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5 (1700-1725).djvu/67

此页尚未校对

「于宗公,神罔時恫」 ,斯之謂矣。先鄭引《盤庚》誥其世臣卿大夫,道其先祖之善功,其意是也。上下親疏,遠近間隔不通,甚者則有盟詛,盟詛亦有辭,雖非先王所貴,猶足以救衰世,故使詛祝掌之。然則大祝之職任可知 。鄭康成曰:「祠者,交接之辭。《春秋傳》曰:『古者諸侯相見,號辭必稱先君以相接辭之辭也』。會謂會同盟」 誓之辭 。鄭鍔曰:「命者,述其意以命神,如命龜之命,蓋有指使之言,如曰『假爾泰龜有常,假爾泰筮有常』,乃所以命之也 。」 鄭司農曰:「命,《論語》所謂為命。裨諶草創之。誥,謂《康誥》《盤庚之誥》之屬。盤庚將遷於殷,誥其世臣卿大夫,以道其先祖之善功,故曰以通上下親疏遠近。禱謂禱於天地、社稷、宗廟,主為」 其辭也。《春秋傳》,鐵之戰,衛太子禱曰:「曾孫蒯瞶敢昭告皇祖文王、烈祖康叔、文祖襄公。鄭勝亂從,晉午在難,不能治亂,使鞅討之。蒯瞶不敢自佚,備持矛焉。敢告無絕筋,無破骨,無面夷,無作三祖羞,大命不敢請,佩玉不敢愛。」 若此之屬。誄謂積累生時德行以賜之。命主為其辭。《春秋傳》:「孔子卒,哀公誄」 之曰:「閔天不淑,不憖遺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嬛嬛予在疚。嗚呼哀哉!尼父!無自律。」 此皆有文雅辭令難為者,故大祝官,主作六辭,或曰誄,《論語》所謂誄曰:「禱爾於上下神祇。」

辨六號:「一曰神號,二曰鬼號,三曰示號,四曰牲號,五 曰《齍號》,六曰幣號。」

鄭鍔曰:「神示百物各有其名,以名舉則失於褻,易其名而為之美稱,所以致敬以尊神明,見其肅敬之意,大祝掌辨而為之 。」 鄭康成曰:「神號若云皇天上帝;鬼號若云皇祖伯某;示號若云后土地祇。」

鄭司農曰:「牲號為犧牲,皆有名號,《曲禮》曰:『牛曰』。」

一元大武:豕曰剛鬣,羊曰柔毛,雞曰翰音。齍號,謂黍稷皆有名號。《曲禮》曰:「黍曰薌合,粱曰薌萁,稻曰嘉疏。」 《少牢饋食禮》曰:「敢用柔毛剛鬣。」 《士虞禮》曰:「敢用潔牲。」 剛鬣。香合、幣號,若玉云嘉玉,幣云量幣。

辨「九祭:一曰命祭,二曰衍祭,三曰炮祭,四曰周祭,五 曰振祭,六曰擩祭,七曰絕祭,八曰繚祭,九曰共祭。」

鄭鍔曰:「食必有祭,示不忘先。宗廟之中,尸祭有九,大祝辨之,非賓主飲食之祭。而康成皆引賓主之食,以言不可不辨命祭。若曾子問師行無遷廟之主,則何如?孔子曰:『主命以皮幣告禰,載命以行,每舍奠焉。貴命也,是謂命祭』。」 鄭引《玉藻》「君命使祭」 之禮,非大祝所辨也。衍者,餘也,尸之餘也。下佐食取尸祭之餘,以授上佐食,上佐食以授主人,主人以祭,是謂衍祭。鄭引《曲禮》「主人延客」 之禮,非大祝所辨者,炮不煩改字。《封人》云:「歌舞牲及毛炮之豚。」 蓋尸取所炮之豚以祭祀,是謂炮祭。周亦非《曲禮》遍祭。先鄭謂「四面為坐,以祭百神」 ,是謂周祭。振祭、擩祭二祭本同,所以異者,尸未食之前,以俎擩於醢,祭於豆間,是謂「擩祭。」 蓋擩則祭之。尸將食之時,主人獻尸,賓長以肝從,尸右取肝,擩於鹽。振祭,嚌之,加於昕俎,是謂「振祭。」 蓋振者先擩復振,而擩祭則不振。絕祭、繚祭,二祭亦本同,所以異者,繚祭,以手從肺本,循之至於末,乃絕以祭,不循其本,直絕肺以祭。禮多者繚之,禮略者絕則祭之,此所以為異。共祭豈膳夫所共乎?廟中則大祝授王以當祭者也 。王昭禹曰:「飲食必有祭,先王所以仁鬼神。蓋飲食人之大欲,上古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實、鳥獸之肉,飲血茹毛,非所以養生也。聖人有作,然後修火之利,以炮以亨,以炙,以為醴酪,而養之具實始乎此,先王豈忘其本哉?」

《辨九》。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動,五 曰吉。六曰「凶。」七曰《奇》。八曰「褒。」九曰《肅》,《以 享》右《祭祀》。

黃氏曰:「九。」專施於祭祀,餘禮亦有拜,不備九拜,故《太祝》辨九拜,以享右祭祀,拜致敬也。敬莫著乎祭,九拜各有所施,施不失節,而後禮可觀,為能事鬼神。《太祝》辨九拜,教敬也。

凡大禋祀、肆享、祭示,則執明水火而號祝。

劉氏曰:「大禋祀,祭天員丘,肆享宗廟。大禘祭,示祭地方澤。三者禮最大,故特言 。」 鄭康成曰:「明水火,司烜所共日月之氣,以給烝享 。」 鄭鍔曰:「大祝執之以號,祝既為之美名,又從而告之。蓋言主人之明潔若此水火者也 。」 王昭禹曰:「神鬼示之號,則尊神而致之牲;齍幣之號,則敬神而致之禋祀、肆享、祭示,皆禮之大者,其」 事特嚴,先期於致鬼神,示後以祝通其意,故先號後祝。若夫《小祝》《甸祝》、詛祝類,皆言「祝號」 者,蓋小祝掌候禳禱祠之祝號,甸祝掌表貉之祝號,詛祝掌盟詛、類、造、攻說禬禜之祝號,皆事小者,故先祝後號。小祝,大師掌釁祈之號,祝亦先號後祝者,蓋大師亦國之大事故也。

隋釁逆牲、「逆尸令鍾鼓右亦如之。」

易氏曰:「隋謂尸祭之餘,釁謂薦血之事,二者以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