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七指示》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五·七指示》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营口县水源公社中小学校办“三场”的调查 |
|
辽宁营口县水源公社贫下中农遵照毛主席关于“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的伟大教导,全社中小学校大办三场(农场、林场、饲养场),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培养无产阶级一代新人,初步克服了旧学校“三脱离”的现象。
一切有土地的学校都应当办农场
编辑水源公社贫下中农在决定校办“三场”之初,有人提出:“现在是大队办学,要养猪、种地,在队里参加劳动就行,学校不必办‘三场’。”针对这种活思想,公社革委会组织了学习和讨论。在讨论中,有些同志说:师生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是完全必要的,它有利于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促进思想革命化,并且对支援农业生产、巩固和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也有一定作用。但是,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不能代替校办“三场”。因为校外劳动,一般多是根据队里生产的需要,由生产队安排进行的,干什么活,什么时候干,有时很难列入学校计划之内。学校自办“三场”,就可以从学校实际出发,按学生年级高低,根据教学的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确定各年级分担的生产项目,安排一定的劳动时间,进行某一项或几项科学实验,有利于把教育同生产劳动、科学实验密切结合起来,使“三场”真正成为学农的基地,田间的课堂,科研的场所,育人的熔炉。
八一和卫国两个大队的学校,早在一九六六年毛主席的《五·七指示》发表以后,就自办了“三场”。他们谈了校办“三场”的五点好处:第一,校办“三场”可以培养师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养成经常劳动的习惯;第二,能够把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密切结合起来,凡是能到“三场”去上的课程,尽量安排到“三场”去上,有利于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的原则;第三,能够把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结合起来,凡是计划在“三场”上的课程,尽量请贫下中农上;第四,师生可以参加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便于进行科学实验;第五,也能创造出一定的物质成果,自力更生地解决办学经费问题,减轻贫下中农负担。
把转变学生思想放在首位
编辑水源公社各学校在办“三场”过程中,遵照毛主席关于“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的伟大教导,不断批判各种错误倾向,始终把转变学生思想,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放在首位。
“三场”办起来之后,先后出现了三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单纯的经济观点。认为办“三场”只是为了增加一些收入,解决学校经费问题,因此就只抓物不抓人。另一种错误倾向是单纯的劳动观点。把参加“三场”劳动,当成只是为了完成生产任务,形成了教育与生产劳动脱节的现象。还有一种错误倾向是单纯业务观点。把办“三场”看成是仅仅为了学知识,为验证学生是否学好书本知识服务。
水源公社、大队革委会和驻校贫下中农代表认为:单纯经济观点、单纯劳动观点和单纯业务观点,都是没有把转变学生思想放在首位,都是叛徒、内奸、工贼刘少奇“金钱挂帅”、“智育第一”的修正主义余毒的表现。他们带领革命师生,和贫下中农一起,开展了革命大批判,正确处理了三个关系:
一、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关系。办“三场”必须无产阶级政治挂帅,着重在改造师生的世界观,同时注意增加收入,逐步做到自给自足。
二、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的关系。教室和“三场”都是学生学习的场所,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要互相结合。学生到“三场”中进行学习,就能更好地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卫国大队学校过去讲《水稻催芽》一课,是在教室里讲的,学生学了不会用。办起“三场”后,他们请老贫农做老师,到农场边干边学,学生不但学了书本知识,而且学会实际操作。
三、参加学校“三场”劳动和参加生产队劳动的关系。水源公社各学校除了利用“三场”进行教学和劳动外,还根据农业季节、生产队的要求以及政治教育的安排,定期和不定期地到生产队和贫下中农一起劳动,一块学习,一起搞革命大批判,一起参加对敌斗争,学到了在“三场”里不能完全学到的知识。去年夏天,新光大队水稻发生严重虫灾。学校立即把《怎样防治水稻虫害》这一课提前来教,并带学生到生产队的稻田里去实践。学生认识了稻飞虱,学会了使用农药,和贫下中农一起战胜了虫灾。
营口县水源公社广大贫下中农和革命师生在《五·七指示》光辉照耀下,大办“三场”,使学生不仅掌握了书本知识,而且增强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质量有了很大提高。贫下中农回顾教育革命的实践,看到学校办起“三场”以后的巨大变化,深深感到:认真落实毛主席光辉的《五·七指示》,教育革命的道路越走越宽广。大家无比兴奋地说:“毛主席的《五·七指示》真是英明伟大!”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0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