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44 (1700-1725).djvu/96

此页尚未校对

開各軍名貫、充調來歷,接補戶丁,務將歷年軍冊底 查對明白,毋得脫漏差錯。又別造《類姓》一冊,不拘都 啚衛所,但係同姓者摘出類編。又別造《類衛》一冊,以 各衛隸各省,以各都隸各衛,務在編類詳明,不許混 亂。其節年問發永遠新軍,亦要附入各冊。前葉先查 概縣軍戶總數,以遞合啚,以啚合都,以都合縣,不許 戶存戶絕,有無勾單。務尋節年故牘,補足前數。每于 造冊之年,另造一次,有增無減,有收無除。每縣每冊 各造一樣「四本、三本存各司府州縣,一本送兵部備 照。冊高闊各止一尺二寸,不許寬大,以致吏書等作 弊。」 又題准、「凡司府州縣及各衛所奉發到軍單,查 係宣德四年以後、弘治十八年以前逃故軍士在營 無丁原籍」、又丁盡戶絕及挨無名籍者經勘五次以 上,然後准送清軍御史審實,照見行《軍單》格式、每單 用紙一葉,刷印格眼,前開原單來歷,次開結勘緣由, 又開里書姓名,每衛類集一處,隸本省者徑行住勾, 各省者差人齎送清軍御史轉發查照住勾。仍將住 勾過緣由,并該管職名責令併開單內移文回照,轉 行州縣,給帖該啚里老執照。各州縣亦將住勾軍戶 另造數葉於軍冊之首,以備稽查。各清軍御史,事完 造冊奏繳。《清冊》一本,同原單送部,與本省《住勾冊》一 體存照。若正德、嘉靖以來,雖經勘五次以上,根拘未 獲,清勾未明者,該州縣另冊編記,原單繳部,行該衛 另給單勾。如再三年,無從根捕,仍照例行。 《凡管軍 官違犯》,三十一年題准:軍職有犯,倚勢役占,并受財 賣放餘丁,多至三十名以上、致地方防守荒廢者、俱 照軍職賣放正軍。甚者、事例、發邊衛充軍

按《大政紀》:嘉靖三十有一年三月,兵部上言,「往歲宣 大非無寇患,而本鎮戍卒自足戰守。自簡銳卒入衛 京師,眾分勢散,致調各鎮士卒赴援,奔命罷勞,餽饟 繁費。數年以來,費金七百餘萬,後將何繼?不若以本 鎮軍舍餘丁、土著壯夫補足原額,庶供億可省,而戰 守足恃矣。」從之。秋七月,倭寇猖獗日甚,廷議復設巡 視重臣,乃以王忬提督軍務,巡視浙、福海道。時忬巡 撫山東,聞命,即日至浙,度所治軍府皆草創,而浙人 柔脆不任戰,所受簡書輕,不足督率吏士。乃上疏請 假事權,誅賞得便宜。且欲嚴應援之律,寬損傷之條, 且勦旦撫勿拘。從之。忬任參將俞大猷、湯克寬為心 膂,徵狼、土諸兵,及募溫、台諸下邑桀黠少年,分隸諸 將,布列瀕海各鎮堡,嚴督防禦,浙人恃以為無恐。 嘉靖三十二年,准薊鎮、山東、河南防守軍制。又定邊 鎮京營給賞例,及各衛所改編起解賞罰之制。 按《明會典》:「薊鎮防守,嘉靖三十二年題准,黃土嶺人 馬,先年調往大毛山策應。今大毛山自有長谷駐操 一營,其黃土嶺照舊改屬一」片石,仍行遼東鎮巡,嚴 行前屯衛鐵廠堡,各該人員守本堡地方。 嘉靖三 十二年議准,「大同邊牆通賊衝口一百五十餘處,添 造空心磚臺三百座。」 山東防守,嘉靖三十二年議 准,將山東民壯快馬步精選六千,分為二營。一營屯 駐德州,委參將統領,聽候調遣;一營在省城選委僉 書都司,統率訓練。如德州一營承調北去,即將省城 一營移駐德州,以備赴援。 河南防守,嘉靖三十二 年題准,八府原編民兵五千名,臨時分屬各兵備操 練,每年六月終旬,調集磁州,令清軍副使同定委將 領統率,聽候調遣。 凡逃回人口,嘉靖三十二年題 准,各邊被擄人役,能傳報敵情,後果得實,給銀賞犒。 若將官因而得成大功,即將原報人役為首功,擒斬 五十名顆以上授百戶,仍賞銀三百兩;一百名顆以 上授千戶,仍賞銀五百兩。至一百五十名顆以上授 指揮,仍賞銀一千兩:俱與世襲。 凡犒賞將士,嘉靖 三十二年令各邊將官見在京營者,每月給米五石, 養贍家口。在京軍官不許混支。又奏准戶部徵收京 營草場子粒銀兩,共一萬三千五百兩有零。今後每 年徵解,兵部貯庫,按季聽戎政大臣印信手本到部 關支,前去賞軍等用。按季將收放數目,填造文冊,一 樣二本,一送兵部,一送科道查考。 又按《會典》凡改 編調衛,三十二年題准,軍犯節次改編,貽累軍丁,勞 及解戶。通行十三省及南北直隸各巡按清軍御史 查照。以後清理軍丁、俱不許比例改編。永為遵守。 凡起解軍丁。三十二年題准、解補軍人、須從府縣起 給批文、赴布政司倒換、解發該衛所收管著伍直。待 其人老疾、方許告替更代。不許執信私約。十年五年 輪房私自更替。如有私替者,照先年山西等處抽丁 等軍私輪替換事例、從重問斷。其官旗若有縱容收 替者,比縱容軍人歇役律例參究。 凡清軍賞罰,嘉 靖三十二年題准,凡清軍官員,如遇三六年考滿、將 任內清過軍士、取獲批收若干,未獲若干,奉到原發 勾單若干,未繳若干,完銷勘合若干。其內外經歷知 事等官、亦將任內收掌軍冊卷案造送軍單等件總 計若干,通行攢造方冊,類送吏部,轉咨兵部查考。如 有曠廢職業,及營謀別差,無益軍政者,不准給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