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4 (1700-1725).djvu/9

此页尚未校对

詣宣撫使,愬其不法蠹民事一十九條。宣撫使按實, 坐其罪,命有司亟發倉賑,饑民賴以全活者眾,而孚 亦以此致疾,卒於家,年六十四。孚天材過人,性任俠 不羈,其為詩文,大抵任意即成,不事雕斲,有文集行 於世。子遘,江浙行省左右司員外郎致仕。女長媯,適 槁城董士楷,太常禮儀院太祝宗緝之母也;末媯,適 同里韓戒之,行樞密院經歷諫之母也。俱有貞節,朝 廷旌表其門閭。

馮子振

按《元史儒學陳孚傳》:「攸州馮子振,其豪俊與孚略同。 孚極敬畏之,自以為不可及。子振於天下之書,無所 不記,當其為文也,酒酣耳熱,命侍史二三人潤筆以 俟。子振據案疾書,隨紙數多寡,頃刻輒盡。雖事料醲 郁,美如簇錦,律之法度,未免乖刺。人亦以此少之。」

董朴

按《元史儒學董朴傳》:「朴字太初,順德人。自幼強記。比 冠,師事樂舜咨、劉道濟,幡然有求道之志。至元十六 年,用提刑按察使薦,起家為陝西知法官。未幾,以親 老歸養。尋召為太史院主事,復辭不赴。皇慶初,朴年 已踰八十,詔以翰林修撰致仕。延祐三年,無疾而終, 年八十有五。朴所為學,自六經及孔、孟微言與凡先」 儒所以開端闡幽者,莫不研極其旨而會通之,故其 心所自得,往往有融貫之妙。其事親孝,與人交,智愚 貴賤,一待以誠,或有犯之者,夷然不與之校。中山王 結曰:「朴之學,造詣既深,充養交至,其為人,清而通,和 而介,君子人也。」朴家龍岡,學者因稱之曰龍岡先生 云。

楊載

按《元史儒學楊載傳》:「載字仲弘,其先居建之浦城,後 徙杭,因為杭人。少孤,博沙群書,為文有跌宕氣。年四 十不仕,戶部賈國英數薦於朝,以布衣召為翰林國 史院編修官,與修《武宗實錄》,調管領係官海船萬戶 府照磨,兼提控案牘。延祐初,仁宗以科目取士,載首 應詔,遂登進士第,授承務郎,饒州路同知浮梁州事」, 遷儒林郎、寧國路總管府推官以卒。初,吳興趙孟頫 在翰林,得載所為文,極推重之。由是載之文名,隱然 動京師,凡所撰述,人多傳誦之。其文章一以氣為主, 博而敏,直而不肆,自成一家言,而於詩文尤有法。嘗 語學者曰:「詩當取材於漢、魏,而音節則以唐為宗。」自 其詩出,一洗宋季之陋。

楊剛中

按《元史儒學楊載傳》:「建康之上元有楊剛中,字志行。 自幼厲志操,及為江東憲府照磨,風采凜凜,有足稱 者。其為文奇奧簡澀,動法古人,而不屑為世俗平凡 語。元明善極嘆異之。仕至翰林待制而卒。有《霜月集》 行於世。其甥李桓,字晉仲,同郡人。由鄉貢進士累遷 江浙儒學副提舉。亦以文鳴。江東紆餘豐潤學者多」 傳之。載與剛中同輩行,而桓則稍後云。

劉詵

按《元史儒學劉詵傳》:「詵字桂翁,吉安之廬陵人。性穎 悟,幼失父,知自樹立。年十二,作為科場,律賦論策之 文,蔚然有老成氣象。宋之遺老鉅公,一見即以斯文 之任期之。既冠,重厚醇雅,素以師道自居,教學者有 法,聲譽日隆。江南行御史臺屢以教官、館職遺逸薦, 皆不報。詵為文根柢六經,凌躒諸子百家,融液今古」, 而不露其踔厲風發之狀,四方求文者,日至於門。其 所為詩文曰《桂隱集》。「桂隱」,詵所號也。至正十年卒,年 八十三。

龍仁夫

按《元史儒學劉詵傳》:「同郡龍仁夫,字觀復;劉岳申,字 高仲。其文學皆與詵齊名,有集行世。而仁夫之文,尤 奇逸流麗,所著《周易》,多發前儒之所未發。岳申用薦 者為遼陽儒學副提舉,仁夫江浙儒學副提舉,皆不 就。」

韓性

按《元史儒學韓性傳》:「性字明善,紹興人。其先家安陽, 宋司徒兼侍中魏忠獻王琦其八世祖也。高祖左司 郎中膺冑扈從南渡,家於越。性天資警敏,七歲讀書, 數行俱下,日記萬言。九歲通《小戴禮》,作大義,操筆立 就,文意蒼古,老生宿儒皆稱異焉。及長,博綜群籍,自 經史至諸子百氏,靡不極其津涯,究其根柢。而於儒」 先性理之說,尤深造其閫域。其為文辭,博達儁偉,變 化不測,自成一家。言四方學者,受業其門,戶外之屨, 至無所容。延祐初,詔以科舉取士,學者多以文法為 請。性語之曰:「今之貢舉,悉本朱熹私議,為貢舉之文, 不知朱氏之學可乎?《四書》《六經》千載不傳之學,自程 氏至朱氏,發明無餘蘊矣,顧行何如」耳。有德者必有 言,施之場屋,直其末事,豈有他法哉?凡經其口授指 畫,不為甚高論,而義理自勝,不期文之工而不能不 工,以應有司之求,亦未始不合其繩尺也。士有一善, 必為之延譽不已,及辯析是非,則毅然有不可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