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西安府志 (己亥刻本)/卷04

 卷三 乾隆西安府志 (己亥刻本)
卷四
卷五 
本作品收錄於:《乾隆西安府志

西安府志卷第四

  名山志三原 盩厔 渭南 富平 醴泉 同官耀州

 三原縣

嵯峨山通志在縣西北四十里賈志山東峯屬縣界一名

截嶭山顔師古漢書注截嶭山在三原縣西元和郡志天

齊原在縣西北二十五里雍勝畧嵯峨在天齊之上特岀

雲表登其巔則涇渭黃河皆在目前縣志山分三面西南

涇陽西北淳化東北屬三原三峯並列葢邑之主山也上

有靈湫旱禱輒應

孟侯原淸酆原白鹿原縣志俱在縣北四十里西連嵯峨

東至㫁原連亘四十里淸酆一名豐原在舊縣北濁谷口

東孟侯在舊縣西白鹿在舊縣東終縣東西界又有浮山

在縣北二十里按三原故城在今縣北

淸峪寰宇記在縣西北一名鬼谷昔蘇張師事鬼谷先生

 按淸峪卽淸水峪長安志載入華原十道志晉太康地

 記云扶風池陽縣有鬼谷裴秀雍州記亦云在池陽今

 三原卽池陽境而司馬彪乃云鬼谷在嵩山虞喜志林

 又云在隴關未詳孰是又方輿紀要謂天齊一名鬼谷

堯門山縣志在縣西北三十里括地志堯門山俗名石門

上有路其狀若門故老云堯鑿山爲門因名之

 按周顯王五年秦獻公取三晉之師於石門其地屬邠

 州三水淳化界内方輿紀要謂卽三原之堯門山誤矣

 胡三省通鑑注於彼處之石門山又引括地志此文亦

 非又唐地理志雲陽有堯山疑卽此

 盩厔縣

終南山長安志在縣南三十里縣志山東接𨝘縣西接郿

縣枝峯别嶺隨地異名北周庾信温湯碑咸池浴曰先應綠甲之圖砥柱浮天始受元夷之

命仁則滌蕩埃氣義則激揚淸濁勇則負山餘力弱則鴻毛不勝仲春則榆莢同流三月則桃花共下其色變者流

爲五雲之漿其味美者結爲三危之露烟靑於銅浦色白於鉛溪非神鼎而長浮異龍池而獨涌灑胃湔腸興羸起

瘠秦皇餘石仍爲雁齒之階漢武舊陶卽用魚鱗之瓦山間湧水實表忠誠室內江流彌彰純孝豈若醴泉消疾聞

乎建武之朝神水蠲疴在乎咸康之世嵩嶽三仙之館不孤擅於天池華陰百丈之泉豈獨高於蓮井

 按隋地理志盩厔縣有太一山有温湯開府碑文當卽

 指此倪璠庾子山年譜以此文屬諸宏農恐非

韋谷縣志在縣西南五十里與郿縣接界俗譌爲泥谷又

南三十里有掃帚嶺北十里爲倉谷又北有故縣谷東五

里有安樂山又東七里有底保谷今名車谷車谷南十五里爲

翠峯巓有唐仙姑祠谷東三里爲強弩谷今名強谷在縣西南

三十八里又東五里爲稻谷又東四里爲耐山又東四里

爲駱谷

駱谷縣志在縣西南三十里又南八十里爲十八盤又南

十里至河底爲故駱谷關通洋縣元和志駱谷道漢魏舊

道也武德七年復開地理通釋谷長二百二十里谷之東

五里爲新口谷谷東有黑鳯山又東二里爲熨斗谷又東

二里爲虎谷又東五里爲黑水谷方輿紀要近駱谷有關

家洞唐岑參酬成少尹駱谷行聞君行路難惆悵臨長衢豈不憚險艱王程剩相拘憶昨蓬萊宫新授刺史符

明主仍賜衣價直千萬餘何幸承命日得與夫子俱攜手出華省連鑣赴長途五馬當路嘶按節投蜀都千崖信縈

折一徑何盤紆層氷滑征輪宻竹礙隼旟深林迷昏旦棧道凌空虚飛雪縮馬毛烈風擘我膚峯攅望天小亭午見

日初夜宿月近人朝行雲滿車泉澆石鏬坼火入松心枯亞尹同心者風流賢大夫榮祿上及親之官隨板輿高價

振臺閣淸詞岀應徐成都春酒香且用俸錢沾浮名何足道海上堪乗桴章孝標駱谷行捫雲褭棧入靑冥鞿馬鈴

驛傍日星仰踏劒稜梯萬仞下緣氷岫沓千㝷山花織錦時聊看澗水彈琴不暇聽若比爭名求利處㝷思此路𨚫

安寧韓琮駱谷曉望詩秦川如畫柳如絲去國還家一望時公子王孫莫來好嶺花多是斷腸枝

黑水谷通志在縣南二十五里一名芒谷水經注芒谷水

側山際有石室世謂之玉女房長安志玉女洞門崇四尺

闊三尺縣志芒水色黑因以芒谷爲黑水谷其南三里仙

遊潭北有玉女洞又潭傍爲羅漢洞東側有馬融讀書石

室又南一百八十里卽秦嶺也又芒谷口內三里爲韓谷

口外稍東爲黃谷又東四里爲團標谷有石笋卓立如塔

可十丈餘頂有雙栢樹又東五里爲馬岔谷又東二里爲

龍谷宋蘇軾留題仙游潭中興寺東有玉女洞洞南有馬融讀書石室過潭而南山石益竒潭上有橋畏其險

不敢渡淸潭百尺皎無泥山木陰陰谷鳥啼蜀客曾遊明月峽秦人今在武陵溪獨攀書室窺巖竇還訪仙姝款石

閨猶有愛山心未至不將雙脚踏飛梯又玉女洞詩洞裏吹簫子終年守獨幽石泉爲曉鏡山月當簾鈎歲晩杉楓

盡人歸霧雨愁送迎應鄙陋誰繼楚臣謳又馬融石室詩未應將軍聘初從季直遊絳紗生不識蒼石尚能留豈害

依梁兾何須困李侯吾詩愼勿刻猿鶴爲君羞

沈嶺長安志在縣南五十里一名姜維嶺蜀後主延熙二

十年大將軍姜維率衆岀駱谷經沈嶺向長安通鑑注自

駱谷北岀扶風隔以終南山其間有三嶺一曰沈嶺近芒

水一曰衙嶺一曰分水嶺

就谷通志在縣東南三十里唐六典就谷在盩厔置將作

監掌採伐材木處也縣志西有吾老洞石穴深邃莫測聽

有風聲相傳中有玉匣卽老子墓洞上有殿奉老子石像

谷東三里爲飛昇谷又東二里爲西觀谷有佛塔俗呼爲

塔覺谷又東二里爲東觀谷其東爲卧牛池西爲化女泉泉下有晒丹石又樓

子山去塔峪之十里唐大慧禪師父爲武功令武三思欲

交之因隱于此上有洞

太微峯縣志在縣東南三十五里東觀谷東一里形勢嵯

峨相傳老子飛昇于此下有煉丹峯上善池在說經臺之

麓又東側爲聞仙谷其東崖爲吕公洞相傳唐吕嵓隱處

谷東二里卽田谷通志田谷在縣東南三十五里縣志谷

南五里爲仰天池在山頂池廣二畆餘水深數尺旱禱有

應又南五里有十老洞洞中有石像十自谷而南六十里

爲金井又南百二十里爲秦嶺又南六十里卽柴溝關

石樓山雍勝畧在縣東南三十七里形重叠如樓一名樓

觀水經注就水北徑大陵西世謂之老子陵是也方輿紀

要唐開元末得元元像於樓觀山卽此又東南三里爲五

福山一統志五峯聳峙自此而南鳥道縈紆可通洋縣

赤谷通志在縣東南五十里縣志谷南五里曰迎陽洞相

傳爲鍾離權修煉之所又谷東過嶺爲牛谷今名牛角岔

又東三里爲檀谷按通志檀一壇又作潭今名大渠谷谷之南有紅

石洞檀谷之東三里爲耿谷縣志今譌爲景谷耿谷南六

十里爲高山嶺有池周五里

甘谷通志在縣東南七十里一統志唐武德八年幸鄠縣

校獵於南山甘谷卽此葢近鄠縣境也縣志甘谷在耿谷

東十里東爲望仙坪西爲遇仙觀中有老子石像甚工又

東南十里爲五泉嶺嶺北十里有石鏡谷在甘谷東四里

嶺半有石方丈餘明瑩如鏡遠照長安谷西爲佛谷堆又

東爲淸凉山又東四里爲澇谷接鄠縣界

 渭南縣

倒虎山通志在縣南七十里一名側虎山一名倒獸山長

安志十六國春秋曰王嘉隱東陽谷鑿崖穴而居弟子傳

業者數百人石季龍兵亂棄其徒衆至于長安潛隱終南

山結廬而止門人聞而復隨之乃遷於倒獸山卽此縣志

在鳯皇山南亦名大峪峪之西又有小峪山

 按法苑珠林渭南縣南山倒狗谷崖有懸石文狀倒狗

 疑卽此山元和志作倒獸山一名元象山避唐諱也

神川原縣志在縣城東南俗名小原有東西二坡附城盤

折而下者曰西坡附泰寧宮而下者曰東坡坡底有井淸

豐艸原縣志在縣城北秦村西南其土潤其植蕃故名西

北抵富平之石川河東南至龍背寨

梁店坡縣志在縣西二十里又西十里爲城店坡又東爲

駒兒嶺在馬峪東

灰塠長安志在縣西南五里崇三十尺周一百步通志俗

傳爲秦始皇焚書之所縣志灰塠之西爲羅家坡又西曰

雙城坡又西曰芝山又西曰沈家坡有杜化谷

新豐原長安志在縣西南二十里一名靑原縣志在縣南

小原之南其地水旱嘗豐故又名常稔原東西亘縣境接

臨潼界南抵靈臺元象諸山湭水經其中東曰東原有五

指山其巘凡五西曰西原卽新原也方輿紀要一名明光

 按通志明光原在縣東南四里與新豐別爲一原攷後

 魏置南新豐縣於明光原西偪隋開皇中以其地無水

 移縣於今治則方輿紀要謂明光原卽新豐者近是再

 考明光谷在縣東南一曰三娘坡坡北曰倉堡嘴以舊有倉

 堡城故名縣志以名同悞合爲一至志又云東原爲豐原西

 原爲靑原湭水經其中不相連接今攷新豐原本與臨

 潼接界而臨潼在西苟以西原别爲靑原則新豐原不

 得與於臨潼接矣此葢後人因湭河之隔遂以豐原屬

 東靑原屬西其實本一原也

羝羱坡長安志在縣西南二十里東西三十里南北接山

三十里一名𦍩羝坡縣志坡在靑原東坡之下卽靑澗頭

石鼓山縣志在縣西南五十里一名石樓山元和志酋水

出縣西南石樓山相近爲分水嶺一統志嶺東北𪋤水流

入湭水西南𪋤水流入藍田界又相近有堠子嶺其西北

曰牛思嶺東北𪋤曰嚴坡有嚴谷俗傳漢嚴光隱處南有

馬鞍嶺又望竿嶺亦在縣西南花園川西

龍尾坡縣志在縣南五里胡城坡東北上有朝元洞又上

有秦女峯西當湭川口曰風門三秦記風門在新豐縣東

南兩阜相對其中多風按新豐縣今屬臨潼又南十里爲胡城坡長

安志東西一十五里南北接山三十里縣志豐原西北隅

蜯蛤塠長安志在縣南二十里崇三十尺周二百步又南

四十里爲孟家塠崇一百尺周四百步

黄狗峪在縣南六十里縣志峪在小峪西小峪在大峪西

南黃狗峪入折而東南有二山曰南月圓北月圓淸水河

經其中南月圓山四面懸崖僅通一徑山上有仰天池池

旁有田千餘畆又南十里有阮峪在分水嶺東南峪東南

有南古莊北古莊峪中曰白楊溝曰鐵洞岔曰松栢岔南

古莊之南曰七嶺踰嶺卽大嶺之南北川也

大嶺縣志在縣南七十里自靑岡坪至東西川之南皆是

東南曰小秦嶺嶺南屬商州界

廣鄉原長安志在縣東南十里縣志原北有東陽西陽二

谷車潁秦書王嘉在東陽谷口鑿岸爲穴而居之諸從學

者人各一穴遂至數百穴又東南七里爲釣魚峯一統志

峯東瀕赤水相傳王嘉常釣於此相近有侯柳坡長安志

坡東西十里南北接山三十里一作侯柳坡

鳳皇山通志在縣東南四十里相近爲箭峪嶺一作箭谷

山縣志與華州接界東南曰靑岡坪通志嶺南通商洛一

帶東南通武關又東南二十里爲靈臺山名勝志山頂方

平故以臺名雍勝畧上有七星塔又謂七星山縣志其稍

西而低者曰半截山東曰羊峪又東曰黑掌峪又東曰葫

蘆峪靈臺之北曰寺峪峪口有泉凡十故村曰十泉村又

有坡曰霧子坡靈臺西南曰曹峪西北曰伴紅坡曹峪水

經其右又靈臺相近者曰塌山

杜原通志在縣東北五十里一統志在故下邽城西按下邽故

城在縣東北自三原界迤𨓦至此後以冦萊公塟此攺曰仕原

其西南曰杜橋嶺

 富平縣

荆山賈志在縣西南十里書禹貢荆岐旣旅導岍及岐至

於荆山傳荆山在岐山東史記黃帝鑄鼎於荆山下鼎成

上天因名其處曰鼎湖帝王世紀禹鑄鼎於荆山在馮翊

懷遠之南今其下有荆渠也漢地理志懷德禹貢北條荆

山在南下有彊梁原長安志一名掘陵原括地志荆山在

雍州富平縣今名掘陵原元和志在縣西南二十五里

富平縣在今治東北

 按禹貢錐指史記周勃從定三秦賜食邑懷德尋置懷

 德縣括地志懷徳故城在同州朝邑縣西南四十三里

 至富平縣亦有懷德故城通典晉自彭原移富平於今

 縣西南懷德城寰宇記懷德故城在今富平西南十一

 里非漢懷德縣也因是胡氏遂謂荆山當在朝邑縣境

 而以邑之西北朝坂當之竊意朝阪形勢靡迤不足以

 當山名倘謂此卽荆山則富平之隆崇𡷏萃者將何以

 名之若云漢之懷德不在富平恐又不然葢漢縣疆域

 本寛原可遠接富平且其中相距之同州漢時並未置

 縣白水一縣景帝始置粟邑而懷德爲高帝時周勃食

 邑則懷德縣境當日直抵富平亦未可知若謂朝阪之

 𪋤直抵河壖故經文謂至於荆山逾於河若在富平則

 與經意不合不知神禹身歴九州目營四海富平東距

 大河不過二百餘里安得爲遠故今於荊山仍屬富平

 至馬志復謂富平掘陵原爲唐高祖顯陵而禹跡之荆

 山卽三原之嵯峨攷劉昭注補郡國志云雲陽縣有荆

 山故伯循本之以爲其鄉重不知劉說本帝王世紀是

 書迂誕實爲攷古之蠧安可據以說經至謂唐之顯陵

 卽掘陵原胡云豈有園陵所在而襲此惡名者故附辨

 之於此

曠野原一統志在縣北二十里相傳周宣王田獵於此相

近有黃金塠縣志卽通關以西雷村以東土山之隆起者

一名黃金阜又北十里爲龍泉山耀州志有五泉湧岀故

名賈志一名鳳皇山長安志一名屛風山又北十里爲月

窟山一統志山有泉深數仞旱禱必應縣志山南三十步

有王石洞世傳王仙隱處又右有玉女洞左有仙人洞深

俱不測山東有古蜂洞在懸崖中宻流如瀑又東北十里

爲甕金山賈志一名虎山狀如虎踞通志一作金甕山

東西女學洞通志在縣北錄異記定陵後通關鄉入谷二

十餘里有二洞一名東女學崖壁懸絶躋攀不及夜往往

聞讀書聲相傳山前有神鵰常䕶洞門人或犯者擊之西

女學洞有一石室秉炬可行一二十里近閉不通又山頂

有天井直下深二丈許底傍有崖龕梯磴而土屈曲甚廣

龕内有道經置栢床上有石人俛首憑案而坐形如生又

北行二十餘里有三泉山谷内有三石盆各廣丈餘光滑

殆非人工泉水常滿古老云時有仙人浴此大都此山有

犯者卽立致雷電傷稼

鐵牛山耀州志在縣北七十里相近有牡丹山縣志錦屏

山東南十里爲蟠桃山上有三泉折而東北三里爲老君

今稱鐵 牛山 南有鐵牛洞又北三里爲左服山山右有老君

洞又東二里爲石窩山山北有盆傾峪車輞窰又西一里

有牛窰又東二里爲底店山一名立地山下有三泉峪峪

北爲中嶺其下亦有流泉止一里又東二里爲龍眼山下

有藥泉峪

北虜原長安志在縣西北一十里下爲北虜川卽張浚戰

 按魏地形志頻陽縣有南鹵原卽此葢頻陽故城在今

 縣東北故稱南原鹵古與虜通通志謂鹵當以有鹽而

 名非也耀州志又作北陸原

中山方輿紀要在縣西北十五里與涇陽接界

天乳山通志在縣西北三十里長安志兩峯相對如乳形

又西北五里爲檀山長安志傍爲邑子山有馬跑泉相近

有錦屏山一統志山巓有王翦廟亦名將軍山傍爲高陽

峯縣志一名走馬嶺在邑子山東一里

紫金山長安志在縣西北四十里又西北十里有虎頭山

耀州志卽紫金之支隴相近爲椅子山縣志一名邑山山

後有目連塔又東五里爲五龍山山陰五泉合流爲小河

萬戸塠長安志在縣西三十里

迤山縣志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方輿紀要孔氏謂之靡迤

昔周遷以岐豐之地賜秦遂有周畿内八百里東至迤山

是也通志俗名瓦窑頭山

盤龍原縣志在縣南石川河所經

中華原通志在縣東南三十里一統志以後周中華郡得

按中華故城在縣南縣志一名石婆原其高處曰華原頭相近有

羊蹄原縣志自賀蘭觀東至高堂村

八公塠通志在縣東四十里寰宇記其塠兩畔各有小谷

象八字中心有塠象公字因以爲名亦謂之八公原

浮原縣志在縣東北二十五里又名浮山

土門山耀州志在縣東北七十里山豁如門與耀州接魏

地形志土門縣有土門山按上門故城在縣北一名頻山水經注頻

陽城北有頻山元和志頻山有二土闕狀似門後魏以此

名縣一名明月山寰宇記明月山在美原縣西北二十里

縣志明月山南有頻山神廟中有高阜僅數畆許九山環

抱若拱向然西北𪋤一小山陡出曰堡子山其北𪋤曰千

尺崖壁立百仞鳥道可通下有千尺泉其東𪋤曰趙老峪

一名玉鏡山一名金絲山兩傍峪如兩門卽古土門山也

山巓之陽鑿其半東西二百步南北半之世傳秦苻堅作

離宮于此耀州志山與同官鼇背山相接南有頻陽故城

王翦故宅下有勾谷澗

 按元和志以頻山爲土門今攷美原故城在縣東北六

 十里而頻山在美原西北十一里適當縣東北七十里

 則頻山之爲土門無疑一統志於頻山下旣引元和志

 文復分土門爲二似未審

揣天山縣志在縣東北玉鏡山北又西一里爲星宿坡東

爲小水峪又西崖有洞曰風洞又縣東北七十五里爲玉

女山耀州志山之東卽玉鏡山又東有大小石谷澗

高石崖縣志在縣東北趙老峪北十里崖下有苻堅插劍

走馬遺跡西爲淸水峪東爲車輻峪西爲㓂萊公河東北

爲峪頭河高石崖東北五里爲十二盤嶺又東北五里爲

三尺嶺

石叠山縣志在縣東北一名樓子山其東𪋤爲大水峪峪

東爲萬斛山縣志石如斗斛者數萬下有三泉谷澗又西

北二十里爲熨斗坪

金粟山縣志在縣東北九十五里一名紫金山一名菩薩

山一名靈泉山山有龍泉每歲淸明人多取其水以祈年

其巓有高禖祠又山之東有劉仙洞題曰碧雲島又萬斛

山北三十里爲岳山縣志其東𪋤爲石坡峪接蒲城界

 醴泉縣

九嵕山通志在縣東北五十里漢地理志谷口縣九嵕山

在西按谷口故城在縣東北唐六典九嵕關內道之名山也長安志

九嵕山東連仲山西當涇水出處故謂之谷口高六百五

十丈周𢌞十五里廣一里縣志山有九峯峻聳其南𪋤卽

咸陽北阪方輿紀要山以北謂之嶺北晉以後新平北地

安定諸郡皆爲嶺北地

泥泉谷通志在縣北城下又北二十里爲安谷縣志明嘉

靖四年谷中岀水灌田又北十里爲武將山通志一名五

將山唐地理志一名馮山雍勝畧山卽漢末辛孟隱處

無勞山縣志在縣北五十里旁有敬德洞相近有五峯山

在無勞山西與永壽接界上有靈湫旱禱輒應一名温宿

嶺顔師古漢書注温宿嶺在醴泉縣北長安志漢時温宿

國人內附令居此地田牧因名隋地理志作温秀嶺後魏

置温秀䕶軍唐温秀縣俱以此名相近有兩水谷長安志

承陽山西有兩水谷縣志一名石泉谷又北十里爲承陽

山方輿紀要左右有水合流入甘河

巴谷縣志在縣北八十里稍西爲白水谷

泔谷府志在縣西北五里

 按長安志有甘谷在縣西南八十里甘水出焉非此泔

 谷也

巖谷縣志在縣東北三十里谷後有石洞在觀音堂右一

統志巖谷有泉從石罅岀與巴谷等水合漑田數十頃又

東北十里爲鳯凰山縣志附麗九𡽀相傳周時鳳翔於此

又東北十里爲方山一作芳山唐地理志醴泉縣有芳山

谷口通志在縣東北七十里元和志九𡽀山東仲山西當

涇水岀谷之處謂之谷口相近有波水谷傍有豆盧谷又

縣東北十里有黑狗谷

 同官縣

虎踞山一統志在縣治西北狀如虎踞縣城依於其𪋤下

有石泉引流入縣治中一名虎頭山

濟陽山一統志在縣治西南上有寨下有方泉甘可釀酒

相近有嶂山皆爲縣城所附

龍蟠山一統志在縣東門外蜿蜒如龍與虎踞山對稍北

一里爲頻山

潤山一統志在縣北十里中有石每潤則雨一名聖水山

馬蘭山通志在縣北三十里

 按馬蘭山通志云一作馬欄葢俗偶加木爲欄耳舊志

 云其山綿亘接同州白水界一統志以馬蘭屬之同官

 馬欄屬之白水非也

女𢌞山通志在縣北四十里州志有西高山在縣北三十

里其東爲女𢌞山橫遮無路忽道從峽口出又東卽神水

峽兩山峻峭險阻並於石門東北通榆林西北通寧夏甘

肅方輿紀要舊設金𤨏關廵司

 按魏書地形志同官縣有關山疑卽此

北高山通志在縣北四十里上有哭泉一名女華山寰宇

記女華山高峯秀岀每大風雨多從華岳至此故老云華

岳女君在此山因立祠水旱祈禱有騐通志女華神廟舊

志謂之北高山𣾰水所出與宜君接界

石盤山通志在縣北四十里一作石槃魏地形志銅官縣

有石槃山

 按晉建興三年劉曜攻北地太守麴昌麴允來救潰還

 曜追敗之於磻石谷允奔還靈武所稱磻石谷疑卽此

 山又北魏孝文時北地民支酉聚衆起兵於石山追至

 濁谷向長安顧祖禹謂石山亦卽石盤偶失盤字耳

金山耀州志在縣西北三里有姜女祠山下有濟衆泉通

志泉在山西𪋤自石罅中湧岀旱禱有應

西高山縣志在縣西北三十里又西北十里有文王山雍

大記文王射豐卽此又西爲武王山與耀州耙樓山接界

武王山東有白馬山南接耀州

飛仙山一統志在縣南三十里有洞傳爲葛洪升仙處又

東南爲鳯凰原

兎窩嶺通志在縣南三十里相傳唐太宗爲秦王時獵兎

於此石上有兎形矢跡縣志南有金牛嶺俗傳有牧兒遇

虎一黃牛與格鬥得免會秦王擒劉黑闥歸親射其虎於

嶺上因名

三泉山縣志在縣東南三十里與耀州將軍山接又東有

鼇背山與富平眀月山接

 耀州

五臺山喬志在州東三里五山並峙頂平如臺東曰瑞應

南曰起雲西曰昇仙北曰顯化中曰齊天在終南者曰南

五臺此號北五臺五臺山志有石洞在顯化臺曰太元唐

孫思邈隱居處洞西有洗藥池洞東北八里有孫家原卽

眞人籍里顯化臺東通天橋續州志 國初人建東有遇

仙橋康乃心五臺山記太元洞深不可測或曰眞人療龍

旣愈龍爲穿此達同官可四五十里下有聚虎坪卽眞人

伏虎處又山石可爲磬故一名磬玉山賈志磬玉山東有

巨穴毎風從穴岀名風洞山長安志風孔山在華原縣東

五里按華原故城在今州北通志五臺山下有尹師澗羽流尹師居

之州志五臺山石洞南三里有山自東而西爲東乳山亦

名落星原自西而東南爲西乳山兩山環抱州城𣾰沮水

會於山下從山𨻶中岀又名鸛鵲谷雍勝畧中斷如門俗

謂之岔口出谷口爲富平界又安召山在州東五里又東

爲將軍山又東爲鎖山一名寳鎖山

石臯山通志在州北四十里又北二里爲樹子山又北三

里爲把樓山一作耙樓又北五里爲高山

木門山一統志在州北六十里有上中下三木門相去各

三里相近爲九龍寨州志神水嶺東山有九峯又有九泉

故名又東南爲唐家堡堡東五里爲笠子山又木門山八

里爲玉女山有玉女堡

三石山通志在州北八十里三峯𦊅兀山𪋤有奇峯洞滴

水成泉謂之天漿又東南爲石嘴山又東爲神水嶺

牛耳山州志在州西北十八里東西兩山對峙形如牛耳

又西北四十二里爲鳯翼山州志一名車葢西接淳化界

又西北十里爲金圭山北爲碁盤嶺有寒山仙跡相近爲

負高原俗名高窑原禹貢錐指耀州有負高原故縣名華

大唐山州志在州西北七十里又西北十里爲石門山通

志有石如門爲西北要害州志在分水嶺西北今屬三水縣

分水嶺在故寧谷鎭西北築有峯門爲石門重關相近有

箭幹山在姚萇殿東北又有錐子山在魏王樓東皆以形

似名又樓東南十里有照金山俗傳山有光雨後照人衣

如金其西北爲七里川

小三石山州志在州西北百十里橫嶺東三峯屹立如塔

形又東爲摩天嶺一名鑚天嶺高二十里又東有鴻𪁽嶺

太子石小三石山相近有箭穿崖通志在桃兒堡東州志

相傳明帝與諸將校射中孔因名又西有張果老崖有張

果墳與淳化接界又西北十五里爲橫嶺在長條嶺北卽

金楊達夫遇害處有廟

淸水谷長安志在縣西三十里石門鄉十道志卽鬼谷先

生所居水自雲陽界來按雲陽今屬淳化縣

嵯峨山通志在州西南

土門山方輿紀要在州東南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