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4 (1700-1725).djvu/71

此页尚未校对

《時習賢孝篇》《松風草集》。

鄒元標

按《吉安府志》:「鄒元標,字爾瞻。幼聰穎嗜學,通貫經術。 萬曆丁丑進士,累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雖登顯仕, 手不釋卷,著述甚富,學者稱南皋先生。所著有《易彀 通》《禮記正義》及雜著文集等書行世。」

袁黃

按《河南通志》:「袁黃,字坤儀,號了凡,吳江人。萬曆丙戌 進士。授寶坁知縣,遷兵部職方,罷歸。天啟中,追贈尚 寶司少卿。黃博學多能,凡六經、子史及天文、河洛水 利、役賦以及奇門六壬、岐黃堪輿之學,莫不周悉。所 著有《群書備考》,殊簡而核,學者頗珍之。又有《游藝家 塾文規》,《續文規》評論極精。子儼,天啟乙丑進士。」

王納諫

按《江都鄉賢錄》:「王納諫,字聖俞,號觀濤。萬曆癸卯解 元,丁未成進士,歷吏部四司,於書無不讀原本六經, 有《會心言》《四書翼註》《易經家訓》《初日齋文集》,及所選 《老》《莊》《左》《國》《管》《韓》《荀子》《淮南蘇文》等集行世。」

金九疇

按《江都縣志》:金九疇,字禹吾,本休寧人,世以儒顯。九 疇尤嗜學,建東山書屋,鑿八卦井,畫八景圖,終日玩 索,吟詠其間。猶以墳典未備,乃遍遊江南北,訪求異 書。以揚州為四方名卿學士往來通會之區,遂卜宅 讀書其地。補江都諸生。既又入太學,求讀全監書,聞 見益博,歸而著書曰:『吾以此遺子孫足矣』。所著有《自 訂易》《書》《詩》《春秋左傳》《周禮》《儀禮》《禮記諸經集說讀本》, 藏於家。

馮夢禎

按《嘉興府志》:「馮夢禎,字開之,秀水人。萬曆丁丑會元, 歷國子監祭酒。夢禎深於經術,每一義出,學者奉為 楷模,稱為具區先生。及罷歸,築室孤山之麓,家藏《快 雪時晴帖》,名其堂曰『快雪。四方弟子日進,身執經卷, 朱黃甲乙,清歌洞房,絃誦之聲與笙管相答,海內比 之馬融。復出所著有《尚書大意》及文集若干卷』。」

楊起元

按《歸善縣志》:「楊起元,字復所,萬曆丁丑進士,改庶吉 士,累官吏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於六經皆有著述, 所著有《尚書錄》等書,行於世。」

湯顯祖

按《臨川縣志》:「湯顯祖,字玉茗,萬曆癸未進士,除南京 太常博士,稍遷南祠部郎中。抗疏劾政府,謫典史,量 移知遂昌縣。所著有《玉茗堂尚書兒訓》及文集等書。 著述甚富,頗重於時,與歸有光、楊起元、胡友信稱四 大家。」

袁宗道

按《公安縣志》:「袁宗道,字伯修,萬曆丙戌會元,選庶吉 士,授編修,歷官春坊中允,至右庶子,贈禮部侍郎。有 二弟:宏道,字中郎,歷稽勳;中道,字少修,歷儀部。世稱 公安三袁也。三袁皆有才學,宗道尤專精經術,著《尚 書纂注》三卷。」

董其昌

按《華亭縣志》:「董其昌,字元宰。以尚書起家,萬曆十七 年進士,改庶吉士,歷禮部尚書。崇禎三年加太子太 保致仕。又二年卒,年八十有二。贈太子太傅,諡文敏。 書法精絕,經術宏深,著有《書經原旨》等書行世。」

王肯堂

按《金壇縣志》:「王肯堂,字損齋,中丞樵之子。萬曆己丑 進士,改庶吉士,除翰林院檢討。嘗撰《尚書要旨》三十 一卷,原本家學,而為學士家刺經訓故之用,殊有裨 於後學,儒者稱之。」

盧廷選

按《莆田縣志》:「盧廷選,字真常,萬曆壬辰進士,歷官湖 廣參政。嘗撰《尚書雅言》六卷,採唐孔氏以後至宋蔡 氏所詁,而折衷己意,存其異同。湯顯祖稱其有疏通 知遠之益,蓋深於書者。」

李廷機

按《晉江縣志》:「李廷機,字爾張,萬曆癸未第二人及第, 官至大學士,諡文節。經術淹通,文章古雅,所著有《易 經纂注》四卷、《易答問》四卷,及雜著述皆行於世。」

鄒德溥

按《安福縣志》:「鄒德溥,字泗山,萬曆癸未進士,改庶吉 士,歷官司經局洗馬。博學該通,尤究心經學,所著《易 會》及文集行於世。」

湯賓尹

按《宣城縣志》:「湯賓尹,字霍林,萬曆乙未,賜進士第二 人,官至國子祭酒。博通經術,撰述甚富,所著《易經翼 註》等書行於世。」

孫慎行

按《武進縣志》:「孫慎行,字聞斯,萬曆乙未賜進士第三, 歷官禮部尚書。年四十六始受《易》,有《初易》《二易》《三易》 《四易》,題曰《周易明洛義纂述》,凡六卷。又有《不語易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