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4 (1700-1725).djvu/68

此页尚未校对

人耳目間。自此家居,一意教授生徒。本縣及臨境各 省,歷年來學者約三百餘人。靉以躬行孝弟禮義為 本,常語曰:「在己無失,在人者所當恕。」所著有《四書埤 傳》《書經便註》《洨濱文集》《語錄》等書。

王樵

按《金壇縣志》:「王樵,字明逸,憲副,祀鄉賢。臬之子。留思 經術,注力躬行。登嘉靖丁未進士,授行人。遷刑部主 事,引疾歸,四年不起。萬曆初,起分巡浙西,入為尚寶 卿,歷南總憲,致仕。樵素恬默,簡於酬對,接大僚嚬笑 無所徇,至與之談經學及星候則亹亹不倦。林居謝 絕交游,閉門獨坐,手未嘗釋卷。窮經考義,字比句櫛」, 浣衣脫粟,樸遫如寒士。徒步里中。卒,年七十九,贈宮 保,諡「恭簡。」所著有《周易私錄》二卷、《尚書日記》十六卷、 《書帷別記》四卷、《春秋輯傳》《四書紹聞編》《方麓居士集》 《讀律私箋》等書行世。

王圻

按《松江府志》:「王圻,字元翰,華亭人。嘉靖乙丑進士。由 縣令擢御史。忤時相,出為福建按察司僉事,謫卭笮, 歷陜西布政參議,乞養歸,又嘗為湖廣按察僉事。圻 之既歸也,築室松江之濱,種梅萬樹,目曰梅花源,惟 以著書為事。至年踰耄耋,猶篝燈帳內,丙夜不輟。所 撰有《續定周禮全經集注》四十卷、《續文獻通考》二百」 五十四卷子思義,以著述世其家,著「《三才圖會》一百 六卷。」

何維柏

按《廣東通志》:「何維柏,字仲喬,廣州人。登嘉靖乙未進 士,選庶吉士,授御史。出按八閩,因條救荒十策,首發 嚴嵩罪狀,比之李林甫、盧杞。上大怒,遣官逮繫。諸生 大哭,維柏謝曰:『此予慮定而後發。人臣之義,自當如 是,何哭為』?逮至幾死,杖下削籍歸,屏居僧舍,聚徒講 學。隆慶改元,復原官。萬曆初,轉吏部侍郎,出為南京」 禮部尚書。次潞河,遂乞骸骨歸。角巾野服,恣遊名山。 闢天山書院聚講,發明白沙宗旨。薦紳之士,即皓首 猶北面就弟子列。卒,諡「端恪。」著有《易學義》《禮經辨》、「《太 極圖解》《天山存稿》」及編《陳子言行錄》行於世。

馬森

按《閩書》:「馬森字孔養,懷安人。嘉靖乙未進士,歷戶部 尚書,諡恭敏。所著有《四書口義》《春秋伸義》《春秋辨疑》 《易經說義》《輯禮》各若干卷、《書傳敷言》十卷,《奏疏、地理 正宗》《文集》若干卷。」

薛甲

按《江陰縣志》:「薛甲,字應登,嘉靖己丑進士,擢兵科給 事中。時方士邵元節用事,連具四疏指斥邵黨,劾之, 謫湖廣布政司照磨,歷江西副使。歸後,杜門靜養,斷 掃家事,一切無得關白。其學初以紫陽為準的,復取 象山、陽明遺書而參伍之,益有所得。故其言曰:『格物 即所以致知,慎動即所以存養,成物即所以成己,無 暴即所以持志。與夫一在精中,貫在一中,約在博中, 恕在忠中。此學之所以易簡,而非遺棄物理之謂也』。」 群推為「姚江後勁。」所著有《易象大旨》《四書口義》《心學 淵源錄》《心傳書院講義》《藝文類稿》《續稿》,併文集行於 世。學者稱畏齋先生。

王漸逵

按《廣東通志》:「王漸逵,字鴻山,番禺人。登嘉靖丁丑進 士,授刑部主事。告歸侍母久之,以薦復原官。至都,疏 陳四事,留中不報,因引疾乞休。執政嗛其言直罷之。 歸奉母避亂省會,館於小雲谷之精舍,就右溪倫氏 與古林何氏解疑辨難,所得益深。著《觀水記》《正學記》 《四書邇言》《學庸釋略》《讀經記》《春秋集傳》《嶺南耆彥傳》」、 《王氏宗禮》《青蘿集》等書。其讀五經自得尤多。於《春秋》 深辨周正之非,於《詩》多從《小序》之指,謂《易》非因《河圖》 而作,謂《書》當以安國為宗。嘗謂「學者當體得吾心之 生意,生意即性也、仁也。」求之古聖賢,如孔子之樂在 其中,顏子之「簞瓢不改」、曾點之「舞雩詠歸」,子思之「無 入不得」、孟子之「萬鍾何加」,皆是也。孔門教人求仁,莫 先於此。千載而下,惟周、程得之。其次,李延平云。「其於 近儒,則遵慕白沙、陽明二氏,然亦不苟同也。」卒,年六 十一。隆慶初,卹贈光祿寺少卿。

凃宗濬

按《江西通志》:「凃宗濬,字鏡源,南昌人。受業豐城李材, 得其傳。萬曆癸未成進士,官至宮保尚書。篤志講學, 宇內推領袖。著《易義隆砂證學記》,馮恭定最稱之。」

吳文光

按《婺源縣志》:吳文光,字有明,穎悟絕倫,讀書五行並 下。舉嘉靖丙午鄉書五上,春官不第,除應山令。偶中 蜚語,乃拂衣歸,絕意不出。日與洪覺山垣游讓溪振 得講學,議論宗紫陽。時新學方熾,或譁之,文光曰:『我 不敢為考亭罪人,尤願為陽明忠臣也』。所著有《尚書 審是》十卷,《感興詩解》一卷,《祀禮從宜》一卷、《門人答問 錄》四卷、《論稿》四卷、文集十卷。晚尤好《易》,撰《周易會通》。 學者以其會道之源,稱為「一源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