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4 (1700-1725).djvu/57

此页尚未校对

下詔獄,再予杖奪俸。屢遷考功郎中。故戶部郎中莊 繹者,正德時首導劉瑾覈天下庫藏。瑾敗,落職。至是 奏辨求復。當路者屬理,理力持不可,寢其事。五年大 計外吏,大學士賈詠、吏部尚書廖紀以私憾欲去。廣 東副使魏校、河南副使蕭鳴鳳、陜西副使唐龍。理力 爭曰:「三人督學政,名」著天下。必欲去三人,請先去理, 乃止。明年大計京官,黜張璁、桂萼黨吏部郎中彭澤, 璁、萼竟取旨留之。理擢南京通政參議,請急去。居三 年,起光祿卿。未幾,告歸。閱十年,復起南京光祿卿。尋 引年致仕。理嘗謂薛應旂曰:「吾生值明夷之象,天地 否塞,吾其不免。」三十四年,陜西地震,理與妻皆死。理 學行純篤。居喪,取古《禮》及司馬光《書儀》、朱熹《家禮》,折 衷用之。與呂柟並為關中學者所宗。釋褐四十餘年, 歷官不過十載,尤見重於世。穆宗立,贈右副都御史。 天啟初,追諡「忠憲。」

唐伯元

按《明外史儒林唐伯元傳》:「伯元,字仁卿,澄海人。萬曆 二年進士。歷知萬年、泰和二縣,並有惠政,民生祠之。 遷南京戶部主事,進郎中。伯元受業永豐呂懷,踐履 篤實,而深疾王守仁新說。及守仁從祀文廟,上疏爭 之,因請黜陸九淵,而躋有若及周、程、張、朱五子於十 哲之列,祀羅欽順、章懋、呂柟、魏校、呂懷、蔡清、羅洪先」、 王艮於鄉。疏方下部,旋為南京給事中鍾宇淳所駁 劾,謫海州判官。屢遷尚寶司丞。吏部尚書楊巍雅不 喜守仁學,心善伯元前疏,用為吏部員外郎。歷考功 文選郎中,佐尚書孫丕揚澄清吏治,苞苴不及其門。 秩滿,推太常少卿,未得命。時吏部推補,請疏皆留中。 伯元言:「賢愚同滯,朝野咨嗟,由臣擬議不當所致,乞 賜罷斥。」帝不懌,特允其去,而謂疏仍留不下。居二年, 甄別吏部諸郎。帝識伯元名,命改南京他部,而伯元 已前卒。伯元清苦淡薄,人所不堪,甘之自如,為嶺海 士大夫儀表。

賀欽

按《明外史儒林賀欽傳》:「欽字克恭,義州衛人。少好學, 讀《近思錄》有悟。成化二年,以進士授戶科給事中,已 而師事獻章。既歸,肖其像事之。弘治改元,用閣臣薦, 起為陝西參議。檄未至而母死,乃上疏懇辭,且陳四 事:一、資真儒以講聖學,謂今日要務,莫先經筵,當博 訪真儒,以資啟沃。二、薦賢才,以輔治道。檢討陳獻章 學術醇正,稱為大賢,宜以非常之禮起之。或俾參大 政,或任經筵,以養君德。三遵祖制,以處內官。內官職 掌,載在《祖訓》,不過備灑掃,司啟閉而已。近如王振、曹 吉祥、汪直等,或參預機宜,干政令,招權納寵,邀功啟 釁,甚至引左道,進淫巧,以蕩上心。誤國殃民,莫此為 甚。宜慎飭將來,內不使干預政事,外不使鎮守地方, 掌握兵權,四興禮樂,以化天下。陛下紹基之初,舉行 朱子喪葬之禮,而頹敗之俗因仍不改。乞申明正禮, 革去教坊俗樂,以廣治化。」疏凡數萬言。奏入,報聞。正 德四年,太監劉瑾括遼東田,東人震恐。而義州守又 貪橫,民變聚眾劫掠。顧相戒曰:「毋驚賀黃門。」欽聞之, 急諭禍福,以身任之,亂遂定。欽學不務博涉,專讀《四 書》《六經》《小學》,期於反身實踐。謂為學不必求之高遠, 在主敬以收放心而已。隱居醫無閭山下,別號醫閭。 年七十四,子士諮,鄉貢士。嘗陳十二事論王政,不報, 終身不仕。

陳茂烈

按《明外史儒林陳茂烈傳》:「茂烈字時周,莆田人。年十 八,作《省克錄》,謂顏之克己,曾之日省,學之法也。弘治 八年,舉進士,奉使廣東,受業陳獻章之門,獻章語以 主靜之學,退而與張詡論難,作《靜思錄》。尋授吉安府 推官,考績過淮,寒無絮衣,凍幾殆。入為監察御史,袍 服朴陋,乘一疲馬,人望而敬之。以母老終養,供母之」 外,不辦一帷。治畦汲水,身自操作。太守聞其勞,進二 卒助之,三日遣之還。吏部以其貧,祿以晉江教諭,不 受,又奏給月米。上書言:「臣素貧,食本儉薄,故臣母自 安於臣之家,而臣亦得以自逭其貧,非有及人之廉、 盡己之孝也。古人行傭負米,皆以為親。臣之貧尚未 至是,而臣母鞠臣艱苦。今年八十有六,來日無多,臣 欲自盡心力,尚恐不及上煩官帑,心竊未安。」奏上不 允。母卒,茂烈亦卒。茂烈為諸生時,韓文問莆田人物 於林俊,俊曰:「從吾謂彭時也。」又問曰:「時周。」且曰:「與時 周語。沉痾頓去。」其為時所重如此。

歐陽德

按《明外史儒林歐陽德傳》:「德字崇一,泰和人。甫冠,舉 鄉試,之贛州,從王守仁學,不應會試者再。嘉靖二年 策問陰詆守仁。德與魏良弼等直發師訓,無所阿,竟 登第。除知六安州,建龍津書院,聚生徒論學。入為刑 部員外郎。六年,詔簡朝士有學行者為翰林,乃改德 編修,遷南京國子司業。作講亭,進諸生,與四方學者」 論道其中。尋改南京尚寶卿,召為太僕少卿,以便養, 復改南京鴻臚卿。父憂服闋,留養其母,與鄒守益、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