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53 (1700-1725).djvu/99

此页尚未校对

保大二年春正月金人克中京上遁雲中四月金人克西京

按《遼史天祚帝本紀》:保大二年春正月乙亥,金克中 京,進下澤州。上出居庸關,至鴛鴦濼,聞余睹引金人 婁室孛堇奄至。蕭奉先曰:「余睹乃王子班之苗裔,此 來欲立甥晉王耳。若為社稷計,不惜一子,明其罪,誅 之,余睹可不戰而自迴矣。」上遂賜晉王死。王素有人 望,諸軍聞其死,無不流涕,由是人心解體。余睹引金 人逼行宮,上率衛兵五千餘騎幸雲中,遺傳國璽於 桑乾河。二月甲午,知北院大王事耶律馬哥、漢人行 宮都部署蕭特末並為都統,太和宮使耶律補得副 之,將兵屯鴛鴦濼。己亥,金師敗奚王霞末於北安州, 遂降其城。三月辛酉,上聞金師出嶺西,遂趨白水濼。 乙丑,群牧使謨魯斡降金。丙寅,止至女古底倉,聞金 兵將近,計不知所出,乘輕騎入夾山,方悟奉先之不 忠,怒曰:「汝父子誤我至此,今欲誅汝,何益於事?恐軍 心忿怨。爾曹避敵苟安,禍必及我,其勿從行!」奉先下 馬哭拜而去。行未數里,左右執其父子縛送金兵。金 人斬其長子昂,以奉先及其次子昱械送金主,道遇 遼軍,奪以歸國,遂並賜死。戊辰,同知殿前點檢事耶 律高八率衛士降金。己巳,偵人蕭和尚、牌印郎君耶 律哂斯為金師所獲。癸酉,以諸局百工多亡,凡扈從 不限吏民,皆官之。初,詔留宰相張琳、李處溫與秦晉 國王淳守燕。處溫聞上入夾山,數日命令不通,即與 弟處能、子奭,外假怨軍,內結都統蕭幹,謀立淳。遂與 諸大臣耶律大石、左企弓、虞仲文、曹勇義、康公弼,集 蕃漢百官、諸軍及父老數萬人詣淳府。處溫邀張琳 至,白其事。琳曰:「攝政則可。」溫曰:「天意人心已定,請立 班耳。」處溫等請淳受禮,淳方出,李奭持赭袍被之,令 百官拜舞山呼,淳驚駭再三,辭不獲已而從之。於是 肆赦,自稱天錫皇帝,改元建福。降封天祚為湘陰王, 遂據有燕、雲、平及上京、遼西六路。天祚所有沙漠已 北、西南、西北路兩都招討府,諸蕃部族而已。夏四月 辛卯,西南面招討使耶律佛頂降金,雲內、寧邊、東勝 等州皆降。阿疏為金兵所擒,金已取西京,沙漠以南 部族皆降,上遂遁於訛莎烈。五月甲戌,都統馬哥收 集散亡,會於漚里謹。六月,淳寢疾,聞上傳檄天德、雲 內、朔、武、應、蔚等州,合諸蕃精兵五萬騎,約以八月入 燕,并遣人問勞,索衣裘茗藥。淳甚驚,命南北面大臣 議,而李處溫、蕭幹等有迎秦拒湘之說,集蕃漢百官 議之。已而淳死,眾乃議立其妻蕭氏為皇太后,主軍 國事,奉遺命迎立天祚次子秦王定為帝。太后遂稱 制,改元德興。處溫父子懼禍,南通童貫,欲挾蕭太后 納土於宋;北通於金,欲為內應,外以援立大功自陳。 蕭太后罵曰:「誤秦晉國王者,皆汝父子。」悉數其過數 十,賜死,臠其子奭而磔之。北部謨葛失以兵來援,為 金人敗於洪灰水,擒其子陀古及其屬阿敵音。秋七 月乙丑,上京毛八十率二千戶降金。八月戊戌,親遇 金軍,戰於石輦驛,敗績,都統蕭特末及其姪撒古被 執。辛丑,會軍於歡撻新查剌,金兵追之急,棄輜重以 遁。冬十月,金兵攻蔚州,降。十一月乙丑,聞金兵至奉 聖州,遂率衛兵屯於落昆髓。秦晉王淳妻蕭德妃五 表於金,求立秦王,不許,以勁兵守居庸。及金兵臨關, 厓石自崩,戌卒多壓死,不戰而潰。德妃出古北口,趨 天德軍。十二月,知金主撫定南京,上遂由埽里關出, 居四部族詳穩之家。三年春正月甲子,初,張玨為遼 興軍節度副使,民推玨領州事。秦晉王淳既死,蕭德 妃遣時立愛知平州。玨知遼必亡,練兵畜馬,籍丁壯 為備。立愛至,玨弗納。金帥粘罕入燕,首問平州事於 故參知政事康公弼,公弼曰:「玨狂妄寡謀,雖有鄉兵, 彼何能為!示之不疑,圖之未晚。」金人招時立愛赴軍 前,加玨臨海軍節度使,仍知平州。既而又欲以精兵 三千先下平州,擒張玨,公弼曰:「若加兵,是趣之叛也。」 公弼請自往覘之。玨謂公弼曰:「遼之八路,七路已降, 獨平州未解甲者,防蕭幹耳。」厚賂公弼而還。公弼復 粘罕曰:「彼無足慮。」金人遂改平州為南京,加玨試中 書門下平章事、判留守事。庚辰,宜、錦、乾、顯、成、川、豪、懿 等州相繼皆降。二月乙酉朔,興中府降金來州,歸德 軍節度使田顥、權隰州刺史杜師回、權遷州刺史高 永昌、權閏州刺史張成,皆籍所管戶降金。丙戌,誅蕭 德妃,降淳為庶人,盡釋其黨。癸巳,興中、宜州復城守。 三月,駐蹕於雲內州南。夏四月甲申朔,以知北院樞 密使蕭僧孝奴為諸道大都督。丙申,金兵至居庸關, 擒耶律大石。戊戌,金兵圍輜重於青塚硬寨,太保特 母哥竊梁王雅里以遁,秦王、許王、諸妃、公主、從臣皆 陷沒。壬寅,金遣人來招。癸卯,笞書請和。丙午,金兵送 族屬輜重東行,乃遣兵邀戰於白水濼,趙王習泥烈、 蕭道寧皆被執。上遣牌印郎君謀盧瓦送《兔紐》金印 偽降,遂西遁雲內。駙馬都尉乳奴詣金降。己酉,金復 以書來招答其書。壬子,金帥書來,不許,請和。是月,特 母哥挈雅里至,上怒,不能盡救,諸子誅之。五月辛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