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4 (1700-1725).djvu/52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

 第三百五十八卷目錄

 經學部傳經名儒列傳三十二

  明五

  閻禹錫      段堅

  余祐       周瑛

  潘府       邵寶

  楊廉       羅欽順

  呂柟       崔銑

  何瑭       張邦奇

  韓邦奇      韓邦靖

  馬理       唐伯元

  賀欽       陳茂烈

  歐陽德      吳悌

  吳仁度      王時槐

  陳嘉謨      許孚遠

  李材       鄧以讚

  張元忭      孟化鯉

  孟秋

經籍典第三百五十八卷

經學部傳經名儒列傳三十二

明五按以下皆明外史新本

閻禹錫

按《明外史儒林閻禹錫傳》:「禹錫,字子與,洛陽人。父端, 舉河南鄉試第一,為教諭卒。禹錫方九歲,哭父幾滅。 性長,博涉群書,領正統元年鄉薦,試禮部不第,除昌 黎訓導。以母喪歸,廬墓三年,哀動其鄉人。事聞,詔以 孝行旌其閭。聞河津薛瑄講濂洛之學,遂罷公車往 受業。久之,將歸,瑄送至里門,告之曰:『為學之要,居敬 窮理而已』。」禹錫歸,得其大指,益務力行。天順初,大學 士李賢薦為國子學正。既至,請嚴監規以塞奔競,復 武學以講備禦。帝皆從之。尋陞監丞,以峻卻請謁,忤 貴幸,左遷徽州府經歷。諸生伏闕乞留,不允。又再遷 至南京國子監丞,掌京衛武學。四為同考官,超拜監 察御史,督畿內學政。取周子《〈太極圖〉、通書》為士子講 解。一時多士皆知嚮學。成化十二年無疾而逝,年五 十一。

段堅

按《明外史儒林段堅傳》:「堅字可大,蘭州人。早歲受書, 即有志聖賢。舉於鄉,入國子監。景泰元年,上書請悉 徵還四方監軍,罷天下佛老宮,選僧道以實軍伍。疏 奏不行。五年,舉進士,授福山知縣。刊正小學,俾士民 講誦。俗素陋,至是一變,村落皆有絃誦聲。成化初,賜 敕旌異,超擢萊州知府。期年,化大行,以憂去。服除,改」 知南陽。召州縣學官,具告以古人為學之指,使轉相 勸誘。創志學書院,聚秀民講說《五經要義》及濂、洛諸 儒遺書,建節義祠,祀古先烈女,去豪強貪墨必盡,而 訟獄徭賦務底於平。居數年大治,引疾去,士民號泣, 送者踰境不絕。及聞其卒,祀之志學書院,又別立祠, 春秋祀之。堅之學私淑河東薛瑄,務致知而踐其實, 不以諛聞取譽,故能以儒術飾吏治。子炅,進士,翰林 檢討。諂附焦芳、劉瑾,預修《孝宗實錄》,徇芳意,顛倒是 非,仝列仄目。瑾敗,落職,隤其家聲焉。

余祐

按《明外史儒林余祐傳》:「祐字子積,鄱陽人。年十九,師 事居仁,居仁以女妻之。弘治十二年,舉進士,為南京 刑部員外郎。以事忤劉瑾,落職。瑾誅,起為福州知府。 鎮守太監市物不予直,民群訴於祐,涕泣慰遣之,云 將列狀上聞。鎮守懼,稍戢,然恚甚,遣人入京告其黨 曰:『不去余祐,鎮守不得自遂也』。然祐素廉,摭拾竟無」 所得。未幾,遷山東副使。父憂,服闋,補徐州兵備副使。 中官王敬進鮮,多挾商船與知州樊準、指揮王良詬。 良發其違禁物。敬懼,詣祐求解,祐不聽。敬誣奏準等 毆己,遂己。逮祐,謫南寧府同知,稍遷韶州知府,投劾 去。嘉靖初,歷遷雲南布政使。以太僕卿召,未行,改吏 部右侍郎,祐已先卒。祐之學,默守師說。在獄中作《性 書》三卷,其言「程、朱教人,專以誠敬。入學者誠能去其 不誠不敬者,不患不至古人。」時王守仁作《朱子晚年 定論》,謂其學終歸於存養。祐謂朱子論心學凡三變, 《存齋記》所言,乃少時所見,及見延平而已其失。後聞 五峰之學於南軒,而其言又一變。最後改定已發未 發之論,然後體用不「偏,動靜交致其力」,此其終身定 見也。安得執少年未定之見,而反謂之晚年哉?其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