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5 (1700-1725).djvu/19

此页尚未校对

而拜之也。《士喪禮》云:「賓有大夫,則特拜之,即位於西階下,東面不踊。」

夫人為寄公夫人出。命婦,為夫人之命出。士妻不當 斂,則為命婦出。

陳註「婦人不下堂」,此謂自房而出拜於堂上也。

「主人即位,襲帶,絰踊。」母之喪,即位而免,乃奠。弔者襲 裘,加武帶絰,與主人拾踊。

陳註主人拜賓後,即阼階下之位。「乃奠」者,謂小斂奠弔者。小斂後來,則掩襲裘上之裼衣,加素弁於吉冠之武,武冠下卷也。「帶絰」者,要帶首絰,有朋友之恩,則加帶於絰,無朋友之恩則無帶,惟絰而已。拾踊,更踊也。

大夫士既殯而君往焉,使人戒之。主人具殷奠之禮, 俟於門外。見馬首,先入門右,巫止於門外,祝代之先, 君釋菜於門內。祝先升自阼階,負墉南面。君即位於 阼,小臣二人執戈立於前,二人立於後,擯者進,主人 拜稽顙。君稱言,視祝而踊,主人踊。

陳註大夫士之喪,君或以他故不及斂者,則殯後亦往,先使告戒主人使知之。主人具盛饌之奠,身自出候於門外,見君車前之馬首,入立於門東北面。巫本在君之前,今巫止不入,祝乃代巫先君而入。君釋菜以禮門神之時,祝先由東階以升。「負墉南面」者,在房戶之東,背壁而向南也。「主人拜稽顙」者,以君之臨喪,故於庭中北面拜而稽顙也。「君稱言」者,君舉其所來之言,謂弔辭也。祝,相君之禮,稱言畢而祝踊,故君視祝而踊。君踊畢,主人乃踊也。

大夫則奠可也,士則出俟於門外,命之反奠,乃反奠。 卒奠,主人先俟於門外。君退,主人送於門外,拜稽顙。

陳註若君所臨是大夫喪,則踊畢即釋,此殷奠於殯可也。若是士喪,則主人卑,不敢留君待奠,故先出俟於門,謂君將去也。君使人命其反而奠,乃反奠,奠畢,主人又先俟於門外,君去即拜以送也。奠畢出俟,大夫與士皆然。

君於大夫,在殯三往焉;士,在殯一往焉。君弔,則復殯 服。

陳註殯後,主人已成服,而君始來弔,主人則還著殯時未成服之服。蓋苴絰免布深衣也,不散帶。故《小記》云:「君弔,雖不當免時也,主人必免,不散麻。」一則不敢謂君之弔後時,又且以君來,故新其禮也。

夫人弔於大夫士,主人出迎於門外,見馬首,先入門 右。夫人入,升堂即位。主婦降自西階,拜稽顙于下。夫 人視世子而踊奠,如君至之禮。夫人退,主婦送於門 內,拜稽顙。主人送於大門之外,不拜。

陳註夫人弔,則主婦為喪主。故主婦之待夫人,猶主人之待君也。世子,夫人之世子也。夫人來弔,則世子在前導引,其禮如祝之導君,故夫人視世子而踊也。「主人送而不拜」者,《喪》無二主,主婦已拜,主人不當拜也。大全金華應氏曰:「君臣之際,猶家人也。君於外內婦既殯往,夫人於大夫、士之家亦往弔之。然則弔內子士妻之禮亦在其中矣。主人迎而先入門右,夫人升而自阼階,待夫人猶待君也。主婦拜稽顙於下,執妾禮猶臣禮也。夫人之行,世子實待之。世子視祝而踊,夫人則視世子而踊也。退則送於門外。婦人迎送不下堂而特至門者,為所尊變也。其來也,主人迎於門外,送亦如之,所以代主婦而伸敬也。門外者,男子之所有事,婦人迎送不出門,雖對所尊而不敢變也。」古之君臣猶一體也,頭目手足,疾痛慘楚,彼此無不相應;君臣猶一家也,父兄子弟,吉凶休戚,上下無不相關,視之如一體。故疾則君三問再問,喪則君或撫或踊,真若吾手足之虧折焉,視之如一家。故君喪則大夫、士位乎東,世婦、士妻位於西,不翅父兄之痛也。及臣之有故,則君視之,夫人視之,世子視之,真若子弟之失亡焉。然諸婦之至君所,惟喪祭為然。《詩》曰:「諸宰君婦,廢徹不遲。」諸侯非問疾弔喪,則不入諸臣之家。夫人之行,必與世子偕,其動也不苟矣。

大夫君不迎於門外,入即位於堂下,主人北面,眾主 人南面,婦人即位於房中。若有君命,命夫命婦之命, 四鄰賓客,其君後主人而拜。

陳註大夫之臣,亦以大夫為君,故曰「大夫君」也。言此大夫君之弔,其臣喪也,主人不迎於門外,此君入而即堂下之位,位在阼階下西向,主人在其位之南而北面也。此大夫君來弔之時,若有本國之君命,或有國中大夫及命婦之命,或鄰國卿大夫遣使來弔者,此大夫君必代主人拜命及拜賓,以喪用尊者主其禮故也。然此君終不敢如國君專代為主,必以主人在己後,待此君拜竟,主人復拜也。

石梁王氏曰:「後主人者,己在前拜,使主人陪後。」

君弔,見尸柩而後踊。

陳註前章「既殯而君往」,是不見尸柩也,乃「視祝而踊。」此言「見尸柩而踊」,似與前文異。舊說殯而未塗,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