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99 (1700-1725).djvu/9

此页尚未校对

明楊慎詞「羅帳燈昏蓮瓣暝。」

燈燭部紀事一

《漂粟手牘》:娥皇夜寢,夢昇於天,無日而明,光芒射日, 不可以視,驚覺乃燭也。於是孿生二女,名曰「宵明、燭 光。」

《女紅餘志》:桀愛琰琬,宮中燭心至跋,皆用異香寶屑 然之,有異彩,數里皆香。湯伐之,發其殘跋,值萬金。 《戰國策》:甘茂亡秦,且之齊,出關,遇蘇子曰:「君聞夫江 上之處女乎?」蘇子曰:「不聞。」曰:「夫江上之處女,有家貧 而無燭者,處女相與語,欲去之。家貧無燭者將去矣。 謂處女曰:『妾以無燭,故常先至,掃室布席,何愛於餘 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賜妾,何妨於處女?妾自以為有 益於處女,何為去我?處女相語以為然而留之。今臣 不肖,棄逐於秦而出關,願為足下掃室布席,幸無我 逐也』。」《蘇子》曰:「善。請重公於齊。」

《列女傳》:齊女徐吾與鄰婦李吾之屬會燭,相從夜績, 李吾謂其屬曰:「徐吾燭數不屬,請無與夜也。」徐吾曰: 「妾起常先,息常後,灑掃陳席以待來者,自與蔽薄,坐 常處下,凡為貧燭不屬故也。夫一室之中,益一人燭 不為暗,損一人燭不為明,何愛東壁之餘光乎?」李吾 莫能應,遂復與夜,終無後言。

《韓子外儲說》:郢人有遺燕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 謂持燭者曰:「舉燭。」云而過書舉燭,舉燭非書意也。燕 相受書而說之曰:「舉燭者,尚明也。尚明也者,舉賢而 任之。燕相白王,大說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今 世舉學者多似此類。

《三秦記》:「始皇墓中,燃鯨魚膏為燈。」

《西京雜記》:「高祖入咸陽宮,周行庫府,金玉珍寶,不可 稱言。其尤驚異者,有青玉五枝燈,高七尺五寸,作蟠 螭,以口銜燈,燈燃,鱗甲皆動,煥炳若列星而盈室焉。 閩越王獻高帝石蜜五斛,蜜燭二百枝,帝大悅。」 《拾遺記》:「董偃常臥延清之室,列靈麻之燭,以紫玉為 盤,如屈龍形,皆用雜寶飾之。」

《西京雜記》:「匡衡勤而無燭,鄰舍有燭,乃穿壁引其光, 以書映光而讀矣。」

長安巧工丁緩者,為「常滿燈」,七龍五鳳,雜以芙蓉蓮 藕之奇。

《寒食禁火日,賜侯家蠟燭》。

桓譚《新論》:「余與劉伯師夜坐,燈中脂炷燋禿將滅。余 謂伯師曰:『人衰老亦如彼禿炷矣』。伯師曰:『人衰老應 自續』。余曰:『益性可使白髮更黑,至壽極亦死耳』。」 《晉書禮志》:「魏武帝都鄴,正會文昌殿,用漢儀,又設百 華鐙。」

《宋書禮志魏故事》:「正月朔,賀殿下,設兩百華鐙,對於 二階之間。端門設庭燎火炬。端門外設五尺三尺鐙, 月照星明,雖夜猶晝。」

《拾遺記》:魏文帝美人薛靈芸,常山人也。咸熙元年,谷 習出守郡,時文帝選良家子女入六宮,習以千里聘 之,既得,乃以獻帝以文車十乘迎之。靈芸未至京師, 數十里膏燭之光,相續不滅。又築土為臺,基高三十 丈,列燭於臺下,名曰燭臺,遠望如列星之墜地。又於 大道之旁,一里一銅表,高五尺,以誌里數。行者歌曰: 「青槐夾道多塵埃,龍樓鳳闕望崔嵬,清風細雨雜香 來,土上出金火照臺。」此七字是妖辭也。為銅表誌里 數於道側,是土上出金之義;以燭置臺下,則火在土 下之義。漢火德王,魏土德王,火伏而土興。土上出金, 是魏滅而晉興也。

《語林》:嵇中散燈下彈琴,忽有一人,面甚小,斯須轉大, 遂長丈餘,單衣革帶,嵇視之既熟,吹其燈滅,曰:「吾恥 與鬼魅爭光。」

《晉書劉卞傳》:「卞字叔龍,東平須昌人也。本兵家子,質 直少言,少為縣小吏,功曹夜醉如廁,使卞執燭,不從。 功曹銜之,以他事補亭子。有祖秀才者,於亭中與刺 史箋,久不成。卞教之數言,卓犖有大致。秀才謂縣令 曰:『卞公府掾之精者,云何以為亭子』?令即召為門下 史。」

《周顗傳》:顗性寬裕而友愛過人。弟嵩嘗因酒瞋目謂 顗曰:「君才不及弟,何乃橫得重名?」以所燃蠟燭投之, 顗神色無忤,徐曰:「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

《石季龍載記》:「季龍左校令成公段造庭燎於崇杠之 末,高十餘丈,上盤置燎,下盤置人,絚繳上下。季龍試 而悅之。其太保夔安文武五百九人勸季龍稱尊號。 安等方入,而庭燎油灌下盤,死者七人。季龍惡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