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4 (1700-1725).djvu/33

此页尚未校对

卒,戍蘭州。初未知學,年二十,聽人講《大學》首章,惕然 感動,遂讀書。聞州人段堅講學於里,時往聽之,欣然 有得,堅乃命之坐,既而與堅辨析,堅大服之,誨以聖 賢必可學而至。蕙自是研究五經,篤信力行,以程朱 自任。又從學安邑李昶。昶者,薛瑄門人也,學日益邃。」 恭順侯吳瑾鎮陝西,聞其賢,欲聘為子師,固辭不赴。 或問之,蕙曰:「吾軍士也,召役則可。若以為師,師豈可 召哉?」瑾躬送二子於其家,蕙始納贄焉。肅王府樂人 鄭安、鄭寧聞蕙風,並請除樂籍,從之受業。其行義感 人如此。後還居秦州之小泉。幅巾深衣,動必由禮。州 人多化之,稱為小泉先生。以父久游江南不返,往尋 焉。渡《楊子江》,溺死。天下莫不悲之。

李昶

按《明外史儒林周蕙傳》:「李昶舉景泰六年鄉試,官清 水教諭。學行純粹,遠近師之。學使者行部,昶講《中庸》 首章,自朝至日昃始竟。使者嘆為不及,上章薦昶代 己,命未下而卒。蕙門人著者薛敬之、李錦、王爵。」

薛敬之

按《明外史儒林薛敬之傳》:「敬之字顯思,渭南人。五歲 好讀書,不逐群兒嬉戲。長從秦州周蕙游,雞鳴而起, 候門闢,輒灑掃,設座跽而請教以為常。常語人曰:『周 先生躬行孝弟,其學近伊洛,吾以為師。陝州陳雲逵 忠信狷介,事必持敬,吾以為友。吾所以有今日,二人 力也』。」憲宗初,以歲貢生入國學,與同舍陳獻章並有 盛名。會父母相繼沒,號哭徒行,大雪中遂成足疾。母 嗜韭,終身不食韭。成化末,謁選,得應州知州。首課民 耕織,時行田野,貧者賚以牛種,負租及不能婚葬者 出資助之。州近邊少蓋藏,積粟至四萬餘石。後歲饑, 民免於流殍,復業者三百餘家。州有虎患,為文祭之, 旬日間虎死於壑。蕭家寨洪水湧出,一境盡驚,亦為 文祭告,水即下洩。州人士不知學,敬之親為訓誘,人 多興起,課績為天下第一。弘治九年稍遷金華府同 知。居二年,致仕,卒,年七十四。敬之嗜道若渴,老而彌 篤。所著有《道學基統》《洙泗言學錄》《爾雅便音》《思菴野 錄》諸書。思菴者,敬之自號也。其門人呂柟最著,自有 傳。

李錦

按《明外史儒林李錦傳》:「錦字名中,陝西咸寧人。自幼 端愨異凡兒。長受業於周蕙,獲聞洛閩之學,遂棄記 誦詞章,夙昔專以主敬窮理為務。又與同門薛敬之 輩相切磨,知行並進。久之,踐履益純,關中學者咸推 服。舉天順六年鄉試,入國學,為祭酒邢讓所知,令諸 子受業。及讓坐事下吏,率眾抗章白其非辜。幼喪父」, 事母色養,執喪盡禮。不作浮屠法,士大夫多遵守之。 巡撫余子俊欲延為子師,錦以「禮無往教,且齊衰不 入公門」,固辭。子俊愈重之。所居僅蔽風雨,布衣糲食, 義不妄取。善誘後學,出其門者多佳士。成化二十年 謁選,得松江府同知。職專清軍,姦無所售。居二年,卒 於官,年五十一。貧不能歸喪,僚友賻之乃得歸。

王爵

按《明外史儒林李錦傳》:「同門王爵,字錫之,秦州人。自 少潛心力學,後受業周蕙之門,知操存法。其教人務 以誠敬為本。弘治初,由國學生授保安州判官,有平 允聲。總督秦紘鎮固原,聘居幕中。三歲,贈遺不妄受, 惡衣惡食,怡怡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