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4 (1700-1725).djvu/45

此页尚未校对

先後巡撫楊宜、章煥重之,咨以時事,所陳說咸當利 害,宜為特薦於朝。神宗初始建宗學,博求可為師表 者,周府共推睦桔,遂命為宗正,訓迪宗人。乃嚴立科 條,擇秀異者各占一經。每三日以午前講《易》《詩》《書》,午 後講《春秋》《禮經》,雖盛寒暑不輟,稍不率者重懲之。自 是宗人多向學。時宗支繁衍,歲祿不繼。十一年,巡撫 褚鈇有「《恤宗通變疏》,議稍減郡王以下歲祿,均給貧 宗。帝特遣都給事中萬象春往議。方會議時,諸宗心 疑,睦桔倡其說,聚毆之,碎其冠服。事聞,諸宗治罪有 差,睦桔亦稱疾謝事。又三年卒,年七十。宗人頌功德 者五百人。詔賜輔國將軍禮葬之,異數也。是時,海內 藏書家稱江都葛氏、章丘李氏,睦桔盡購得之,築萬 卷堂,日諷誦其中,乃著《五經稽疑》《授經圖》《中州人物 志》《河南通志》《開封郡志》《大明帝系》《周國世系》《遜國褒 忠錄》《周乘韻譜》及詩文集二十卷,並行於世。學者因 其自號稱「西亭先生。」

朱謀㙔

按《明外史儒林朱謀㙔傳》:「謀㙔,字鬱儀,寧府鎮國中 尉,獻王七世孫也。曾祖鎮國將軍宸浫,方嚴有行,王 宸濠欲屈之,數火其居而令宗人助之,貲固辭不受, 以故獲免於難。祖輔國將軍拱概,孝友誠篤,居暗室 無惰容。父奉國將軍多」亦端謹好經術,親課謀㙔 以《五經》《史》《漢》諸書。謀㙔亦束修自好,閉門諷誦,無世 祿驕侈之習,遂淹通群籍,曉本朝掌故。明興以來,宗 支繁衍,諸王孫好學敦行,著賢聲者,周藩中尉睦桔 而外,未有若謀㙔者也。萬曆十九年,給事中葉初春 請設江西宗正,舉謀㙔學行。二十二年以撫按疏薦, 令攝石城王府事。攝事三十年,宗人咸就其約束。性 好著書,所著百十二種,稿至數《易》,皆手自繕寫,不以 假人。既寢疾,猶與諸子說《易》,夜分不倦。及卒,南州人 士私諡為「貞靜先生。」

王敬臣

按《明外史儒林王敬臣傳》:「敬臣,字以道,長洲人,江西 參議庭子也。幼讀《詩》,至『野有死麇』章,掩卷曰:『孔子放 鄭聲,是詩胡為存哉?必漢儒誤拾其已刪者,宋人承 陋,不能辨耳。十歲,值清明節,書几曰:『天何以清?人何 以濁?天何以明?人何以昏』?長老咸異之。十四,侍父京 師,誦《四箴》註,悟孔子求仁之旨,嘆曰:『學在是矣。心者 動之主,心無妄念則非,禮之動安從生』』?」自是居處必 以禮,雖燕褻必正襟危坐。居數年,父命還鄉應舉,泣 不忍離。再被命始行,歸則室廬隘甚,寄居僧寺,鬻書 自給。有饋餐者,卻之不已,則書壁云:「不食嗟來食,寧 為溝壑夫?」其人乃止。十九為諸生,即受業崑山魏校。 他人爭尚文藝,獨默坐澄心曰:「學不聖賢,雖虛詞凌 厲,君子不貴也。」客有招飲者,見座中有妓,亟趨出曰: 「吾何以衣冠坐塗炭耶?」自是遂絕宴會。性至孝,父里 居三十餘年,所以娛事者百端,疽發於背,親自吮䑛。 老得瞀眩疾,則臥於榻下,夜不解衣,微聞謦欬聲,即 躍起問安。父自外歸,則迎於門,風雨迎於途,以為常。 事繼母如事父母。性卞急,臧獲少拂意,輒忿怒,至擊 毀器物。敬臣跪而解,不得,則蒲伏戶外至達旦。母久 而感其誠,亦為底豫。妻失母歡,自責曰:「身不行道,不 行于妻子。」閉戶省愆,不入室者十三載。嘗以銀器質 於人,踰年往贖,其人誤授以金器,趣僕還之,而其人 更以布賚僕,僕不受,曰:「主行義,而我為利乎?」嘉靖末, 提學御史耿定向廉其學行,俾越次充貢,以親老辭。 其初受業魏校,得默成之旨。嘗言議論不如著述,著 述不如躬行。故居常杜口不談。自見定向,語以聖賢 無獨成之學,由是多所誘掖,弟子從游者至四百餘 人。然其學惟慎獨為先,而指親長之際、衽席之間為 慎獨之本,尤以標立門戶為戒。學優德劭,鄉人尊稱 為「少湖先生。」萬曆中,以廷臣薦,徵授國子博士,力辭 不行,詔以所授官致仕。二十一年,巡按御史甘士价 復薦,吏部以敬臣年高,請有司時加優禮。詔可。年八 十五而終。

來知德

按《明外史儒林來知德傳》:「知德,字矣鮮,夔州梁山人。 幼有至行,有司舉為孝童。嘉靖三十一年應鄉試,考 官閱其文,擲之地,俄復在几上,如是者數四,考官異 之,乃獲中。四赴會試不第,遂焚棄路引,專養親。及二 親相繼沒,廬墓六年,不飲酒,不茹葷,服除傷,不及祿 養,終身麻衣蔬食,誓不枉見有司。其學以致知為本」, 盡倫為要。謂「《大學》之格物乃格去物欲,猶孔子『克己 復禮為仁,孟子『養心莫善寡欲之意,皆除去有我之 私也』』。」識者善之。其所著有《省覺錄》《省事錄》《理學辨疑》 《心學晦明解》諸書。而《周易集註》一編用功尤篤。自言 學莫邃於《易》,初結廬釜山,學之六年,無所得。後遠客 求溪山中,潛精殫思者數年,始悟《易》象;又數年,始悟 文王《序卦》、「孔子《雜卦》」之意;又數年,始悟卦變之非。蓋 二十九年而後書成,其耑精如此。萬曆三十年,總督 王象乾、巡撫郭子章合詞論薦,特授翰林待詔。知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