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44 (1700-1725).djvu/36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痊,及父母無病,詐稱有病,閘驗是實,治以重罪,輕則

流入煙瘴。 一、軍人單夫隻妻者,若妻有病,本軍許 不上直,看覰妻室病痊之後,纔方上直。設或無病,稱 病、病痊不直,閘驗是實,調入煙瘴。 一、若官旗首領 官吏,不畏法度,擅將上直軍人撥散隊伍,許本隊伍 內不問軍旗人等,赴御前陳「奏,閘驗是實,賞鈔五十 錠。作弊官吏,處以重刑。 一、凡點大軍病疾,不許扛 抬赴點。幼軍自十三赴點,十二以下皆不赴點,止點 視於營中。」 一、凡一應關請,有孕婦女不許入內。違 者本管官旗杖一百。若不令官旗知會,若孕私入者, 罪坐本婦。 一、凡當直之時,守衛何門。本日外人於 內辦事,事畢仍於本門回還。若自本門入,不自本門 出,不問是何等人,卻被別門擒拏,雖係國戚,亦當即 時奏聞區處。將所入之門守直官旗軍人,俱各處以 重刑擒拏之。門《直守軍旗受賞》。 一、凡整點大軍,本 管官旗私自縱令正軍不入隊伍。臨點之際卻乃雇 覓他人代替點視者,官旗與雇覓之人俱各處以重 刑,有能「首告者,賞鈔一百錠。官首告,陞一階。總旗首 告,陞百戶。小旗首告,陞百戶。軍人首告,陞百戶。仍賞 鈔一百錠。本管官旗自行覺舉者,不在陞賞之例。 一、在京軍人戶下壯丁多者,或弟兄子姪,或見贅在 戶女婿,凡遇上直做工公差,許輪流代替,不輪者聽。 若遇出征,調遣正軍親行,正軍軟弱,戶下壯丁願隨 行代替者亦聽。本管官旗首領官吏敢有刁蹬者,杖 一百罷職。總小旗首領官吏,邊遠充軍。」 一、遇朝參, 先放直日,都督將軍、散騎帶刀人員及應直帶刀指 揮千百戶衛所鎮撫進,然後百官進朝,不許攙越混 雜。 一、守衛官員,凡遇當直,須待朝後辰時,方許交 班。違者問罪。 一、凡內官內使《小火》者「出入各門,守 門官軍務要搜檢精細,揣捏交襠,或將帶金銀段疋 衣服等項,須憑勘合放出。或有公出幹辦事務,明白 附寫前去某處公幹,及辨驗身上衣服是何顏色,見 數明白,隨即附記,事畢回還,依數點進。但有點對不 同,即時奏聞。」 一、內官內使須要比對銅符,依前搜 檢放出。若內官內使出門,本無銅符及有銅符,不行 比對明白,輒便放出者,守門官軍治以重罪。 一、各 「處進納官物長解及內府做工諸色人等,誤帶鈔貫 等入門,守門官軍務要用心搜檢,止當寄放,方許進 門。若進門之時,搜驗潔淨,比候出門搜出有帶出物 件,即時拏奏。」 一、官員軍民人等入奏事務,守衛官 軍人等不許問其緣故、所將文書、亦不許開看、隨即 徑直引奏。若擅問緣故、及將文書開看者、依律論罪

凡各衛分定地方、皇城四門、自午門左、至闕左門。

「東第五鋪,午門右至闕右門西第五鋪,端門左至承 天門左橋南端門右至承天門右橋,南長安左門至 外皇城以東第六鋪,長安右門至外皇城以西第十 一鋪。以上該旗手,濟陽、濟州府軍、虎賁左、金吾前、燕 山前、羽林前八衛官軍,分守 東華門左盡左第十 一鋪,東至東上門左,東華門右盡右第一鋪東至東 上」門右、東安門左,外盡左第十四鋪。內至東上南北 門左,東安門右,外盡右第十四鋪。內至東上南北門 右,以上該金吾左、羽林左、府軍左、燕山左四衛官軍 分守。 西華門左盡左第一鋪;西至西上南北門左, 西華門右盡右第九鋪。西至西上南北門右、西安門 左,外盡左第十二鋪。內至乾明門左、西安門右,外盡 右第七鋪。內至乾明門右,以上該金吾右、羽林右、府 軍右、燕山右四衛官軍分守。 元武門左盡左第五 鋪。北至北上門、北上西門以左,元武門右盡右第四 鋪。北至北上門、北上東門以右,北安門左外盡左第 十二鋪。內至北上西門外以左。北安門右,外盡右第 八鋪。內至北上東門外以右,以上該金吾後、府軍後、 通州大興左四衛官軍分守。 凡各門守衛官、照依 地方、各領銅符、收掌守衛。承天門「承」字號、東安門「東」 字號、西安門「西」字號、北安門「北」字號,俱陰文右比。 留守衛巡城官領「承」字等四號銅符、俱陽文左比。 凡各門守衛官員,遇夜、各領令牌、齎執巡警。午門領 「申」字一號至四號、長安左、右門及東華門領「申」字五 號至八號,西華門領「申」字九號至十二號,北安門領 「申」字十三號至十六號。 凡皇城每日輪都督一員 帶刀,千百戶一員領「申」字十七號令牌于內直宿,仍 點各門守衛軍士。後都督裁革,改令五府僉書、侯、伯 每夜一員輪直。 凡內皇城四圍四十鋪,設銅鈴四 十一箇。每更初,自闕右門發鈴,傳遞至闕左門第一 鋪止,次日納鈴于闕右門第一鋪,夜遞如初。 外皇 城四圍七十二鋪,銅鈴七十八箇,每更初,自長安右 門發鈴,傳遞至長安左門止,次日納鈴于長安右門 第一鋪,夜遞如初。 凡內皇城左右,每夕輪坐更將 軍一百人,每更二十人。 凡內皇城四門,設走更官 八員於內府給領簿籍。每更,各門官交互往來,於簿 上用印一顆為信。東華門官南至闕左門,北至元武 門。西華門官北至元武門,南至闕右門。其三門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