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4 (1700-1725).djvu/41

此页尚未校对

曆學,求其書而不可得。述學竭其心思,遂通弧矢之 術。從來曆家所步者,二曜交食、五星順逆而已。自西 域回回經緯曆入中國,始聞經緯凌犯之說,然其立 法度數與中曆不合,名度亦異。順之慨然欲創緯法 以會通中西,卒官不果。述學乃撰《中經》,用中國之算, 測西域之占,以畢順之之志。「日行黃道,月行九道,古 來無所為星道者。」述學推究五緯細行,為《星道五圖》, 於是七曜皆有道可求。與順之論曆,取歷代史志之 議,正其訛舛,刪其繁蕪,然於西域之理未能通也。又 撰《大統》《萬年二曆通議》,以補歷代之所未及。自曆以 外圖書,《皇極》律呂、《山經》、水志、分野、輿地、算法、《太乙、壬 遁》《演禽》《風角》《鳥占》《兵符、陣法、卦影、祿命、建除、葬術、五 運、六氣、海道針經,莫不各有成書,發前人所未發,凡 一千餘卷,統名曰〈神道大編〉》。其學博而能精如此。嘉 靖中,錦衣陸炳訪士於經歷沈錬,錬舉述學,炳禮聘 至京,服其英偉,薦之兵部尚書趙錦。錦就訪邊事,述 學曰:「今歲主有邊兵,應在乾艮。艮為遼東,乾則宣大 二鎮,京師可無虞也。」已而果然。錦將薦諸朝,會仇鸞 聞其名,欲致之。述學識其必敗,先幾還里。總督胡宗 憲征倭,召置幕中。述學不憚出入狂濤,卒成海上之 功,宗憲亦未能薦也。述學號雲淵,有志用世,而世不 能用,竟以布衣終。

張基

按《明外史儒林張基傳》:「基字德載,吳縣人。嘉靖十九 年舉鄉試。入都,有顯者,欲為會試地。謝曰:『立身一敗, 尚欲何為?歸屬疾,久困醫藥,恍然若有懲者,遂究心 為己之學,疾亦自愈。再試春闈,聞父訃,絕而復甦。服 除,祖母及妻相繼卒,嘆曰:『母老矣,誰與晨夕』?自是跬 步不忍離,屏去冠服,為野人裝,治一室,題曰:『愛日以』』」 居母,飲食滫瀡,非親調不進。於書無所不窺。尤邃於 經學,多所箋疏,驗之身心,融融如也。顧其持敬日益 甚,自檢日益密。奉母外,足不踰戶;妻亡,不更娶,旁無 媵侍,食不腥寢,恆不脅席。歲大祲,有米數百斛,悉以 賑饑。屬當軍興,族人俱供役,基嘆曰:「吾何忍獨以例 免,而煩族之老弱?」為毀家以紓之,產遂削。年五十九。 預知當死,一夕候母安者十餘,昧爽趺坐頻誦,一念 不生,遂卒。嘗書座右曰:「勿展無益身心之書,勿吐無 益身心之語,勿近無益身心之人,勿涉無益身心之 境。」吉水羅洪先錄之為《四勿翼》云。崇禎時,詔搜訪遺 逸,廣厲風節。巡按御史祁彪佳舉基及歸子慕、朱陛 宣,請加追卹。詔贈翰林院待詔。

孫世偉

按《明外史儒林張基傳》:「孫世偉,字異度,為人孝友,有 文名。舉萬曆四十年順天鄉試,出新城王象春門。先 是同邑凌漢翀以舉業就正世偉,世偉輕之。及是漢 翀官御史,挾前憾,謗世偉有私,而象春適為時所忌。 於是給事中李奇珍遂疏論之,旨下法司會訊,眾知 其誣,猶勒停三科俟再試。天啟初,吳人官於朝者,合」 詞稱世偉才,乃得與會試。久之不第,而世偉砥行植 節,名愈重,與同里周順昌、文震孟、姚希孟、朱陛宣稱 「吳門五君子。」崇禎時,巡按祁彪佳及巡撫張國維踵 門請見,皆以疾辭,亦不報謝。其名德與基相埒。既沒, 鄉人題其銘旌為孝節先生。

朱陛宣

按《明外史儒林朱陛宣傳》:「陛宣字德升,性至孝,與世 偉同年舉鄉試,家西山,足跡罕至城府,破屋頹垣,日 惟養親讀書為事。沒之日,視斂者三百餘人,皆哭失 聲。以御史言,亦贈待詔。鄉人私諡孝介先生」,與周順 昌「忠介」相配云。

徐師曾

按《明外史儒林徐師曾傳》:「師曾字伯魯,吳江人。七歲 讀書,即匡坐終日。十二能為詩古文。長博學,兼通陰 陽曆律、醫卜篆籀諸家之說。舉嘉靖二十六年會試, 念二親年高,而生母猶在淺土,不就廷對而歸。閱六 年,始成進士。選庶吉士,授兵科給事中。遭內艱,起補 吏科,頻有建白。三十九年,出封周藩,便道旋里,即家」 再遷左給事中。當是時,世宗方殺僇諫臣,時相嚴嵩 又陰導之,言官咸緘口失職。師魯嘆曰:「吾奉先人遺 體,即不忍狼藉闕下,奈何效儕輩積月俸,嘿嘿坐致 金紫乎?」會得脾疾,因請告。尋連疏乞休。銓部素重其 人,不為請。至隆慶五年,始獲俞旨。萬曆初,撫按交薦, 起禮科左給事中,竟力辭不出。舉世咸仰其高。師曾 家食既久,銳意窮經。嘗以陳澔《禮記集說》久頒學官, 而所引注疏多背其本意,乃廣搜眾說,為《禮記集註》。 又撰《周易演義》《正蒙章句》《世統紀年》《文體明辨》《大明 文鈔》《宦學見聞》《小學史斷》《經絡全書》共數百卷,行於 世。師曾之後,士大夫以通經著者,有沈瑞臨、張恆、姚 舜牧。

沈瑞臨

按《明外史儒林徐師曾傳》:「瑞臨,字夢錫,仁和人。舉萬 曆五年進士,授行人,歷四川按察僉事,以終養歸。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