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4 (1700-1725).djvu/65

此页尚未校对

抉窔奧,軒揭一世,豈偶然哉?」

陳鳳梧

按《廬陵縣志》:「『陳鳳梧,字文鳴,號靜齋,弘治丙辰進士。 武宗朝官南京吏部侍郎,兼右都御史,巡撫應天,卒 贈工部尚書。鳳梧篤好經學,尤長於《易》,嘗著《集定古 易經傳》,皆用古字,意在復費氏之舊。上下篇惟取《本 義》為釋彖象,文言則兼程朱,餘或取草廬吳氏,其及 他家者甚少也』。羅允升嘗稱之曰:『旁搜約取,率有定』」 見,而不為苟同,凡十二卷。又著《毛詩集解》等書,皆行 於世。

劉玉

按《萬安縣志》:「『劉玉,字執齋,弘治丙辰進士。嘗撰《易圖 說》《先天》《後天圓圖》《方圖》《卦變說》,義理極精,先儒未發, 觀之犁然,當於心可入《周易》義疏,不第為一家之言』。 歷官刑部左侍郎,卒贈尚書,諡端敏。」

左輔

按《涇縣志》:「左輔,字弼之,別號沙園。治《易經》,登弘治丙 辰進士,授浮梁知縣,遷瑞州同知。忤瑾黨,謫南城訓 導,日與諸生講論不輟。瑾誅,起知寧州,以疾謝歸,獨 寓沙園,以著作自娛。輔恬靜端愨,讀書深究理性。晚 年玩太極圖說,充然有得。所著《周易本義附說》《太極 後圖》《南庠日講》等集行世,俱為學者所宗。」宣城梅參 政守德論「涇邑儒林,惟公與董中丞所述,足以羽翼 經傳。若汪少師者,頗倍其師說。」儒不易稱,詎不諒哉。

胡世寧

按《仁和縣志》:「胡世寧,字永清,弘治癸丑進士。江西按 察時,上疏論宸濠反狀,繫錦衣獄,減戍遼東。宸濠誅, 起陞僉都御史,歷兵部尚書,贈少保,諡端毅。著《讀易 私記》四卷。」

許誥

按《河南通志》:「許誥,字廷綸,靈寶人,襄毅公仲子。十歲 能屬文。弘治乙卯,與弟讚同舉於鄉。己未成進士,授 戶科給事中,改翰林院檢討。丁父憂,服除,絕意仕進, 抱道潛修,授徒講學。久之,當路交薦,以誥見道淵微, 可備顧問。起尚寶丞,疏病還。里居十餘年。世廟改元, 起南京通政司參議。輔臣薦誥宜充講幄,改侍講學」 士為經筵講官。上《緝熙聖學》四事:「一曰則圖書以明 道原,二曰立聖經以求道是,三曰辨諸儒以祛道惑, 四曰屏雜說以防道害。」其於進講,語多剴切,陳古昔 興衰治忽之際,如指諸掌。帝皆虛懷聽納,益加眷注。 尋擢太常卿,掌國子監祭酒事。誥獎勵風節,抑華競, 以經世為士筌,尊德為學軌。人士翕然化之。擢吏部 右侍郎,上疏乞休,不允。擢南戶部尚書。疾卒,年六十 四。贈太子太保,諡莊敏。著有《詩考》《通鑑前篇》《圖書管 見》《道統源流》《中庸本義》《太極論》《性學篇》等書。學者稱 為「函谷先生。」

李承恩

按《河南通志》:李承恩,字君賜,祥符人。父母早喪,祖父 母鞠之。幼不為童戲。八歲就塾師,端慎如老成人。弱 冠入邑庠為弟子員,督學使者優之,俾聚講大梁書 院。正德十四年,領鄉薦。明年試禮闈,不第,罄囊買理 學諸書以歸,閉門潛玩,時有心得見之。著述辨晰精 當,多先儒所未發。謂聖人之微言莫過於經,而穿鑿」 好異者失之。於是著《易經大義》《詩經大義》《書經拾蔡 學庸》,《拾朱、孟子說》若干卷。謂宋儒之言莫精於《太極 圖說》《定性書》、顏子所好《何學論》《西銘》,於是各為之解, 以發其蘊。謂:理不離陰陽,不雜陰陽。其不離中以不 雜為體;不雜中,以不離為用。鳶飛戾天,魚躍於淵,至 矣哉!」承恩平生著述甚富,又有《河濱「日錄劄記》,「《數往 者順知、來者逆說、存稿》若干卷。卒,年四十九。

金賁亨

按《浙江通志》:「金賁亨,字汝白,臨海人。中正德辛未進 士,歷任江西、福建、貴州三省提學,官至副使。為人清 粹醇和,剛介端毅,得於天稟。既知學問大指,毅然以 聖人為必可學。動止作息,語默酬應,務與學俱。其歷 仕治蹟,在揚則舉行四禮,修釋奠,新樂舞,斥大僚之 冒祀鄉賢者,黜無行士之夤緣援例者。在閩則發明」 晦庵之學,本之延平、豫章、龜山、明道,具有本末端緒。 乃闢道南書院,以崇祀五先生。在江右,則優選志行 之士,群聚白鹿書院中,親與講論聖賢為學次第,明 濂、洛教化之繇,究鵝湖異同之旨,所以開發成就者, 極其懇惻。居家則百行純備,鉅纖不苟,後學咸稟其 身教焉。當是時,新學盛行,鄉人方假其名以張焰聲, 而賁亨存誠守正,一宗程、朱。嘗答應容菴書,以「觀未 發」一語為程門相傳指訣,極辨時說戒懼即慎獨,作 一事看之,誤謂戒懼比慎獨,其功尤難,其事尤要,而 連引程子語以證之。又作《主一辨》,因自號其居曰一 所,學者稱一所先生。所著有《學易記》《學庸議》《道南錄》 《台學源流》及詩文集,《定海縣志》行世。

鄭佐

按《歙縣志》:「鄭佐,字時夫,正德甲戌進士,授南京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