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4 (1700-1725).djvu/62

此页尚未校对

《詩譜》三卷,《論語類編》二卷,「《廣衍太極圖》一卷,《綱常懿 範》」十二卷,《邇言》四卷,《家訓》十二卷,又「《芻蕘集》《進思集》」 十餘卷,藏於家。崇禎末,補諡「貞毅。」

王翰

按《夏縣志》:「王翰,幼孤,肆力于學。洪武初,以經明行修, 辟為本學訓導,陞鄢陵教諭。永樂初,保陞周府教授, 數匡諫不聽,徉狂歸。後膺薦為翰林院編修,尋調廉 州教授。倭寇攻城,翰率生徒抗敵,冒刃而死。所著有 《經史日抄》《山林樵唱》《敝箒集》《梁園寓槁》。」

郭檟

按《浙江通志》:「郭檟,字德茂,太平人。少勤問學,比壯特 有所悟。繇伊雒上溯洙泗,求聖賢用心。燕居獨處,衣 冠修整,即祁寒暑雨,危坐終日。及與人接,和氣滿容。 雖貧居嘗有以自樂。其所涵養,耑用靜中功夫,言動 應酬,一循乎禮,邑士人多從之游。其為教,謂必先收 放心,方見得吾道端倪,即聖賢言語皆有歸著。洪武」 初,用薦授饒陽知縣。既歸,貧益甚。課其子熙,躬操井 臼,晏如也。卒,年六十二,門人私諡曰「貞成先生。」著有 《易說雜評》《暢菴稿》數十卷。熙亦博學篤行,能世父業, 著有《尚書該義》。

張傑

按《陜西通志》:「張傑,字立夫,鳳翔人。生有异質,穎悟過 人,卓然以聖賢自期。登正統辛酉鄉薦,以親老就趙 城訓導,居官惟以講學教人為事。薛文清過趙城,與 論身心性命之學,嘆服而去。居兩喪,悉遵古禮。免喪 絕意仕進。有司勸駕,蹙然曰:『吾少也,力學以明道,祿 仕以養親。今吾親終矣,而學無所得,尚欲仕乎』?遂不」 復出。益肆力於學,弟子從游者日眾。乃拓家塾,以《五 經》教授,學者稱為《五經》先生。

陳選

按《浙江通志》:「陳選,字士賢,臨海人。父員韜,為御史,出 巡福建。選少從鄉先生陳璲,日坐一室誦習,未嘗嬉 戲。登天順庚辰會試第一,廷試二甲進士。筮仕御史, 正色直言,不知權貴,尤嚴於君子小人之進退。時修 撰羅倫以論時宰奪情謫官,選抗章留之,不報。出巡 江西,不以刑罰立威,官吏相戒。提學南畿,遍歷郡縣」, 居宿學宮,默然端坐,以身為教。令讀小學書,暇則習 禮。擢廣東布政使。成化丙午五月卒,年五十有八。選 學以「克己求仁」為要,因自號「克菴。」生平讀書不資於 文詞,尤邃於《禮》與小學,孜孜講求。自少至仕,手未嘗 一日釋卷。著有《小學註》。

張元禎

按《江西通志》:「『張元禎,字廷祥,南昌人。五歲出語驚人。 寧獻王聞其名,召見之,命為韻語,響應無窮,有心定 萬事定』之句。王蹶驚曰:『異哉斯童,他日必為國家偉 器』。登天順庚辰進士,改庶吉士,文名欻然,授編修。會 憲宗即位,上疏勸行三年喪,與時宰議不合,乃乞歸 養病。家居二十餘年,益潛心性理之學,名益高,廷臣」 疏薦者甚眾,有謂「忠義恬退,當今鮮倫,學際天人」之 語。弘治初,召同修《憲宗實錄》。元禎惠然起,至則進春 坊左贊善。上疏勸行王道,反覆幾萬言。《實錄》成,陞南 京翰林侍講學士,侍經筵日講。時孝宗雅意向學,特 為低几就聽之。以母憂去。服闋,進翰林院學士,仍侍 經筵、日講,并侍東宮講讀。上疏勸經筵講《太極圖》以 及《西銘》諸性理書。東宮講《孝經》《小學》,孝宗欣然嘉納, 亟索《太極圖》以觀,曰:「天生斯人,以開朕也。」正德初,進 吏部左侍郎。卒,年七十。元禎性至孝,少侍父疾,龥天 請代。喪禮尚古。事母色養,惟赴召時不及躬斂,憾之 終身。其於書務博涉,尤好探經傳,賾義,多所獨得。作 《易》《詩》《春秋要語》《四書集要》、「《太極圖說要》《綱目》《近思錄》 《家語解要》」等書。

梅純

按《江寧府志》:「梅純,字一之,幼穎拔多才,領成化辛丑 進士。正德初,以中都留守致政。生平嗜學,不厭見奇 書,嘗解衣購之。為文博雅,篤信程朱,所藏書皆手自 抄校。崔後渠嘗題其所書《易解》,以訓諸子。」

周木

按《蘇州府志》:「周木,字近仁,常熟人。有高識,成化乙未 進士。留心性理,欲以理學自名,其於詞藻之業,擯不 置思授南京行人。王恕秉銓,奏為稽勳司郎中,預修 《憲宗實錄》。懿祖祧祭,木奏言:『禮莫大於祭,祭莫重於 祧。凡廟之祭,哀與樂平,祧廟之祭,則遷。祖宗既成之 主,離合享久安之廟,而入獨居不享之室,比之常祭, 殆樂少而哀多。然祭以肅敬為本,今祭涓晨與視朝 時刻相連,前禮甫畢,後禮繼行,恐肅敬之心未免倦 怠。伏乞特降綸音免朝,庶乎君臣上下精一其心,以 供祀事』。」木在郎署,恪謹供職,繼言時事,識者重其知 體。遷浙江右參政,理杭州前後二衛戎籍,發其隱漏 而辨其枉抑,人稱其明。作道南書院,以處孔氏之裔。 木高自標牓,為眾所忌,而其所論建,不能與同官為 順承,遂致仕去。宋季迄元,吳中理學不興。自吳訥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