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4 (1700-1725).djvu/93

此页尚未校对

「元祐五年歲次庚午九月壬戌朔二十日記。」

《代守臣謝賜御書周易尚書表》
湯思退

宸章帝藻,粲如琬琰之傳;神畫聖謨,較若天人之備。 啟函拜賜,拭目知榮。竊以法始四營,莫辯乎易;文兼 五典,皆聚於書。續東魯之韋編,發先秦之竹簡。意廣 大而孰測,辭灝噩以莫窺。其在累朝,以為世訓。顧宣 帝立梁丘之學,豈革荄茲之談。彼明皇睹《洪範》之篇, 徒改陂頗之字。未有留神乙夜,探賾前經,刪妄論於 九師,掇徽言於四代。寫之縑帙,示於薦紳。體飛動於 龍鸞,義昭回於星斗。月將日就,彰聖學於祇勤;墨妙 筆精,竦侯藩之瞻戴;懋乃非常之績。屬我中興之朝, 恭惟皇帝陛下,識際道真,行高世表。垂衣裳而致治, 蓋取乾坤;廣視聽以御圖,一似堯、禹。故此躬行之至, 見乎心畫之間。教兼被於臣鄰,賜不殊於中外。祕書 深刻,已參淳化之《孝經》;方國咸頒,遠陋漢光之手札。 臣叨分符竹,獲睹寶奎。八法難如,徒驚端勁遒偉之 狀;一圻所治,願布精微疏通之風。

《會試策問》
元·虞集

傳曰:「《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若稽古昔,率是 道也。吾夫子脩禮正樂,刪《詩》定《書》,贊《周易》,作《春秋》,天 下萬世賴焉。」漢立學官,經置博士,名家之學,史具可 考。歷唐以來,定為注疏,立教者用之。我國家設科取 經術之士,今十餘年矣,擴而明之,不在學者乎?夫自 漢唐至於近代,說經者多矣,或傳或否,悉論焉則累 日不能既其目。請以耳目所共及者而問。言《易》自王 輔嗣之說行,而言象數者隱,其有存者猶當可乎?邵 子先天之學,可得而傳乎?程子之傳,朱子之本義,旨 意所指,文義所當有異同乎?《書》有今文古文之辨,傳 者終不敢析而為二,豈昔人成書有未可輕意者乎? 《詩》自《毛傳》盛行,《韓傳》僅見,逮朱氏傳出,一洗其故,其 有所授乎?毛鄭舊說,猶有可論者乎?《春秋左氏》《公》穀 之傳,與《經》並行久矣,至於啖、趙、陸氏,始辨其不合,而 求諸經,君子韙之。三子之說,果盡得聖人之旨乎?劉 氏《權衡》三傳益密於陸,而劉氏果無餘縕乎?胡氏之 說,其立義得無有當論者乎?《禮》有《儀禮》及《大小戴記》, 又有《周官》,《小戴》今用之《儀禮》,其經也,可弗講乎?《大戴》 之記猶有可取者乎?《周官》之制,可互考乎?鄭氏之注, 其歸一乎?此固諸君子積習而素知者,其詳言之。

《進十三經註疏疏》
明·葉向高

竊惟聖賢垂訓,理道攸關,書契以還,經籍漸備。說天 莫辨乎《易》,徵事無過於《書》。自三禮之脩明,極萬端之 經緯。《詩》兼四始,跡既熄於東遷;《傳》列三家,文遂成乎 西狩。博綜取諸《爾雅》,道德要之《孝經》。他如鄒、魯之宗 傳,一皆皇王之心法。淵源既遠,後學各守其師承;流 派滋分,諸經漸繁乎註疏。世歷數代,義纂眾言,雖一 二習舛,承訛至來,絕經之誚然。十九參稽,互訂難泯。 「譯經」之功,誠為聖學階梯,足備經文羽翼。惟是濂、洛、 關、閩群儒之集傳,若令甲而獨尊;遂令漢、晉、魏、唐諸 人之發明,同稗官而幾廢。不知會文切理,宋儒已擷 其精;若乃專門名家,前人實剖其祕。雖忘筌於得兔, 可溯流而迷源。我皇上天縱聰明,日「新德業,左圖右 史,道術綜乎古今;緯武經文,聲教翔乎華裔。典學斯 可以蒞政,而造士莫要於尊經。故一道同風,諸不在 六藝之科,勿令雜進。乃詮經證注,各勒成一家之學。 必欲兼收,請自儒臣,適符帝意。」遂命校梓於冑監,庶 令流布於人寰。既次第以雕鑴,頗析亥魚之辨;隨陸 續而進御,屢勤乙夜之觀。第緗素頗多,而殺青未竟。 絫楮萬二千葉,歷時十有一年。適愚臣叨貳乎辟雍, 喜《完書》告成於掌故,念經明於下士風正固宜布在 學宮,而經明於上,治本端尤宜先之帝座。雖不必尋 章摘句,下同呫嗶之勞,亦似當博取精收,仰冀聖明 之助,惟燠寒而御講,如宵旰以臨朝;勿愛尺之璧而 重寸「之陰,開卷自知有益,非嗽藝之芳,而味道之旨。 力行不在多言,則聖訓賢詮,無非廣廈細旃之委潤。 而錦文緹帙,寧徒《石渠》天祿之侈觀。」臣無任惓惓懇 款之至。

《漢儒專經議》
王家屏

「天地之道,寄於聖人,聖人之心,著於經訓。」自夫子刪 述以後,七十子之徒,咸原本師承,守信宗旨。及秦政 暴虐,舉經籍而付之烈焰,然而山巖屋壁之所藏,故 老耆儒之所誦記,往往有焉。漢興,除挾書律,置博士 官,斷簡遺編,稍稍繼出。一時傳經之儒,又能各據見 聞,轉相授受。自今觀之,《易》則田何授丁寬,寬授田王 孫,王孫一傳而施讎、孟喜、梁丘賀之學分而為三。及 東郡京房自云「受《易》於焦延壽」,於是並立而為四。其 後劉昆、戴賓同受之施,洼丹、任安同受之孟,楊政、范 升同受之梁,而京氏之學以占候不傳。及費氏興,而 田何亦息矣。然田何受之商瞿,商瞿受之孔子,其學 何可廢也!《書》則伏生之後授於張生及歐陽生。歐陽 授倪寬,寬授歐陽之子,為歐陽氏之學。張生授夏侯 都尉,以及始昌與勝,為大夏侯之學。勝傳子建,為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