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490 (1700-1725).djvu/111

此页尚未校对

開元十年勒石華嶽。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禮儀志》。「開元十 年。因幸東都。於華嶽祠前立碑。高五十餘尺。又於嶽 上置道士觀。修功德。」

開元十二年,帝製《嶽廟文》,使勒石。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元宗本紀》,開元 十二年冬十一月庚申,幸東都,至華陰,上製嶽廟文, 勒之於石,立於祠南。

開元十三年五月戊戌,以親製《西嶽碑》示百僚,有五 色雲見於前。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云云。

開元二十三年,群臣請封華嶽,不從。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開元二十三 年九月丁卯,文武百官尚書左丞相蕭嵩等累表請 封嵩、華二嶽,帝不從。」

開元二十八年,群臣請封華山,不許。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開元二十八 年九月「己丑,邠王守禮率宗子左丞相裴耀卿率百 官僧道、父老皆於朝堂抗表,以時和年豐,請封嵩、華 二山,帝抑而不許。」

天寶三載四月丙辰遣宗正卿濮陽郡王祭西嶽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云云。

天寶九載,詔「封華嶽」,會災而止。

按《唐書元宗本紀》:「天寶九載正月丁巳,詔以十一月 封華嶽。三月辛亥,華嶽廟災,關內旱,乃停封。」

肅宗上元二年改封華山為太山

按《唐書肅宗本紀》不載。按《文獻通考》云云。

僖宗乾符五年敕封少華山為佑順侯

按《唐書僖宗本紀》不載。按《文獻通考》云云。

太祖乾德元年命製西嶽神衣冠劍履遣使易之

按《宋史太祖本紀》。「乾德元年五月甲寅,遣使禱雨嶽 瀆」按《禮志》,「太祖平湖南,命有司製諸嶽神衣冠劍 履,遣使易之。」按太祖本紀湖南平在乾德元年

太宗太平興國八年定以立秋日祀西嶽華山於華州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按《禮志》:太平興國八年,祕 書監李至言:「按五郊迎氣之日,皆祭逐方嶽鎮海瀆, 望遵舊禮,就迎氣日各祭於所隸之州。」其後立秋日 祀西嶽華山於華州。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加號西嶽神為順聖金天王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按《禮志》,真宗封禪畢,車駕 至潼關,遣官祠西嶽,用太牢,備三獻禮。庚午,親謁華 陰西嶽廟,群臣陪位,廟垣內外列黃麾仗,遣官分奠 廟內諸神,加號嶽神為「順聖金天王。」按本紀真宗封禪在大中祥符

元年

大中祥符二年。五月庚辰。陝西旱。遣使禱西嶽 按《宋史真宗本紀》云云。

大中祥符四年,加上西嶽曰「金天順聖帝」,又加上帝 后號曰「肅明。」

按《宋史真宗本紀》,大中祥符四年二月壬子,出潼關, 渡渭河,遣官祀西嶽。乙丑,加號西嶽。夏五月乙未,加 上五嶽帝號作《奉神述》。按《禮志》,五月乙未,加上西 嶽曰「金天順聖帝」,命翰林禮官詳定儀注及冕服制 度,崇飾神像之禮。其玉冊制如宗廟諡冊,帝自作《奉 神述》,備紀崇奉意。遣官致祭畢,奉玉冊袞冕置殿內。 又加上五嶽帝后號。西曰肅明。遣官祭告

哲宗元祐元年遣官祭西嶽

按《宋史哲宗本紀》。不載按《禮志》。元祐元年十二月。 以華州鄭縣山摧。命太常博士顏復往祭西嶽。

世宗大定四年詔立秋日祭西嶽於華州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按《禮志》,「大定四年,禮官言 嶽鎮海瀆當以五郊迎氣日祭之。」詔立秋日祭西嶽 華山於華州。

大定七年,議改「華嶽」,以范拱議仍舊制。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按《續文獻通考》:大定七年, 或有言前代都長安及汴洛,以太華等山列為五嶽, 今既都燕,當別議五嶽名。時太常寺官或取嵩高,疏 周都豐鎬,以吳嶽為西嶽,范拱以為非是,議略曰:「軒 轅居上谷,在恆山之西;舜居蒲阪,在華山之北。」以此 言之,未嘗據所都而改嶽祀也。後遂不改。

世祖至元三年夏四月定每歲祀嶽鎮之制七月土王日祀華山於華州界

按《元史世祖本紀》不載按《禮志》云云。

至元二十八年。春二月。加上西嶽金天大利順聖帝 按《元史世祖本紀》。不載按禮志云云。

仁宗延祐四年遣使祭西嶽

按《元史仁宗本紀》:「延祐四年十月壬寅,遣御史大夫 伯忽、參知政事王貴祭陝西嶽鎮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