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4 (1700-1725).djvu/34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三百五十六卷目錄

 經學部傳經名儒列傳三十

  明三

  蔡清       王宣

  易時中      趙逯

  陳琛       林希元

  蔡烈       林祺

  夏尚樸      潘潤

  湛若水      張翊

  李承箕      陳庸

  林光       魏校

  倪復       戴圭

  汪禔       何垕

  李宗栻      范瓘

  盧可久      陳時芳

  陳正道      呂一龍

  季本       李舜臣

  柯維騏      任瀚

  熊過       蔡元偉

  李經綸      周述學

  張基       孫世偉

  朱陛宣      徐師曾

  沈瑞臨      張恆

  姚舜牧      歸有光

  歸子慕      吳志遠

  王應電      李如玉

經籍典第三百五十六卷

經學部傳經名儒列傳三十

明三

蔡清

按《明外史儒林蔡清傳》:「清字介夫,晉江人。警悟絕倫。 總角就家塾,屢詘其師,乃裹糧數百里,就候官林玭 學《易》,盡得其肯綮。舉成化十三年鄉試第一,二十年 成進士,即乞假歸,講學於僧寺。一日為母寫真,母愀 然曰:『吾聞母以子貴,汝舉進士有年矣,吾猶故服耶』? 清聞言泣下,即赴選,得禮部祠祭主事。是時王恕為」 吏部,重清,調為稽勳主事,恆訪以時事。清乃上二札: 一請振紀綱,一薦名士劉大夏等三十餘人。恕皆納 用。尋以母憂歸。服闋,吏部有不悅清者,復除祠祭員 外郎,乞便養,改南京文選郎中。一日心動,急乞假養 父,歸甫兩月而父卒,自是家居授徒不出。正德改元, 即家起江西提學副使。鍳別精明,士類競勸。時寧王 宸濠驕恣,凡朔朢諸司先朝王,次日謁文廟。清不可, 約行禮同日,先廟而後王。王生辰,令諸司以朝服賀, 清曰:「非禮也。」去蔽膝而入,王積不悅。一日設宴,誚清 不能詩,清徉為不聞也。答曰:「清生平與人無私。」會王 求復護衛,已得請,清有後言。王益怒,欲誣以詆毀詔 旨,清遂乞休。王佯為輓留,且許以女妻其子,清竟力 辭去。時劉瑾亂政,知天下非議己,乃用蔡京召楊時 故事,起清南京國子祭酒。命甫下而清已卒。時正德 三年十二月,年五十六。清之學初主於靜,後主於虛, 故以「虛」名齋。平生飭躬砥行,不愧衾影。貧而樂施,為 族黨依賴。既以善易名天下,天下士執業者麇至應 之不倦。所著《易經》《四書蒙引》遂盛行於世,場屋士守 之不敢變,曰:「此蔡虛齋先生說也。」初友孫交林俊、甯 永貞,師何喬新。既友楊廉、丁璣、江朝東,而極推陳獻 章,擬之北斗,爛然可望而不可近。其取友樂善如此。 嘉靖八年,其子推官存遠以《易經蒙引》進於朝,詔為 刊布。萬曆中,賜諡文莊,追贈禮部右侍郎。其門生陳 琛、王宣、易時中、林同、趙逯、蔡烈並有名,而陳琛最著。

王宣

按《明外史儒林王宣傳》:「宣,晉江人。既受業蔡清,學有 心得。嘗謂學者混朱陸為一,便非真知。弘治中,舉於 鄉,一赴會試不第,以親老須養,不復再赴。為人廓落 豪邁,俯視一世。論者謂其高明之資,不淪於卑污;自 得之學,不滯於章句;絕俗之行,不混於塵俗。亦師門 之矯矯出群者。」

易時中

按《明外史儒林易時中傳》:「時中,字嘉會,晉江人。舉於 鄉,授東流教諭,遷夏津知縣,有惠政。時州縣吏謁上 官,卑屈如輿隸,時中獨雍容拜起。御史怒語人曰:『易 某侮我』。或以謂時中,時中曰:『吾聞以禮事上為恭,非 禮,乃侮也,吾何敢』?吏部召試,臺諫以年自實,不赴。稍 遷順天府推官,以治胡守中獄,失要人意,將中以他」 事,時中方念母,遂以終養歸。道出夏津,老稚懽迎數 舍,爭獻果脯。將別,有哭失聲者,其得人心如此。母年 九十一而終,時中年七十矣,毀不勝喪,宗黨稱孝焉。 時中師蔡清,而其徒則王慎中,自有傳。

趙逯

按《明外史儒林趙逯傳》:「逯字子重,東平人。弘治中,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