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9 (1700-1725).djvu/39

此页尚未校对

樞密使、契丹行宮都部署入小斂。翼日,遣北院樞密 副使林牙以所賵器服置之幽宮。靈柩升車,親王推 之至食羖之次,蓋遼國舊俗,于此刑羖羊以祭,皇族、 外戚、諸京州官以次致祭。至葬所,靈柩降車就轝,皇 帝免喪服,步引至長福岡。是夕,皇帝入陵寢,授遺物 于皇族、外戚及諸大臣,乃出。命以先帝寢幄過于陵 前神門之木,帝不親往,遣近侍冠服赴之。初奠,皇帝、 皇后率皇族、外戚、使相、節度使、夫人以上命婦皆拜 祭,循陵三匝而降。再奠如初,辭陵而還。宋使祭奠 弔慰儀。道宗崩,天祚皇帝問禮于耶律固,宋國遣使 弔及致祭,歸賵皇帝喪服,御游仙之北別殿。使入門, 皇帝哭,使者詣柩前上香,讀祭文訖,又哭。有司讀遺 詔慟哭,使者出。少頃復入,陳賻賵于柩前。皇帝入臨 哭,退更衣,御遊仙殿南之幄殿。使者入見且辭,敕有 司賜宴于館。

天祚帝保大五年八月以疾終于金

按《遼史天祚帝本紀》,「保大五年八月癸卯至金。丙午, 降封海濱王,以疾終,年五十有四,在位二十四年。金 皇統元年二月,改封豫王。五年,葬于廣寧府閭陽縣 乾陵傍。」

太祖建隆二年夏六月皇太后杜氏崩議中外服制其皇后公主皇弟皆從皇帝以日易月冬十月葬安陵

按《宋史太祖本紀》,「建隆二年夏六月甲午,皇太后崩 于滋德殿。己亥,群臣請聽政,從之。庚子,以太后喪,權 停時享。辛丑,見百官于紫宸殿門。庚申,釋服。秋七月 壬戌,以皇太后殯,不受朝。九月壬戌朔,不御殿。冬十 月癸巳,南唐遣其臣韓熙載、田霖來會皇太后葬。丙 午,葬明憲皇太后于安陵。十一月辛酉朔,不視朝。甲」 子,太后祔廟。按《禮志》,皇后園陵,建隆二年六月二 日,皇太后杜氏崩于滋德殿,三日百官入臨,明日大 斂,攢於滋福宮。百姓成服。中書門下文武百僚、諸軍 副兵馬使以上,並服布斜巾四腳直領襴衫,外命婦 帕頭帔裙衫。九日,帝見百官于紫宸門。太常禮院言: 「皇后燕國長公主高氏、皇弟泰寧軍節度使光義、嘉 州防禦使光美並服齊衰三年。準故事,合隨皇帝以 日易月之制,二十五日釋服,二十七日禫除畢,服吉 心喪終制。」從之。七月,太常禮院言:「準詔議定皇太后 諡,按唐憲宗母王太后崩,有司集議,以諡狀讀于太 廟,然後上之。周宣懿皇后諡,即有司撰定奏聞,未嘗 集議。制下之日,亦不告郊廟。脩諡冊畢,始告廟,還讀 于靈坐前。」詔從周制。于是太常少卿馮吉請上尊諡 曰明憲皇后。九月六日,群臣奉冊寶告于太廟。翌日, 上于滋福宮。十月十六日,葬安陵。十一月四日,神主 祔宣祖室。按太祖母《昭憲杜太后傳》,太后生太祖、 太宗,太祖即位,尊為皇太后。建隆二年,太后不豫,太 祖侍藥餌,不離左右。疾亟,召趙普入受遺命。太后因 問太祖曰:「汝知所以得天下乎?」太祖嗚噎不能對。太 后固問之,太祖曰:「臣所以得天下者,皆祖考及太后 之積慶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兒主天下 耳。使周氏有長君,天下豈為汝有乎?汝百歲後,當傳 位于汝弟,四海至廣,萬幾至眾,能立長君,社稷之福 也。」太祖頓首泣曰:「敢不如教。」太后顧謂趙普曰:「爾同 記吾言,不可違也。」命普于榻前為《約誓書》,普于紙尾 書臣普書,藏之金匱,命謹密宮人掌之。太后崩于滋 德殿,年六十。諡曰明憲,葬安陵。神主祔享太廟。 建隆三年春正月庚申朔,以喪不受朝賀。

按:《宋史太祖本紀》云云。

建隆 年,孝明皇后為姊發哀成服。

按《宋史太祖本紀》不載。按《禮志》,「孝明皇后姊太原 郡君王氏卒。」中書門下據太常禮院狀,「準禮例,皇后 合出就故彰德軍節度使王饒第發哀成服,文武百 僚詣其第進名奉慰。從之。」

乾德元年冬十二月皇后王氏崩議改卜安陵以孝明及孝惠二后陪葬

按《宋史太祖本紀》,乾德元年正月甲寅朔,不御殿。十 二月甲申,皇后王氏崩。閏月辛未,卜安陵于鞏縣 按《禮志》,「太祖孝明、孝惠二后,乾德元年十二月七日, 皇后王氏崩,一十五日命樞密承旨王仁贍為園陵 使。時議改卜安陵于鞏,并以二后陪葬。」皇堂之制,下 深四十五尺,上高三十尺。陵臺再成,四面各長七十 五「尺。神牆高七尺五寸,四面各長六十五步。南神門 至乳臺四十五步,高二丈三尺。吉仗用中宮鹵簿,凶 仗名物悉如安陵,而差減其數,孝惠又減孝明焉。」 按《太祖孝明王皇后傳》,孝惠崩,周顯德五年,太祖聘 后為繼室。周世宗賜冠帔,封瑯邪郡夫人。太祖即位, 建隆元年八月,冊為皇后,事杜太后,得驩心。乾德元 年十二月崩,年二十二。有司上諡,翰林學士竇儀撰 《哀冊文》。

乾德二年春二月治安陵議改葬禮儀服制。其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