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44 (1700-1725).djvu/23

此页尚未校对

留精壯,逃亡者設法勾補,占役者悉徵著伍,然後人 給衣甲器械,簡謀勇將官加意練習,而以科道官監 視之。」上是之,乃革去十二營兩官廳,第用京營總兵 官一員提督三營,以復國初之舊。時咸寧侯仇鸞方 以兵事幸,上即使為之。于是兵部會議,條為六事。其 一,請革內臣。謂:「自古宦者不得典兵。今三大營內有 內臣提督監鎗等項,不下二三十人,既不知兵,又專 占役,所宜裁革。」其一,請處班軍。請河南、山東、大寧、中 都等處,原額班軍十六萬有奇,每年春秋更番上班 操備,往往為各營借工私占之資。自今請「令于五月 中旬赴京,各都司統率入營,一體操練。至十一月中 旬掣回休息,不必兩班赴官。如此則每歲京營秋防 之時,可得十五六萬人,比之召募,尢為省費。」上悉從 之。于是罷團營兩官廳,以復舊制。更三千營曰神樞 營,其三營司哨掖等名及諸內臣並裁革,而統以大 將一員,曰總督京營,戎政廳給印,曰「戎政之印。」佐以 文臣一員,曰「協理京營戎政。」

京軍每年正、二、三、五、六、七、八、九、十一、十二月俱支本 色,四月、十月支折色。每米一石折銀五錢,如是月米 價騰貴,臨時仍題給本色。內正、二、七、十二月赴通倉 支糧,餘月俱京倉,惟選鋒俱係京倉支領,亦無折色, 各逃故應扣者,每月各該營造冊,投倉場,轉行下糧 廳查扣。

軍選冬衣布花、每年每軍各給棉布二疋、棉花一斤 八兩。寶鈔二十五張。軍係各該衛造領。選鋒係各該 營造領。如內庫布疋不足、臨時題給《折色》每布一疋、 折銀二錢五分

《外衛官軍口糧本折》每班山東、河南、中都上班官軍, 以到京報名日為始,除各該省解到各軍大糧銀、聽 候兵部委官給散外,其口糧每官軍每月造支四斗、 雙月折色、單月本色

官軍防秋口糧:車戰及標兵營官軍秋操,每月各造 支口糧三斗,城守營各一斗三升,備兵營無

火器選鋒口糧萬曆二十七年,該王世揚條議:「戰兵 十枝,每枝六司,七司係火器選鋒。春操每官軍每月 造支口糧一斗,秋操各造支一斗五升。各該營把總 春秋二操,各該營動支犒賞銀各一兩充賞。」

單糧選鋒器械銀兩萬曆二十年,該京營科道郭士 吉等條議:「三大營單糧選鋒,春秋二季,每季移文兵 部,劄行太僕寺,每名給銀三錢」,修整弓矢

馬匹草料本折:「每馬一匹,每月係大盡支草三十束, 料九斗;小盡支草二十九束,料八斗七升;四季每草 三十束,俱折銀二錢五分」,每料豆一石,春冬折銀四 錢,夏秋折銀三錢六分。惟二月、十月係支本色月分, 每草三十束折銀四錢,料豆一斗,折銀四錢六分。 城外信地,都城南有重城,事勢稍緩,不必設營。外東 自東便門起,迤邐而西,至西便門止,即以車兵十枝, 酌量分布。大率東北二面為急,用八枝;西面稍緩,用 二枝。每枝實營盤一處,虛營盤二處,去城不遠,不過 二三里。其戰兵六枝,即於城之東西南北關廂外,各 副將一員率領,各屯一枝,聽兵部總協斟量,專備城 內外調遣應援。餘下二枝,俱隨兵部總協同駐適中 去處,面相計議。後又增戰兵十枝,又於萬曆二十年 添設標兵二枝,專隨總協

「重城、信地、都城正陽、崇文、宣武三門外有重城,每門 止用軍二百名,各委號頭官一員督率把總官管領。 其餘六門并重城七門,每門官軍五百名,與同各該 守門官軍相兼把守。一、都城敵臺一百二座,每座軍 十名,垛口一萬一千四百處,每口軍一名。一、重城敵 臺五十七座,每座軍五名,垛口九千三百五十九處」, 每口軍一名、臨期并內城信地如有事故、俱聽兵部 總協、於班軍內照數撥用。每門將官一員、督率千把 總管領

凡單糧選鋒、或事故、或選補雙糧。其缺、各該營徑、將 精壯善射弓箭手取補

《收補祖募軍丁凡三大營》軍缺,如係逃故祖軍,本戶 弟男子姪赴兵部告替,驗發營操。戶內無丁,方行原 籍清勾。如係見操,年老病疾,或久潛逃故,召募軍役, 《近例》赴總協軍門陳告,發營行查。每逢雙月,類送過 驗,仍送科道衙門驗准。該科道衙門會同戶兵衙門 覆驗,給票收糧。

凡三大營馬匹,共二萬一千二百五十匹。標兵二枝, 每枝馬七百五十匹。二司至十二司,每司馬四十一 匹。惟頭司、四司、七司、十司,各司十三匹。選鋒馬二百 五十匹。

戰兵十枝,每枝馬一千二百五十四匹。頭司至四司, 每司馬八十四匹;五司至十二司,每司馬八十三匹。 選鋒馬各二百五十匹,內惟神、樞二營選鋒馬三百 匹,因先年薊鎮秋防,以故較之別營選鋒馬多兌五 十匹。

辨驗馬匹五軍營并標兵兩營,每年新關領馬匹,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