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53 (1700-1725).djvu/100

此页尚未校对

《山海經》

西山經

崑崙之丘有木焉,其狀如棠,華黃赤實,其味如李而 無核,名曰「沙棠。」可以禦水,食之使人不溺。

「《沙棠》為木不可得」,沈

《本草綱目》

沙棠果集解

李時珍曰:按:《呂氏春秋》云:「果之美者,沙棠之實。」今嶺 外寧鄉、瀧水、羅浮山中皆有之。木狀如棠,黃花赤實, 其味如李而無核。

實氣味

甘平無毒。

實主治

李時珍曰。食之卻水病。

沙棠部藝文

《沙棠贊》
晉·郭璞

安得《沙棠》,制為龍舟。汎彼滄海,眇然遐遊。聊以逍遙, 任彼去留。

沙棠部紀事

《西京雜記》:「初修上林苑,群臣遠方各獻名果異樹,有 棠四,赤棠、白棠、青棠、沙棠。」

《述異記》:漢成帝常與趙飛燕遊太液池,以沙棠木為 舟。其木出崑崙山,人食其實,入水不溺。《詩》曰:「安得沙 棠木,刳以為舟船。」

《拾遺記》:「岱輿山有沙棠,豫章之木,其長千尋,細枝為 舟,猶長十丈。」

《南越志》:「寧鄉,果多沙棠。」

無花果部彙考

《釋名》

底珍。酉陽雜俎  阿駔。綱目

《無花果》。綱目   映日果。便民圖纂

優曇缽。廣州志  天仙果。

無花果圖

無花果圖

《徐光啟農政全書》

無花果考

生山野中,今人家園圃中亦栽。葉形如葡萄,葉頗長 硬,面厚,稍作三叉枝葉閒生果,初則青小,狀如李子。 既熟,色似紫茄色,味甜。

救饑

采果食之。

治病

今人傳說治心痛,用葉煎湯服,甚效。

元扈先生曰:「子本佳果,第須良種,宜廣植之。」

《本草綱目》

無花果釋名

李時珍曰:「無花果,凡數種,此乃映日果也。即廣中所 謂優曇缽」,及《波斯》所謂「阿駔也。」

集解

李時珍曰:「無花果出揚州及雲南,今吳、楚、閩、越人家 亦或折枝插成。枝柯如枇杷樹。三月發葉如花構葉, 五月內不花而實。實出枝閒,狀如木饅頭,其內虛軟。 采以鹽漬壓實令扁,日乾充果食。熟則紫色軟爛,甘 味如柿而無核也。」按:《方輿志》云:「廣西優曇缽,不花而 實,狀如枇杷。」又段成式《酉陽雜俎》云:「阿駔出波斯拂」 林,人呼為「底珍。」樹長丈餘,枝葉繁茂,有丫如蓖麻。無 花而實,色赤類椑柿,一月而熟,味亦如柿。二書所說, 皆即此果也。又有文光果、天仙果、古度子,皆無花之 果也。

附錄天仙果

出四川。樹高八、九尺,葉似荔枝而小,無花而實。子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