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 气办函〔2018〕106号 2018年5月7日 发布机关:气象局办公室 |
气象局网站 |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内设机构: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办发〔2018〕23号)有关要求,结合中国气象局政务公开工作实际,制定了中国气象局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及其任务分解表,现将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国气象局办公室
2018年5月7日
中国气象局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
中国气象局2018年政务公开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系列部署和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2018年政务工作要点》,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大力推进决策和执行、管理和服务、过程和结果公开,推动转变部门职能、深化简政放权,不断提升气象部门政务公开工作质量和水平。
一、继续加大政务公开工作力度
1.以公开透明为基本要求继续推进政务公开。坚持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会议讨论决定的事项和制定的政策,如涉及公共利益、公众权益的,除需要保密的都应及时公开。对于社会广泛关注、关系国计民生的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原则上要公开答复全文。进一步落实部门权责清单和负面清单信息公开机制,及时指导各省(区、市)气象部门公开气象行政执法信息。
2.以突出重点为工作方向加大主动公开力度。围绕重点抓好部门预算决算、科技项目管理、人事任免和招聘、气象预警信息以及气象资料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要把重点领域信息公开纳入主动公开基本目录,持续加以推进。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中要公布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3.以中心工作为主要内容加强政策解读。紧紧围绕气象现代化建设、气象业务能力提升、气象防灾减灾、气象助力乡村振兴、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军民融合以及开放合作等战略部署,运用客观数据和生动实例,形象化、通俗化解读政策背景、重点任务和工作成效,及时准确传递权威信息和政策意图。
4.以社会关切为日常关注加强舆情回应。密切监测收集苗头性舆情,增强舆情风险防控意识,特别是涉及重要天气过程、重大气象灾害、部门突发事件等舆情,做到及时预警、科学研判、有效回应。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提高政务舆情回应的主动性、针对性、有效性。
二、不断提升政务服务工作水平
5.强化政务大厅服务能力。加强政务大厅建设管理,统筹资源、理顺机制、规范服务行为,切实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围绕深化“放管服”改革,清理并公开办事需要提供的各类证照、证明材料。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办事指南,办事指南之外不增加其他要求。进一步优化审批事项的流程和工作机制。
6.推进网上办事服务公开。公开网上办事大厅服务事项清单,推动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实现办事材料目录化、标准化。完善网民留言、咨询的受理、转办和反馈机制,及时处理答复,定期通报留言办理情况。
三、着力推进政务公开平台建设
7.强化政府网站建设管理。完善网站建设、丰富信息资源、强化搜索功能、健全办事服务。严格网站开办整合流程,规范网站名称和域名管理。大力推进部门网站建设集约化,建立健全站点建设、内容发布、组织保障等体制机制。完善政府网站安全保障机制,做好防攻击、防篡改、防病毒等工作。建立健全网络安全制度,确保用户信息安全。
8.发挥新媒体平台作用。充分发挥政务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灵活便捷的优势,做好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和办事服务工作。按照“谁开设、谁管理”的原则,落实主体责任,严格内容审查把关,不得发布与部门职能没有直接关联的信息。加强日常监管和维护,对维护能力差、关注用户少的要实行关停整合。
四、强化政务公开制度建设
9.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做好新修订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贯彻落实工作。进一步规范依申请公开工作,建立健全接收、登记、办理、答复等工作流程,依法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的权利。
10.强化政府信息公开审查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前要对公开内容、公开时机、公开方式进行研判和审查,避免发生信息发布失信、泄密等问题。除惩戒公示、强制性信息披露外,公开涉及个人隐私的政府信息要选择恰当的方式和范围。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各项工作任务,结合实际做好细化落实工作,按照《中国气象局政务公开目录》分工,及时做好动态更新。局办公室要加强政务公开工作的业务培训,通过组织开展培训班、实地学习交流等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水平。要加强督促检查,不定期对各单位主动公开、政策解读、舆情回应等工作进行抽查通报。
附件:工作要点任务分解
本作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五条,本作品不适用于该法,在中国大陆和其他地区属于公有领域。
注:中文维基文库社群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演讲,不总是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