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584 (1700-1725).djvu/99

此页尚未校对

立人極。下登三,上咸五。軒圖廣耀于八埏。臣等無任 《云云》。

經學部藝文三

《麟趾殿》
周庾信

止戈修禮樂,敷文盛典謨。壁開金石篆,河浮雲霧圖。 芸香上延閣,碑石向鴻都。誦《書》徵博士,明經拜大夫。 璧池寒水滿,學市舊槐枯。高談矕白馬,雄辨塞飛狐。 月落將軍樹,風驚御史烏。子雲猶汗簡,溫舒正削蒲。 連雲雖有閣,終欲思江湖。

《詠經》
唐·李嶠

漢室鴻儒盛,鄒堂大義明。五千道德闡,三百《禮儀》成。 青紫方拾芥,黃金徒滿籯。誰知懷逸辨,重席冠群英。

《嘲魯儒》
李白

魯叟談《五經》,白髮死章句。問以經濟策,茫如墜煙霧。 足著遠遊履,首戴方山巾。緩步從直道,未行先起塵。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君非叔孫通,與我本殊倫。 時事且未達,歸耕汶水濱。

《太學創制石經》
薛有識一作馮涯

聖唐復古制,德義功無替。奧旨悅《詩》《書》,遺文分篆隸。 銀鉤互交映,石壁靡塵翳。永與乾坤期,不逐日月逝。 儒林道益廣,學者心彌銳。從此理化成,恩光遍遐裔。

《和景仁試明經大義多不通有感》

宋歐陽修

庠序制有闕,鄉閭教不行。古於經學政,今也藝虛名。 來者益可鄙,待之因愈輕。無徒誚其陋,講勸在公卿。

《經筵大雪不罷講二首》
呂希哲

水晶宮殿玉花零,點綴宮槐臥素屏。特敕下簾延墨 客,不因風雪廢《談經》。

強記師承道古先,無窮新意出陳編。一言有補天顏 動,全勝三軍賀凱旋。

《寄題瀏陽李氏遺經閣二首》
朱熹

老翁無物與孫兒,樓上牙籤滿架垂。更得南湖親囑 付,歸來端的有餘詩。南湖張敬夫書院

《讀書》不見行間墨,始識當年教外心。箇是儂家真寶 藏,不應猶羨滿籯金。

《醉經齋為虞卿麻長官賦》
金·周昂

《詩書》讀破自融神,不羨雲安麴米春。黃卷至今真味 在,莫將糟粕待前人。

《醉經齋》
宇文虛中

傍人但笑腹便便,枕籍《詩》書正晝眠。不識先生真悟 處,未離文字已逃禪。

《即事》
蔡珪

竟日開編樂有餘,古人妙處不欺予。胸中更著《五千 卷》,未到漢家《城旦書》。

《味經堂詩》有序
元·虞集

國子祭酒魯公伯子翬父作《味經堂》,自為記以勗其子遠。公嘗命遠從予遊,故賦此詩。

維昔元聖,有子過庭。學《禮》學《詩》。詔之丁寧,面牆之窒, 繇不知味。親能使學,不能使嗜。觀于德容,聽于德音。 詠歌周旋,實悅我心。邈乎千載,聖往言在。舍而不求, 匪罔斯殆。畏友翬父,窮經篤行。既有諸躬,思貽厥成。 既菑既畬,俾稼之食。既畋既漁,俾鼎之實。作堂高明, 曰子遠來。吾經在茲,遠其味之。始予虛羸,匍匐來食。 茹草飲水,以禦朝夕。窮人得歸,自我父師。俛焉斯文, 老至不知。煌煌靈芝,如彼嘉玉。薄言采之,在彼中谷。 南陽之人,來詹來言。君子豈弟,宜其後昆。

《尊經堂詩》有序
柳貫

昔趙人安先生以布衣教授里中,裒輯群書,大備經訓,使子若孫採擷芳華,厭滿膏澤,有餘則推之以及其鄉之人焉。去今五十年,尊其書,猶尊先生,即名其堂尊經堂曰:「此先生之志也。」 太史屬蘇君伯脩,嘗受經于先生之孫,最為得安氏之學者,乃來請詩,刻置堂上,噫!書在安氏,而其淑人之功獨安氏哉!

聖人言純如,載道行萬世。貞明配日月,廣大侔天地。 簡牘之所資,包絡無巨細。上而建皇極,重睹人文麗。 下以開民彝,性初均秉畀。訓行宣光熙,道否隔氛曀。 千人萬人心,揭揭皆經誼。此息則彼消,剛柔乃殊位, 進乘休復機。迪哲蹈仁智,自絕其本根。奈何取天劓, 燔滅滋秦。網羅興漢利;存亡書豈知,論者常不置。 濟南髦言出,孔壁發神祕。百篇始昭垂,五代著成義; 魯齊韓《毛詩》,共傳迭興廢;審音以知樂,亦各徵四至。 樂崩名僅存,緬想歌鍾肆。禮失野可求,誰明射鄉義, 制氏記鏗鏘,后蒼詳數制,區區象聲容,詎得作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