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4 (1700-1725).djvu/43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三百五十七卷目錄

 經學部傳經名儒列傳三十一

  明四

  尢時熙      張後覺

  趙維新      朱恕

  韓貞       夏廷美

  呂潛       郭郛

  張節       李挺

  王之士      朱睦桔

  朱謀㙔      王敬臣

  來知德      鄧元錫

  劉元卿      章潢

  馮子咸      杜偉

  陳履祥      徐三重

  焦竑       郝敬

  吳桂森      許世卿

  辛全       顧大韶

  卓爾康      鄭光弼

  黃淳耀弟淵耀 朱朝瑛

  張次仲      岳薦

經籍典第三百五十七卷

經學部傳經名儒列傳三十一

明四

尤時熙

按《明外史儒林尤時熙傳》:「時熙,字季美,洛陽人。生而 警敏不群,弱冠舉嘉靖元年鄉試。時王守仁《傳習錄》 始出,士大夫泥舊聞多力排之。時熙一見輒有省,嘆 曰:『道不在是乎?向吾役志詞章,抑末矣』!已而以疾稍 從事養生家,則又嘆曰:『新建公致良知之旨,所謂養 生主者非與,何以他為』!自是深信而力體之。十一年」 授元氏教諭。父喪除,改官章丘。一以致良知為教,兩 邑士亦知新建之學。十九年入為國子博士。時徐階 為祭酒,雅重時熙,命六館士咸取法焉。及年四十,念 古人道明德立,語忽淚下。居常以不獲師事守仁為 恨,且曰:「學無明師,終不能有成。」聞郎中劉魁得守仁 之傳,遂師事之。魁以直言錮詔獄,則書所疑,時時從 獄中質問。尋以戶部主事榷稅滸墅,課足而止,不私 一錢。二十六年,念母老,丐終養歸,自是遂不出。日以 修己淑人為事,足未嘗涉公府。齋中設「守仁」位,晨興 必焚香肅拜,來學者亦令展謁。晚年病世之學者憑 虛見而忽躬行,甚且越繩墨自恣。故其論議必依乎 《中庸》,切于日用,而不為「元虛隱怪」之談。其善學守仁, 而救其末流之弊又若此。卒于萬曆八年九月,年七 十有八。其門人孟化鯉最著,自有傳。

張後覺

按《明外史儒林張後覺傳》:「後覺,字志仁,山東荏平人 也。父文祥,由鄉舉官廣昌知縣。後覺生有異質,舉止 端莊,事親孝,居喪哀毀,三年不御內室。早歲聞良知 之說於縣教諭顏鑰,欣然有省,遂精思力踐,偕同志 講習。已而貴谿徐樾以王守仁再傳弟子,來為參政, 後覺率同志往師之,學益有聞。久之,以歲貢生授華」 陰訓導。會地大震,人多傾壓死。上官令署縣事,救災 扶傷,下胥悅服。及致仕歸,士民泣送載道。東昌知府 羅汝芳、提學副使鄒善皆宗守仁學,與後覺同志。善 為建「願學書院」,俾六郡士師事焉。汝芳亦建「見泰書 院」,時相討論。猶以取友未廣,北走京師,南遊江左,務 以親賢講學為事,門弟子日益進。凡吏于其土及道 經荏平者,莫不造廬問業。巡撫李世達兩詣山居,值 後覺病,不能為禮,乃促席劇談,飽其蔬食而去。生平 不作詩,不談禪,不事著述,行孚遠近,學者稱之為「弘 山先生。」年七十六,以萬曆六年七月卒。其門人孟秋、 趙維新最著。秋自有傳。

趙維新

按《明外史儒林張後覺傳》:「維新亦荏平人。年二十,聞 後覺講良知之學,遂師事之,往復參證,大悟性命之 宗,曰:『幾罔此一生矣』。因次其問答語,為弘山教言性 純孝,居喪,五味不入口,哀毀骨立,杖而後起。鄉人欲 舉其孝行,力辭之。喪偶五十年,義不再娶。嘗築垣得 金一篋,工人持之去,維新不問,但囑之曰:『慎勿泄,泄 則人妒汝矣』。」家貧,或併日而食,超然自得。亦以歲貢 生為長山訓導,年九十二無疾而終。先是,孟秋之沒, 巡按御史既為立祠,維新言于知府李士登,亦立祠 祀。後覺、士登又建《四賢祀》,祠王道穆、孔暉及後覺秋 四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