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靈山房集 (四部叢刊本)/卷第三十

卷第二十九 九靈山房集 卷第三十
元 戴良 撰 景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藏明正統刊黑口本
後序

九靈山房外集卷之三十

   賛

    九靈先生畫像賛

其神之清秋髙露寒而青田鶴鳴也其氣之温光含

輝潜而充然如赤瓊也其文之昭盆盎紛如而古罍

洗獨精明也具此三羙𠩄以歛英毅而集衆長葆醇

熈而孚群情也懿㢤斯人盖智遍乎物行飾乎躬而

學本乎誠者也

    又賛

窅乎其凝者以道為家燁乎其澤者振徳之華悄然

而深思者𠩄以周其變沛然而大肆者又将暢其葩

是皆丗之𠩄知也至扵困而亨窮而㤗齊喜戚扵夢

幻棄利祿猶泥沙吾欲従而䆒之巳莫辨其津涯况

可得而賛耶

  余三十年間兩賛𠦑能之像辭各異焉以見𠦑

  能年既髙而徳愈進也因令侍史并書之前翰

  林學士金華宋濂記

志慮髙潔秋水寒潭器局嚴慤峭壁危巖峻不可踰

静無弗㴠是謂徳人為衆之詹

           義門鄭濤敬賛元太常禮儀院博士

懿兹臞仙金華之英造道自得脩辞立誠持樂之和

秉衡之平出䖏翛然風月同清

           周伯𤦺鄱陽人元翰林學士

温温乎容貌之可即抑抑乎威儀之有㜫跡雖𭔃乎

朝著而與充詘者殊科志常慕乎山林而與矯崛者

異𮜿長松之隂消摇曵屣人殆疑其為遯丗之𨓜

而不知其為𢫎道之君子吾甞觀其飭躬而操踐端

實纉言而論著宏侈可謂其行則儒其文則史者矣

           楊翮金陵人

仁義爲飭身之本忠信爲奉國之基彂爲文章其聲

也希天将以斯人鳴太平之盛必使翔而後集覧徳

輝而下之若人也其視時爲去𭕒而以道爲樞機也耶

           陳基臨海人

履其素不傲以肆志廓通其變不苟以阿丗夐乎

蚤𡻕之芳華藹乎前脩之氣味人方睹紫芝扵眉宇

之間吾将求𠦑度扵言論之外也

           胡翰金華人

蕭蕭乎氷雪之姿濟濟乎山林之服萃和氣以中充

藹髙標而外肅雖著𫐠之富有年于兹而進脩之功

惟日不足庶㡬儒林文苑之間継昔賢之芳躅吾安

得爲之執鞭叅翺翔而追

           王禕義烏人翰林院待制

仙華之峯欎乎蒼蒼儲英孕靈粲然文光偉才賢之

迭興接踵武而相望有羙君子粹如珪璋言若不出

口而其文則有千里朝宗之勢貌若不勝衣而其志

則有百錬不折之剛玩天機之流動集藝苑之芬芳

𮗚其用心盖将追古人而頡頑者也夫身之退者徳

必進跡之晦者名必揚造物者既俾若人以絶出之

長則必使之鳴 國家之太平和儀鳯之鏗鏘豈肯

置之扵山林泉石之鄊也耶

           吴沉蘭溪人

皥皥温温如三春曦是公徳容之腴炳炳彪彪如㤗

山芝是公文藻之輝此固足見其著外之羙而不知

其中自得之妙殆将追孔孟而爲師是以操七寸之

觚以開䝉蔀扵學苑破萬卷之書而獵精華扵道機

盖不屑扵嗣人藝士之爲而直欲由伊洛而遡泗沂也

           鄭淵浦江人元月泉書院山長

神清氣温乃道之充學淳行卓為士之䧺瑟彼和氏

之壁勁㢤繁弱之弓或或䖏與時卑𨺚紀甲子見

趣捨之正考春秋窮茟削之工丗之人皆以窮逹為

得䘮而不知其特立獨行契古人之髙風

           張士諤永嘉人浦江縣儒學教諭

九靈先生捐󠄂舘之八年伯衡過其鄊邑従其子禮拜

其遺像追為之賛曰

緒接二戴之後道探兩漢之上卓爾為人中之英隐

負海内之望威儀文采尚莫能髴髣精神心術矧

可以名状其䟦渉道途也𩔗子房之報韓其徬徨山

澤也猶正則之自放丗今若山斗之共仰公⿺辶䖏駕風

霆而長徃後死者之瞻遺像安得不慨斯文之将䘮

也歟         ⿱⺾⿰𩵋禾 -- 蘇伯衡

温乎其容維徳之充粹乎其文維學之純斯丗之人

斯丗之珎吾将與歸非公其誰

          劉中臨安人

其容粹然其心靄然其文沛然非髙視物表以樂其

天者乎是宜論道廟堂之上唱道為儒林之先胡為

而遯世頋嘯傲乎風烟然身遁而名随聞之者亦興

起而慕焉

           烏斯衜四明人

直而温寛而栗䖏事雖蕳殊無傲色志乎聖賢之學

充乎君子之徳廓然有容卓爾有立䆒千古之淵微

為一丗之矜式行當彂揮𠩄藴以見扵世豈容深䖏

髙遯扵泉石也耶

           徐元蘭溪人

才可以濟民而位弗稱徳可以厚俗而時弗容是造

物之嗇扵公耳然宏辞偉論𠩄以宣人文昭聖學而

垂扵無窮者又不可謂不擅其豐也

          趙友同

𬒳山野之裳衣懐琬琰之文辞其充然者豈従人而

贏縮其退然者亦與道而委蛇放乎丘壑𬓛韻之夷

曠視㓜輿将何用扵當丗出乎埃𡏖神情之散朗歎

𠦑夜不可得而同時

           黄賔豫章

冲然而中虚脩然而外頎将用于世也其才良其行

或困于時也其神完其體紓若人者寔廊廟之具

匪山澤之臞盖其扵學也深得虖道之妙詎丗俗之

可窺雖摛文弄藻嘲風謔月特其緒餘要當與秦太

虚黄庭堅並駕而齊軀者矣舎是之外則非吾可得

而知也㢤

           姚廣孝姑蘇人太子少師

萃乾坤清㳤之姿無山林枯瘠之氣其出也石渠天

禄固争睹蒼梧翠竹之英標其䖏也𦭘屋石田未必

减金馬玉堂之髙⿰至支 -- 𦤺湛盧之劒匣蔵則風雨時鳴琬

琰之碧玉藴而山川增麗嗚呼浦陽人物耳目之𠩄

接者若容州文學之風雅遺音蜀山居士之咸韶

帝制至扵金㫪玉應交振而錯陳則長薌山長後先

而並丗率皆𮪍箕跨尾而神㳺乎上玄鞭霆馭風以

歴覧乎無際然則狂瀾砥柱之障誰復任之而九鼎

一絲之懸𪷤其可畏前軰之𠩄作成後生之𠩄期望

惟君與宋景濂氏而已

           趙良恭蘭溪人

   祭文

    祭雲林先生文

斯道與宋俱遷南東文獻卓然婺為之宗各尊𠩄聞

丕緒大統風行日臨山立海涌有元之棄𦒿老淪亡

惟四先生揚其末光懿文太史事

明天子長山華川内外鼎峙惟九靈公逺跡自蔵嬉

㳺物表不耀其章譬諸寳噐⿰至支 -- 𦤺用先毀頋瞻四傑䘮

其三矣𦍒公尚存為學者師孰是寡佑一老不遺自

昔聖賢莫不有死死有可𫝊禍福同𮜿公之表著實

可不磨視彼區區何足少多前有千祀後有萬丗百

年之間盖不必計人囿大化如氷在川成壞斯須烏

可控搏有盡之形歸諸造物其無盡者終古不𣳚得

失之理公巳無疑我獨何悲傷道之微星辰在上河

嶽在下孰扶其衰尚徯来者嗚呼哀㢤

          蘇伯衡金華人翰林院編脩

    故九靈先生戴公墓誌銘

九靈先生既殁之二十八年次子樂述其平生行實

京師授友同曰先君捐󠄂館巳乆而墓石未銘樂年且

垂老恐一旦溘先朝露是終無以𭧂其懿羙于丗子

扵先君為内姪又甞有師弟子之分知先君者莫(⿱艹石)

子也銘烏忍不為友同拜且泣曰是故友同之夙夜

不遑自寕者第念先生乃一代名儒冝託諸能言之

士以垂不朽今旣乆而未有𠩄屬尚敢以愚陋辞㢤

遂叙而銘之先生諱良字叔能姓戴氏其先杜陵人

十八丗祖昭唐咸通間任淛之東道五部兵馬大元

帥平南節度使銀青光禄大夫檢校太子尚書令仲

子堂始𨗇㜈之浦江好馳馬試劍故名所居里曰馬

劍厥後子孫日益緐夥樂善業儒為縣之望族曽大

父諱錫大父諱濤父諱暄皆𨼆德弗耀先生天資警

敏性至孝母劉夫人病日侍湯藥抱持𥨊興衣不觧

帶者餘年㞐父母䘮哀毁㡬不能生每遇忌辰輒

咽流涕䖏兄弟傋盡恩愛長姪恭早䘮父敎之踰已

子早従烏傷朱震亨先生習醫業後以其術大𩔰于

時官至太毉院使皆先生力也生平嗜讀書雖𥘉寒

盛暑恒至夜分乃𥧌故天文地理毉卜佛老之書靡

不精䆒其㫖𥘉治經習舉子業尋棄去専力為古文

時栁文肅公貫黄文獻公溍吴文貞公莱皆以文章

鳴浙水東先生徃来受業門下盡得其閫奥與文肅

公尤親宻公之死為經紀其家持心䘮三年始歸余

忠宣公闕持憲莭過婺州聞先生善⿰⿱亚⿰口亅欠 -- 𰙔詩数相過従

論古今作者詞㫖SKchar劣公欣然曰士不知詩乆矣非

子吾不敢相語乃盡授以平日所得扵師友者而先

生詩名遂雄視乎東南矣家居逺城邑朋㳺講習頗

囏即買地縣西結屋数十楹日與同軰討論濓洛性

理之微言家事有無悉置不問親黨或𭄿以营産業

為子孫計先生謝曰子孫貧冨非吾可知且家丗業

儒詩書之外亦不能有他圖也居無何起為月泉書

院山長後生士子接其風猷無不已踐履實學相𭄿

至正辛丑以薦者擢授中順大夫淮南江北䓁䖏

行中書省儒學提舉然時事已不靖無可行其志乃

携從子温浮海至中州欲與豪傑交而卒無所遇遂

南還四明四明多佳山水耆儒故老徃徃流寓于兹

先生每相與宴集為樂酒酣賦詩撃莭⿰⿱亚⿰口亅欠 -- 𰙔詠聞者以

為有𮮐離秀麥之遺音焉

國朝洪武壬戌以禮幣徴先生至

京師即日

召見試文辤若干篇

命大官予饍留會同舘名公鉅卿見無虚日甚或以

師禮事之旣而

上欲用先生先生以老病固辞頗忤

㫖待罪乆之一日感微疾即爲書謝諸親舊猶拳拳

以忠孝大莭為語迨疾亟召樂謂曰吾罪戾本深頼

聖恩寛貸獲保首領以死念無報効汝䓁幸自勉以

盖前人之諐乃為賢子孫耳語畢遂端坐卒于寓舎

實癸亥四月十七日也享年六十有七樂以道逺不

克扶柩南還乃擇地火化奉其骨而歸以是年十一

月十五日𦵏于縣南嘉興鄉西山之原配趙氏故宋

宗室梅石處士必俊之女有賢徳先公八年卒至是

合窆焉子男二人長禮本縣儒學訓導後十三年卒

次即樂今為本縣毉學訓科女二長適張琪次適倪

佐孫男八孫女三先生神氣爽朗羙鬚髯不妄喜怒

終日危坐無惰容與人言必吐露情實善誘掖後進

甞以所居在九靈山晚年自號九靈山人故學者咸

以九靈先生称之所著述有和陶詩一卷 --卷(⿵龹⿱一龴)九靈山房

集三十卷 --卷(⿵龹⿱一龴)春秋經傳考三十二卷 --卷(⿵龹⿱一龴)蔵于家嗚呼先生以

盛年遭丗多故晚遇

聖朝而進扵老病故終身莫克伸其志然志雖不伸

一時而文章之鏗鍧炳耀所以光前修啓後武維持

斯文而振其遺緒者固自足伸扵永乆也銘曰

身之彊也時則巳非時之逢也身則巳衰韜英歛華

大昌厥後辝雖不獲薦郊廟而亦有足樂扵山巔水

涯嗚呼先生之髙也豈後人而無知

 文淵閣修書官修職𭅺本毉院御毉門生趙友同撰


九靈山房集卷 --卷(⿵龹⿱一龴)之三十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