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7 (1700-1725).djvu/66

此页尚未校对

傳重承業,繼續先祖,為宗廟主也』。」夫家輕禮違制,不 可以行,遂不肯往。夫家訟之於理,致之於獄,女終以 一物不具,一禮不備。守節持義,必死不往。

孟姬者,華氏之長女,齊孝公之夫人也。好禮貞一,過 時不嫁。齊中求之,禮不備,終不往躡男席,語不及外, 遠別嫌疑。齊中莫能備禮求焉,齊國稱其貞孝公聞 之,乃修禮親迎於華氏之室。父母送孟姬不下堂,母 醮之房中,結其衿褵,戒之曰:「必敬必戒,毋違宮事。」父 誡之東階之上,曰:「必夙興夜寐,無違命,其有大妨于 王命者,亦勿從也。」諸母誡之兩階之間曰:「敬之敬之, 必終父母之命。夙夜無怠,爾之衿褵,父母之言謂何?」 姑姊妹誡之門內曰:「夙夜無愆爾之衿鞶,無忘父母 之言!」孝公親迎孟姬於其父母,三顧而出。親迎之綏, 自御輪三,曲顧姬輿,遂納於宮。三月,廟見而後行夫 婦之道。

《列仙傳》:「蕭史者,秦穆公時人,善吹簫,能致孔雀白鶴。 穆公女弄玉好之,公妻焉,乃教弄玉作鳳臺。一旦,夫 妻同隨鳳飛去。」

《史記·田敬仲完世家》:「湣王之遇殺,其子法章變名姓 為莒太史敫家傭。太史敫女奇法章狀貌,以為非恆 人,憐而常竊衣食之,而與私通焉。淖齒既以去莒,莒 中人及齊亡臣相聚求湣王子,欲立之。法章懼其誅 己也,久之乃敢自言:『我湣王子也』。於是莒人共立法 章,是為襄王。王既立,立太史氏女為王后,是為君。王」 后生子建。太史敫曰:「女不取媒,因自嫁,非吾種也。汙 吾世,終身不睹君王后。君王后賢,不以不睹故失人 子之禮。」

《韓詩外傳》:齊王厚送女,欲妻屠牛吐,屠牛吐辭以疾。 其友曰:「子終死腥臭之肆而已乎?何為辭之?」吐應之 曰:「其女醜。」其友曰:「子何以知之?」吐曰:「以吾屠知之。」其 友曰:「何謂也?」吐曰:「吾肉善而去若少耳。吾肉不善,雖 以吾附益之,尚猶賈不售,今厚送子,子醜故耳。」其友 後見之,果醜。傳曰:「目如擗杏,齒如編貝。」

《事文類聚》:齊有一女,二家求之,其家語其女曰:「女欲 東家則左袒,欲西家則右袒。」其女兩袒。父母問其故, 對曰:「願東家食而西家息,以東家富而醜,西家貧而 美也。」

《史記陳丞相世家》:平長,可娶妻,富人莫肯與者貧者, 平亦恥之。久之,戶牖,富人有張負。張負女孫五嫁而 夫輒死,人莫敢娶,平欲得之。邑中有喪,平貧,侍喪以 先往,後罷為助。張負既見之喪所,獨視偉平,平亦以 故後去。負隨平至其家,家乃負郭窮巷,以弊席為門, 然門外多有長者車轍。張負歸,謂其子仲曰:「吾欲以 女孫予陳平。」張仲曰:「平貧不事事,一縣中盡笑其所 為,獨奈何予女乎?」負曰:「人固有好美如陳平,而長貧 賤者乎?」卒與女為平貧,乃假貸幣以聘,予酒肉之資 以內婦。負誡其孫曰:「毋以貧故,事人不謹,事兄伯如 事父,事嫂如母。」

《留侯世家》:「項伯見沛公,沛公與飲為壽,結賓婚。」 《張耳列傳》:「張耳者,大梁人也。耳嘗亡命游外黃,外黃 富人女甚美,嫁庸奴,亡其夫,去扺父客。父客素知張 耳,乃謂女曰:『必欲求賢夫,從張耳』。女聽,乃卒為請決, 嫁之張耳。張耳是時脫身游女家,厚奉給張耳,張耳 以故致千里客,乃宦魏,為外黃令,名由此益賢。」 《漢書·婁敬傳》:「高帝罷平城歸,是時冒頓單于兵強,控 弦四十萬騎,數苦北邊。上患之,以問敬。敬曰:陛下誠 能以適長公主妻單于,厚奉遺之,彼知漢女送厚,蠻 夷必慕,以為閼氏,生子必為太子,代單于。冒頓在,固 為子婿死,外孫為單于。豈曾聞外孫敢與大父抗禮 哉?可毋戰,以漸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長公主,而令宗 室及後宮詐稱公主,彼亦知不肯貴近無益也。」高帝 曰:「善。」遣長公主,呂后泣曰:「妾唯一太子一女,柰何棄 之匈奴。」上竟不能遣長公主,而取家人子為公主妻。 單于使敬往,結和親,《約》

《文帝本紀》十二年「二月,出孝惠皇帝後宮美人,令得 嫁。」

《西京雜記》:梁孝王子賈從朝年幼,竇太后欲強冠婚 之。上謂王曰:「兒堪冠矣。」王頓首謝曰:「『臣聞禮,二十而 冠,冠而字,字以表德,自非顯才高行,安可強冠之哉』? 帝曰:『兒堪冠矣』。」餘日,帝又曰:「『兒堪室矣』。王頓首曰:『臣 聞禮,三十壯有室。兒年蒙悼,未有人父之端,安可強 室之哉』?帝曰:『兒堪室矣』。」餘日,賈朝至,閫而遺其舄。帝 曰:「兒真幼矣。」白太后。「未可冠婚之。」

《漢武故事》:漢武帝為膠東王,年七歲,長主抱膝上曰: 「兒欲得婦否?」曰:「欲得。」長主指其女曰:「阿嬌好否?」曰:「好。 若得阿嬌作婦,當作金屋貯之。」長主大悅,乃苦邀上 定婚焉。

《漢書西域傳》:「烏孫使使獻馬,願得尚漢公主為昆弟。 天子問群臣,議許曰:『必先內聘,然後遣女。烏孫以馬 千匹聘漢。元封中,遣江都王建女細君為公主以妻 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