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第6章 教育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 | 第5章 费用与资金机制 | 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第6章 教育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
第7章 人口、居民消费和社会服务 |
导 言
编辑6.1 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顺利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必要保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和人民的能力及其经济、资源、生态与环境条件。具体说,能力建设涉及国家的决策、管理、经济、环境、资源、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
6.2 中国政府从中国国情出发,已制定了“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实行“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环境政策;加强国家法制建设;展开了大规模的国土整治;发展了中小学义务教育和广泛进行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和环境保护意识;大力开展科学技术研究等。同时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有效减缓了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这些工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6.3 本章内容与其他各章都有联系,本章设6个方案领域:
- A.健全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
- B.教育建设;
- C.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
- D.科学技术支持能力建设;
- E.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
- F.不断完善《中国21世纪议程》。
方案领域
编辑A.健全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
编辑行动依据
编辑6.4 目前,中国可持续发展管理工作,即《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和管理,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和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组织与协调,各级政府和部门承担相应领域的职责和任务。
6.5 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有一个非常有效的管理体系。决策与管理能力建设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一环。可持续发展管理需要综合运用规划、法制、行政、经济等手段,培养高素质的决策人员和管理人才,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建立和不断完善组织机构,形成协调管理的机制。目前,中国在这些方面已经开展了很多工作,但仍需进一步强化和完善。
6.6 本章其它方案领域的实施有助于本方案领域目标的实现。
目 标
编辑6.7 到200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包括各级政府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决策能力、管理协调能力和较强的可持续发展服务能力。
行 动
编辑6.8 逐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管理机制的形成:
- (a)国家定期召开各地区、各部门负责人会议或特别会议,研讨中国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和对策,并检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情况,同时提出措施以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各级政府中,也进行与国家一级类似的活动;
- (b)组织研究、编制和实施区域开发整治规划,并定期组织审查和酌情修订区域开发整治规划。
6.9 中国政府将《中国21世纪议程》逐步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计划管理决策人员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组织实施能力;抓紧研究相应的指标体系和政策、措施等。
6.10 在全国建立有关可持续发展研究机构和充分利用现有的软科学研究组织,深入、系统地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向有关管理或决策部门提供政策性建议。
6.11 在决策过程中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因素的综合决策:
- (a)各级政府部门在重大决策和设立有关重要项目时,要同时进行可持续发展影响的评价和审查是否符合区域开发整治规划的要求;
- (b)提高行政和决策方面的透明度;通过建立非政府性的咨询机构以及大众信息网等,使有关社会团体、公众有效地参与决策过程;
- (c)有系统地监测和评估发展进程,以便各级政府与各部门评估可持续发展的成效;
- (d)通过政策协调,提高资源分配方面的合理性。
6.12 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制订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促进可持续发展:
- (a)推行有效可行的综合管理制度,尤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管理方面,逐步将自然资源和环境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环境补偿制度;
- (b)修订或完善经济和财政方面的现有条例,满足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c)建立健全国家与地方环境与发展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条例,同时提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
- (d)鼓励地方和企业制订和执行可持续发展核算(会计)制度的办法和规则。
6.13 转变政府职能,增强政府机构对可持续发展的服务功能,如组织、协调、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
6.14 采用多种办法加强对各级决策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意识、理论修养和实施能力,保证正确决策和顺利执行。经常对规划人员、管理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开展有系统的培训,交流做法和管理经验。
6.15 开展包括培训工作在内的国际合作,不断吸取国外新思路、新做法。对从事管理、技术性工作人员提供培训。
B.教育建设
编辑行动依据
编辑6.16 发展经济以摆脱贫困,关键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发展教育是走向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6.17 中国基础教育的成就举世公认,小学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已达到98%。全国90%以上的人口覆盖地区普及了初等义务教育,全国一半省市已完全普及了初等教育。近年来,中小学师资合格率逐年上升。但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教育投入偏低;中小学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流失率呈上升趋势;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失现象严重;教育内容和方法尚不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时代需要。
目 标
编辑6.18 优化教育结构,继续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鼓励自学成才,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造就一批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者和决策人才,建立一支门类齐全的、整体素质好的科技人才队伍和广大的具有一定劳动技能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劳动者大军。
行 动
编辑6.19 贯彻实施《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中,保证教育的投入强度,并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实施高等教育“211工程”。
6.20 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并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保证投资强度,鼓励企业、社会和私人等多种形式捐资、集资办教育。
6.21 加强对受教育者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灌输。在小学《自然》课程、中学《地理》等课程中纳入资源、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内容;在高等学校普遍开设《发展与环境》课程,设立与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研究生专业,如环境学等,将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于从初等到高等的整个教育过程中。
6.22 大力加强基础教育,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满足大中城市幼儿接受教育的要求,广大农村积极发展学前一年教育。注重扶持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教育和培训,逐步缩小女童和男童以及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人民群众受教育水平的差距。
6.23 优化中等教育结构,加强职业高中、中等技术学校的建设;到2000年,逐步做到职业学校年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在高中阶段学生中所占的比例全国平均保持在60%左右。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与培训网络,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未经培训不得就业或上岗”的劳动人事制度;大力发展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使从业人员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
6.24 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加强高级人才培养。积极推动高等学校信息网的建设,促进与国际间的信息交流。
6.25 加强文化宣传和科学普及活动,组织编写出版通俗的的科普读物,利用报刊、电影、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进行文化科学宣传和公众教育,举办各种类型的短训班,提高全民的文化科学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加强可持续发展的伦理道德教育。
6.26 提高教师和知识分子的待遇,改善工作和生活条件。
C.人力资源开发和能力建设
编辑行动依据
编辑6.27 中国人口多,劳动者文化科学素质较低。中国工人1989年技术登记在1~3级的占71%,4~6级的占23%,7~8级的仅占2%;农民的文化素质更低,还有24%的文盲。这一基本情况是任何时候处理任何问题时都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仅农村目前就有剩余劳动力1亿多,2000年将达到2亿左右,如果不加以充分利用,不仅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还会消耗大量的生活资料而为社会带来负担。因此,中国人力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目 标
编辑6.28 综合开发人力资源,扩大就业容量和提供新的就业领域、机会,促进广泛的就业,开发利用各类人才,满足可持续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行 动
编辑6.29 发展社区经济,特别是注重发展第三产业、乡镇企业,为城乡青壮年提供广阔的就业机会;开辟劳务市场,促进就业和人才合理利用;组织和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生态工程建设(如植树种草)和其他社会公益性建设(如修公路)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加强其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
6.30 利用广播、影视等宣传媒介,广泛宣讲智力资源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确立知识和知识分子应有的社会地位,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意识和人才意识;创造尊师重教,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加强人才宏观管理,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发挥各类人才的个人专长和整体优势。
6.31 支持研究、总结和推广可持续的生产方法和知识,鼓励能工巧匠和一切有专长的人员发挥其才能和专长,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并鼓励其传播知识和技艺。
6.32 在基层和社区建立职业培训机构,促进职业培训和技能训练,并向社区和民众提供最新培训材料和介绍人力资源和能力建设方面成效显著的活动、方案和项目成果;注重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和技能培训与服务;随着经济和技术发展,不断更新培训手段和提高培训成效。
6.33 通过提高知识分子待遇、采用激励机制、创造宽松的环境、组织科技攻关、提供继续教育机会等,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造就一支宏大的科技队伍。
6.34 健全干部培训制度,造就一批具有历史责任感和战略思想、知识广博,具有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现代意识的决策领导人才,提高各级政府可持续发展决策水平和组织实施能力。
6.35 开放国门,改善国内工作环境,吸引海外人才来中国服务;并通过技术援助和国际合作,吸收和利用国外智力资源,参与中国可持续发展建设;同时,根据国外劳务市场要求,有计划的安排劳务输出。
D.科学技术支持能力建设
编辑行动依据
编辑6.36 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之一。没有较高水平的科学技术支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在中国,人们已经普遍接受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
6.37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有效地为可持续发展的决策提供依据和手段,促进可持续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加深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开拓新的可利用的自然资源领域,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提供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这些作用对于缓解中国人口与经济增长和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扩大环境容量进而相应扩大生存空间和提高生存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尤为重要。
目 标
编辑6.38 大力促进科技进步,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将国民经济的发展真正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增加经济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来;跟踪世界高科技前沿,有所创新,有所突破;锻炼造就一支纵深结构配置合理的精干的科技队伍。
行 动
编辑6.39 认真贯彻实施《中长期科技发展纲领》和“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项目计划(八六三)”、“国家重点工业试验项目计划”、“国家技术开发重点项目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计划”、“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和“国家基础研究重大项目计划”、“火炬计划”、“星火计划”、“重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等国家重大科技计划。
6.40 努力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制订有效的方针政策,吸引和激励一批优秀人才,从事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研究,形成结构合理和精干的科研队伍。
6.41 不断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制度,完善科技立法;发挥政府的政策引导、组织管理职能,组织科技协作与攻关;加强科研支持系统和服务体系建设,改善研究场地、实验室、实验设备、图书馆等设施条件。
6.42 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形成适于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
6.43 进行可持续发展技术选择、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形成一套成熟的可持续发展的评估系统和比较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技术经济体系。
6.44 促进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程设计的配置合理的科技体系,加强可持续发展高新技术的研究。
6.45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技术市场,促进科技成果的转让与推广,形成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市场有机相连的“一条龙”体系。
6.46 促进国内地区间、各行业间科研人员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尤其是要促进跨学科、跨领域科研人员的交流与合作,进行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研究;促进科研、教学与产业的交流与协作,鼓励企业科技进步和科技开发。
6.47 加强国际合作,及时沟通国内外的科学技术信息,了解和掌握国际的最新成果。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国际社会的支持,进行国际科技合作和人才、成果的交流。同时认真抓好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
E.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
编辑行动依据
编辑6.48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没有终止的过程,随时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做出必要的反馈和调整是必要的。没有充分的信息,很难适时地做出正确的决策。对可持续发展而言,人人都是信息的使用者和提供者。所以,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的建立涉及到非常广泛的领域。
6.49 目前,中国各部门、各地区都建有自身的信息中心,国家也建立了一个涉及范围比较广泛的国家信息中心,这些都可作为促进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的基础。
6.50 在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中,不仅需要考虑信息的数量和完备性,也需要考虑信息的质量和一致性。
目 标
编辑6.51 到2000年,要逐步形成一个信息量丰富、可以广泛使用的可持续发展信息网络,使有关部门和机构能够比较方便地获得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最新和综合信息。
行 动
编辑6.52 制订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的框架结构、确定标准和应具备的功能。
6.53 对中国现有可用来支持持续发展的信息系统做出技术评价和比较,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途径。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起可持续发展信息系统与统计监测系统。
6.54 通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所倡议的可持续发展网络,建立可与国外交流的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网络。
6.55 建立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网络的立法或制度,促进形成信息共享的机制,保证各政府部门、非政府机构和广大民众可方便地获取和交流信息。
6.56 发展和采用现代化的信息采集、传输、管理、分析和处理手段,发展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卫星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等高新技术及其应用。
F.不断完善《中国21世纪议程》
编辑行动依据
编辑6.57 《中国21世纪议程》制定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框架,这一战略框架将使各部门、各地方不同的计划、规划逐步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得到协调、执行。《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因此,需要根据各方面情况的变化,不断完善《中国21世纪议程》,并确定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是《中国21世纪议程》的直接延伸。它与《议程》相对应,将《议程》这一战略框架分解为按阶段可操作的优先项目计划,集中反映出中国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急迫问题、能力建设、关键技术和示范项目。
6.58 应当指出的是,其它有关方案领域活动的进行将有助于本方案领域目标的实现。
目 标
编辑6.59 到2000年,使可持续发展目标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目标的内容。根据各方面情况的变化和不同阶段的重点,《中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将不断提出新的奋斗目标。
行 动
编辑6.60 深入开展可持续发展思想、理论和政策影响评价的研究,提高多学科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评价不同发展政策所产生的效果,向有关部门提供政策建议。
6.61 政府定期组织各部门间的磋商,讨论和评价可持续发展的有关战略和实施问题,不断完善《中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
6.62 确保公众及社会各阶层的充分参与,使《中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充分体现人民意向和时代需求,并得到公众的支持。
6.63 围绕本方案领域的目标,保持与其他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的密切联系与合作,不断吸取国际社会在推进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经验和普遍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