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5 (1700-1725).djvu/42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日「道場并諸神祠亦有為生日者,請付禮官詳議,不

經之物,一切省去。」詔周朝忌日仍舊,餘罷之。

真宗咸平 年有司設春宴帝以太宗忌月命詳定故事以聞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按《禮志》,咸平中,有司將設 春宴金明池,習水戲。開瓊林苑,縱都人遊賞。帝以是 月太宗忌月,命詳定故事以聞。史館檢討杜鎬等言: 「按晉穆帝納后月,是康帝忌月。禮官荀訥議有忌日 無忌月。若有忌月,即有忌時忌歲。益無所据。」當時從 訥所議。唐武后神功元年,建安王攸宜破契丹,詣闕 獻捷,軍人入城,例有軍樂。內史王及善以國家忌月, 請備而不奏。鳳閣侍郎王方慶奏:「按《禮經》,有忌日而 無忌月。」遂舉樂。憲宗時,太常博士韋公肅言:「《禮》無忌 月禁樂。今太常教坊以正月為忌月,停郊廟饗宴之 禮,中外士庶,咸罷宴樂,竊恐乖宜。時依公肅所奏。伏 以忌日不樂,嘗載《禮經》,忌月徹縣,實無典故,況前代 鴻儒,議論足据。其春宴及池苑,並合舉樂。」

景德元年北征凱旋詔以懿德皇后忌徹鹵簿鼓吹尋詔宗廟忌日西京及諸節鎮給錢以備齋設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按《禮志》,景德元年,北征,凱 旋京師。是日,以懿德皇后忌,詔徹鹵簿鼓吹。禮官議 曰:「班師振旅,國之大事,后之忌日,家之私事。今大駕 凱旋,軍容宜肅。昔武王伐紂,在諒闇中猶前歌後舞。 夫諒闇是重,遠忌是輕,以此而論,人不無爽。況《春秋》 之義,不以家事辭王事。其還京日,法駕、鼓吹、音樂,並 請」振作。尋詔:「自今宗廟忌日,西京及諸節鎮給錢十 千,防禦、團練州七千,軍事州五千,以備齋設。」

景德二年。更定國忌諸臣進名奉慰及行香之制 按《宋史真宗本紀》不載。按《禮志》,「元德皇后忌日,舊 制樞密使依內諸司例,惟進名,不赴行香。知樞密院 王欽若以為言。自是三司使副翰林樞密龍圖直學 士並赴焉。」

按《文獻通考實錄》所載:景德二年三月元德皇后忌, 中書、樞密院文武百官並赴相國寺行香。初,樞密院 言:「舊例,國忌行香,惟樞密院使副依內諸司例不赴, 恐有虧恭恪。今欲每遇大忌日,與中書門下同附行 香。」從之。

按《筆錄》:「舊制,國忌迭命宰相、參知政事一員,率文武 常參官赴佛寺行香,內職不預焉。景德中,同樞密院 事王公欽若、陳公堯叟率內職同赴,乃聽。自今大忌, 樞密使、內職學士、內諸司使、軍職下洎列校同為一 班,先詣西上閤門進名奉慰。參知政事、文武百官為 一班,次詣閤門進名奉慰訖,退齊赴佛寺行香,小忌」 則否。

仁宗   年元德明德皇后忌日以在禫制權停進名行香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按《禮志》:「真宗崩,元德、明德 皇后忌日在禫制內,乃停進名行香。凡奉慰,宰相、樞 密使各帥百官內職共進名,節度使、留後、觀察使各 進名。忌日前後各禁刑三日。如天慶節,釋杖以下情 輕者,復斷屠宰不視事,前後各三日,禁樂各五日。其 後以歲月漸遠,禁刑不視事各二日,禁樂各三日。」

明道  年章憲明肅太后忌辰詔大忌行香臣僚素食

按《宋史仁宗本紀》不載。按《禮志》,章憲明肅太后忌 辰,禮官請依章懿太后禮例,前後二日不視事,一日 禁屠宰,各三日禁樂。詔應大忌日行香,臣僚並素食。 復立孝惠、孝章、淑德、章懷、章惠、溫成諸后為小忌,未 幾罷。按本紀章憲作莊獻本傳作章獻后崩於明道二年而本紀與禮志俱不紀忌辰月日據后崩

之年應在明道間

神宗熙寧 年禮院奏祧遷神主準禮不諱不忌

按《宋史神宗本紀》不載按《禮志》:神宗即位。太常禮 院言「僖祖及文懿皇后神主既祧。準禮不諱忌日。亦 請依唐睿宗祧遷故事廢之。」初神御殿酌獻。設皇帝 位於庭下。而忌日兩府列於殿上,寺院行香,左右巡 使、兩赤縣令於中門相向分立。俟宰臣至立位前。直 省官贊通揖。於禮無據。乃命行香,群臣班殿下。宰相 一員陞殿,跪爐而罷通揖。又詔大忌日不為假,執政 官蚤出。禮部言:「順祖及惠明皇后既葬,遷主罷行香, 忌日,請於永昌院佛殿之東,張幄齋薦。」乃詔僖祖、翼 祖并六位,忌日咸如之。先是,翼祖、簡穆皇后神主奉 藏夾室,依禮不忌,後復詔還本室,而忌日亦如舊焉。

徽宗政和 年國忌諸臣進名奉慰新儀

按《宋史徽宗本紀》不載按《禮志政和新儀》:「群臣進 名奉慰。其日質明,文武朝參官入詣朝堂就次。御史 臺先引殿中侍御史一員入就位,次西上閤門御史 臺分引朝參官及諸軍將校次禮直官引三公以下 在西上閤門南階下,每等重行異位,並北向東上。」知 西上閤門官於班前西向立,搢笏執名紙躬。三公以 下文武百僚俱再拜。俟閤門官執笏,置名紙笏上,入 西上閤門訖,退,群臣奉慰詣景靈宮,每等重行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