三創,罵愈烈,死之。莊及錢沿江遇騎,亦死焉。先是莊與錢相約:「若變生不測,一死全節耳。」 及是果然。

唐之坦妻曹氏

按《海寧縣志》:曹氏,諸生穎洙女,性貞淑,嫁為文學唐煥子之坦婦。六載不孕,謀納妾,會夫病未果。丙辰四月,復患毒疾益亟,迄九月坦亡,氏奉湯藥,衣不解帶者已半載。同死之約,訂之有素,預蓄砒霜灰水鹽滷於僻處,凡殯殮所需之物必兼。家人疑之,當坦死前一日即不食。其母強之,乃曰:「夫食,我亦食。」 及坦絕,旋取向所蓄砒霜服之。為妯娌所救,不得死。稍間,更取灰水飲之,急奪已無及,腹攪終夜,又不死。次日,夫殮擗踊,暈絕復甦。姑母戚屬力衛之,方就寢,徐起又取鹽滷急服之,碎其盌,為弟所窺。有頃大呼,五內如焚者再,忽上吐下瀉,竟不得死。母解之曰:「獨不顧爾老母乎?」 氏曰:「母尚有子女四人,無憂也。」 母曰:「翁姑年老無依,兒應養生送死。」 氏曰:「業已許夫,不能全孝矣。」 不食二十有二日,而容貌如故。夜半,啟戶出,投於舍旁池中。家人覺,出之,池氣已絕。少頃復甦,又不得死。於是不復言死,飲食起居如故。尋剪其機軸,製衣一稱,餘布七尺。有小婢乞之不與。家人竊議曰:「尺布尚惜,其不死明矣。」 其時庭中臘梅方開,氏視而嘆曰:「昔董節婦有《菊花》詩,美其不落也,此花亦不落。」 因為詩曰:「獨出冰霜枝葉無,此花自與眾花殊。共知秋菊心常在,尚有黃梅抱樹枯。」 至除夕,得間取七尺餘布,自經夫柩旁,家人始知惜布故也。邑令聞其事,親式其閭致奠焉。

周宗彝妻卜氏朱衣紫衣附

按《海寧縣志》:卜氏,孝廉周宗彝妻。順治乙酉八月十五日,硤川被兵,孝廉不顧家死。氏聞變曰:「夫必死矣,妻當死夫,子當死父。」 遂攜其幼子及二妾,朱衣紫衣,溺死後園青蘿池內。次日,族人舉其屍,三人相抱其子而出,面色如生。一時全家婢女及親族婦女,後死者四十八人。

楊友松妻朱氏

按《富陽縣志》:「朱氏,江陰貢生朱萬邦女,歸靈泉諸生楊友松。明季庚午,伯兄鼎臣領鄉薦,叔季鼎調鼎梅,與友松同入泮宮。朱祖父母重慶,一時稱盛。友松性迂緩,氏佐以勤儉,家賴以不墜。順治末,山寇竊發,氏挈婦宋氏避兵田舍,私謂父曰:『吾少受家訓,不幸遇此,設有不測,當以死自守,無輕罹辱也』。已而寇兵猝」 至,氏攜婦宋急趨園林池中,相抱自沉以死。翌日出之,姑媳環抱不解。觀者莫不掩涕。生徒聞於有司旌表。

丁元德妻周氏

按《嘉興府志》:「周氏,秀水丁元德妻。順治初,元德以從征功任廣東大埔教諭。氏獨操持門戶,上事耄翁,下撫稚子,克盡慈孝。及元德亡,氏哀毀目盲,終喪即絕粒死。學使旌之。」

金元奎妻徐氏

按《嘉興府志》:徐氏名婉,秀水人。七歲能讀《列女傳》,十六歸金,二月而夫亡,慟視含殮即自縊,俄復甦。更六閱月,語其弟弘貞曰:「姊今日死矣。」 至暮果逝。時順治丁酉元旦。里人譚貞默為誌銘,葬於嘉興之永豐里,七世祖孝義徐瓚墓傍,有司具題坊表。

徐乾貞妻朱氏商氏顧氏附

按《海鹽縣志》:「朱氏,絳州知州學忠女,太學生徐乾貞妻,貢士儲元母。順治乙酉,避兵豐山。兵至,乾貞先他徙,朱病不能行,同二婢商氏、顧氏伏草莽中。兵登高見之,執朱,朱誓不辱,悉以攜金予之。兵去復返,問秀才安在?告則生,否則死。朱罵曰:『吾安知?即知之,亦不告汝』。兵持刃牽之,罵益厲,遂見害。二婢不屈亦死。順」 治三年,巡按御史王應昌旌之。

郭乾妻何氏

按《海鹽縣志》:「何氏,諸生濬女,邑人郭乾妻。年十九,夫亡,苦節二十年。乙酉,大兵至西郊,郭家盡室行,何氏獨不可,曰:『死耳,將安之』?強之,終不聽。與二婢俱留以大石支門而臥。兵至排門,何氏自經死,年三十有七。」

陸定徵妻曾氏

按《平湖縣志》:「曾氏,陸定徵妻,夫亡,不食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