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4 (1700-1725).djvu/39

此页尚未校对

熙之門,特見器重。嘗言:學問大事,須本來心體清淨, 纖毫自無所容。晚以歲貢生為建安訓導。既歸,家益 落。年八十餘,猶徒步赴五峰講會。」

呂一龍

按《明外史儒林盧可久傳》:「呂一龍,字雲君,永康人。師 事正道及時芳,言動不苟。嘗語人曰:『真心實地刻苦 工夫,此為學第一義也』。學者咸宗之。沒亦祀五峰書 院。」

季本

按《明外史儒林季本傳》:「季本,字明德,會稽人。性敏慧, 刻厲好學。弱冠舉於鄉,連遭父母喪,不入內寢。自是 家居十二年,窮探載籍。既師事王守仁,獲聞致良知 之訓,乃悔其舊學,一意窮經。舉正德十二年進士,授 建寧推官。寧王宸濠反,江西鄰境震動,本以所部分 水關地要害,親往守之。巡按御史召入秋闈,力辭不」 赴。嘉靖三年以績最徵授御史。甫入院,會同官朱淛、 馬明衡直諫,下詔獄,禍將不測,本抗疏救之。世宗大 怒,并下詔獄,謪揭陽主簿。時守仁總制兩廣,以南寧 蠻方士不知學,為建「敷文書院」,令本教之。由是南寧 亦知新建之學。歷弋陽知縣,蘇州同知,遷南京禮部 員外郎。同官鄒守益以疾告歸。當事者搆以罪,并謫 本辰州通判。辰為守仁經寓地,士多嚮往。本乃擇辰 陽書院居之,親為講授,聞者益奮。遷吉安同知、長沙 知府。持法嚴,豪彊不少假,競騰蜚語入都,遂落職。既 歸,家具蕭然,乃載書攜諸子就居僧寺,晨夕編摹,寒 暑無間。餘二十年。所著有《春秋私考》《易學四同》《詩說 解頤》《四書私存》《孔孟圖譜》《讀禮疑圖》《廟制考義》《樂律 纂要》《律呂別書》《蓍法別傳》《說》《理會編》,凡百二十卷。既 又窮九邊,考《黃河故道》《海運遺蹟》,別《春秋》列國疆宇, 乃涉淮、泗,歷齊、魯,登岱宗,踰江入閩,經年而後歸。見 聞既廣,所著書益精博,後學莫不推之。卒於嘉靖四 十二年,年七十九。學者稱為「彭山先生。」方本之官吉 安也,一時談學者多以自然為宗,而憚拘檢。本為龍 惕說以正之。其為《廟制考義》,力言帝王父子相承,方 可入廟,其他皆當別祀。時世宗方欲擯孝、武二宗,論 者頗譏其迎合云。

李舜臣

按《明外史儒林李舜臣傳》:舜臣,字懋欽,山東樂安人 也。嘉靖二年,會試第一,授戶部主事。為尚書孫交所 知,薦之吏部尚書喬宇,調為稽勳主事,改文選,以爭 大禮,杖闕下。尋遭外艱,服闋,起歷考功員外郎,謝病 歸。權貴人惡其異己。及入都,復補戶部,進郎中,出為 江西提學僉事,較閱精明,遷南京國子司業,歷尚寶」 司卿,應天府丞。二十年召為太僕寺丞,未上,會九廟 災,自陳遂罷歸。始,舜臣官南京尚寶時,取《易》《詩》《書》《儀 禮》《禮記》《左傳》分日讀之,每六日一《易》。初苦漢、唐人註 疏難入,已知其指歸在《爾雅》。《爾雅》本六書,乃質以篆 隸《廣韻》及陸德明《音義》,有所纂述,功未竟。及是益鍵 戶窮探,乃著《易卦辱言》:「《尚書說》《詩序考》《春秋左傳考 例》《穀梁三例》《易》《詩》《書三經考》《古文考》《籀文考》諸書,一 時經學之士,未有出其右者。為古文有法度,晚年過 於繩削。其友李開先戲之曰:「君作文原去皮存肉,去 肉存筋。今并筋肉俱盡,而獨存其骨,必如羲皇畫卦 而後已乎?」家居二十年,撫按屢薦,竟不復起。年六十 卒。

柯維騏

按《明外史儒林柯維騏傳》:「維騏,字奇純,莆田人。高祖 潛,翰林學士。父英,徽州知府。維騏生而岐,嶷志希古 哲。舉嘉靖二年進士,授南京戶部主事,未赴,輒引疾 歸。已而張孚敬用事,刱新制,京朝官病滿三年者,概 罷免,維騏亦在罷中。自是謝賓客,專志讀書。久之,門 人日進,執經問辨者先後四百餘人。維騏引掖靡倦」, 要以躬行為本。慨近世學者樂徑《易》而憚積累,竊釋 氏之說以文其固陋也,作左、右二銘,訓學者以務實, 以辨心術、端趨向為實志,以存敬畏、密操履為實功。 而其極則以宰理人物、成能天地為實用。作《講義》二 卷。《宋史》與《遼》、金二史舊分為三書,維騏乃合之為一, 以《遼》《金》附之,而列二王於本紀。其他褒貶去取,義例 嚴整,閱二十年而始成,名之曰《宋史新編》。又著《史記 考要》《續莆陽文獻志》及所作詩文集,並行於世。維騏 登第五十載,未嘗一日服官。中更倭亂,故廬焚燬,家 困甚,終不妄取。於世味一無所嗜,惟嗜讀書。撫按監 司時有論薦,迄不復起。隆慶初,廷臣復薦,所司以維 騏年高,但授承德郎致仕,終於萬曆二年,年七十有 八。兄維羆,工部郎中;維羆,龍游知縣;維羆子本,浙江 僉事;維騏孫茂竹,海陽知縣;茂竹子昶,副都御史,巡 撫山西。

任瀚

按《明外史儒林任瀚傳》:「瀚字少海,南充人。嘉靖八年 進士,改庶吉士。未上,授吏部主事。與唐順之、王慎中、 陳束、熊過輩相切劘。為詩古文,為嘉靖八才子。屢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