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4 (1700-1725).djvu/22

此页尚未校对

泰罷,以時勉代之。九年,帝視學,祭酒當進講,時勉久 病嗽,及升堂,色溫氣定。講《尚書》,辭旨清朗。帝悅,賜予 有加。連疏乞致仕,皆不允。十二年乃得請。命給驛賜 金,方就道。朝臣及國子生送之,為旗障前導,張鼓樂 餞都門外者幾三千餘人。卒,年七十七。諡「忠文。」時勉 為祭酒六年,列「格、致、誠、正」四號,訓勵甚切。崇廉恥,抑 奔競,別賢否,示勸懲。諸生貧不能婚葬者,節省餐錢, 力為贍給。督令讀書,燈火達旦,書聲不絕,人才盛於 昔時。英公張輔暨諸侯伯一日奏曰:「臣等武夫,不諳 經典,願偕詣國子監聽講。」帝命以三月三日往。時勉 令諸生立講《五經》各一章。講罷,設酒饌,諸侯伯讓曰: 「受教之地,當就諸生」列坐,惟輔與抗禮焉。諸生歌《鹿 鳴》之詩,賓主雍雍,盡暮散去。人稱為太平盛事。

陳敬宗

按《明外史陳敬宗傳》:「敬宗,字光世,慈谿人。永樂二年 進士,選庶吉士,進學文淵閣,與修《永樂大典》。書成,授 刑部主事,又與修《五經》、四書大全,再修《太祖實錄》,授 翰林侍講。以內艱歸。宣德元年,起修兩朝實錄,尋轉 南京國子監司業。九年秩滿,遷祭酒。敬宗美鬚髯,容 儀端整,步履有定則,力以師道自任,立教條,革陋習」, 六館士千餘人,每升堂聽講,設饌會食,整肅如朝廷。 稍失容,即令待罪堂下,僚屬憚之。景泰元年引年致 仕。家居不輕出。有被其容接者,莫不興起。天順三年 卒,年八十三。後贈禮部右侍郎,諡《文定》。

薛瑄

按《明外史薛瑄傳》:「瑄字德溫,河津人。父貞,洪武初領 鄉薦,為元氏教諭。母齊,夢一紫衣人謁見,已而生瑄。 性穎悟,就塾授之詩書,輒成誦,日記千百言。貞改官 鄢陵,鄢陵諸生多樸陋。國制教官歷九年,諸生無登 鄉薦者。教官謫戍,貞以為憂,乃命瑄補鄢陵學生,遂 舉河南鄉試第一,時永樂十八年也。明年成進士,以」 省親歸,居父喪,悉遵古禮。宣德中,服除,擢授御史,出 監湖廣銀場,日探性理諸書,學益進。以繼母憂歸。正 統初,還朝,為山東提學僉事。首揭《白鹿洞學規》,開示 學者。延見諸生,親為講授。才者樂其寬,而不才者憚 其嚴,皆呼為「薛夫子。」召為大理左少卿。英宗復辟,拜 禮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學士,入閣預機務。已見石亨、 曹吉祥亂政疏。乞骸骨歸。瑄學一本程、朱。其修己教 人,以復性為主,充養邃密,言動咸可法。嘗曰:「自考亭 以還,斯道已大明。無煩著作,直須躬行耳。」有《讀書錄》 二十卷,學者宗之。天順八年疾卒,年七十有六。贈禮 部尚書,諡文清。弘治時,給事中張九功請從祀文廟, 詔祀於鄉。給事中楊廉又請頒《讀書錄》於國學,俾六 館誦習,且請祠名。詔賜名「正學。」隆慶六年允廷臣請, 從祀先聖廟庭。

羅倫

按《明外史羅倫傳》:「『倫字彝正,吉安永豐人。五歲,嘗隨 母入園,果落,眾競取,倫獨賜而後受。家貧樵牧,挾書 誦不輟。年十四,即授徒以資親養。及為諸生,有志聖 賢之學。成化二年,廷試,答策萬餘言,直斥時弊,名震 都下。擢進士第一,授翰林修撰。踰二月,大學士李賢 奔喪畢,奉詔還朝。倫詣賢沮之,不聽,乃上疏曰:『臣聞 朝廷起復李賢在。《禮》,子有父母之喪,君三年不呼其 門』。子夏問:『三年之喪,金革無避,禮與』?孔子曰:『魯公伯 禽有為為之也』。今以三年之喪,從其利者,吾弗知也』。 陛下於賢,以金革之事起復之與,則未之有也;以大 臣起復之與,則禮所未見也。為人君,當舉先王之禮 教其臣,為人臣,當守先王之禮事其君。願陛下斷自 聖衷,許賢歸家持服,庶人倫由是明,風俗由是厚矣。」 疏入,謫福建市舶司副提舉。賢卒,以學士商輅言,召 復原職,改南京。居二年,引疾歸,遂不復出。倫為人剛 正,嚴於律己。義所在,毅然必為,於富貴名利泊如也。 居金牛山,人跡不至。築室著書其中,四方從學者甚 眾。十四年卒,年四十八。嘉靖初,追贈左春坊諭德,諡 「文毅。」學者稱「一峰先生。」

舒芬

按《明外史舒芬傳》:「芬字國裳,進賢人。正德十二年,舉 進士第一,授修撰。明年三月,帝議南巡。時寧王宸濠 久蓄異謀,與近倖相結,人情惶懼。芬與吏部員外郎 夏良勝等上疏,帝大怒,命跪闕下五日。期滿,復杖之 三十,謫福建市舶副提舉。世宗即位,召復故官。遭母 喪歸,卒於家,年四十四,世稱忠孝狀元。芬丰神玉立」, 負氣峻厲,端居竟日無倦容。夜則計過自訟,以倡明 絕學為己任。其學貫串諸經,兼通天文律曆,而尤精 于《周禮》。嘗曰:「《周禮》視《儀禮》,《禮記》,猶蜀之視吳、魏也。賈 氏謂『《儀禮》為本,《周禮》為末,妄矣。朱子不加是正,何也』?」 疾革,其子請所言,惟以未及表章《周禮》為恨。學者稱 梓溪先生。萬曆中,追諡文節。

羅洪先

按《明外史羅洪先傳》:「洪先,字達夫,吉水人。父循,進士。 洪先幼慕羅倫為人,年十五,讀王守仁《傳習錄》,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