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西安府志 (己亥刻本)/卷27
卷二十六 ◄ | 乾隆西安府志 (己亥刻本) 卷二十七 |
► 卷二十八 |
|
西安府志卷第二十七
人物志
關中居四極之上游華嶽洪河篤生人傑數千餘年自帝
王將相聖賢豪傑貞元蔚㑹莫盛於斯通志分著聖賢名
臣廉能勇略直諫忠節孝義等名頗嫌支蔓其位置亦多
未安今於名世之士略叙朝代併稱列傳餘若儒林文苑
隱𨓜節烈凡一節之美者仍爲别著凡十四卷至所載人
物事實閒有不盡互見大事志卷中以省繁艿亦史家往
例也
周
周公尙書君陳師保萬民民懷其德洛誥惟公德明光于
上下勤施于四方旁作穆穆迓衡史記魯世家周公旦者
武王弟也文王在時旦爲子孝篤仁義于羣子武王卽位
旦輔翼武王九年東伐至盟津十一年伐紂至牧野作牧
誓破殷殺紂周公把大鉞召公把小鉞釁社告紂之罪於
天及殷民封紂子武庚祿父管叔傅之以續殷祀武王有
疾不豫羣臣懼周公乃自以爲贄設三壇載璧秉圭吿於
太王王季文王卜曰吉藏其冊金縢匱中其後武王崩成
王少周公恐天下畔乃踐祚代成王攝行政當國管叔及
其羣弟流言於國曰公將不利於成王周公卒相成王而
使其子伯禽就封於魯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反周公奉
命興師東伐作大誥誅管叔殺武庚放蔡叔收殷餘民以
封康叔於衞封微子於宋以奉殷祀寧淮夷東土二年畢
定諸侯咸服宗周成王七年周公營雒邑成王長周公還
政北而就臣位匔匔如畏然初成王少時病周公自㨵其
蚤沉之河以祝於神亦藏其冊於府成王病有瘳及成王
用事人或譖周公周公奔楚成王發府見周公禱書乃泣
反周公周公歸恐成王壯治有所淫佚乃作多士母𨓜官
政未次序作周官官别其宜作立政以便百姓卒葬于畢
按姬宗世譜周公長子伯禽封魯次子仲翼畱於西周
公殁襲爵周公三代子佑四代子碌五代子惠六代子
宗七代子圉八代子璠九代子盈十代子師十一代子
穆十二代子敬十三代子勤十四代子質十五代子黑
肩俱襲公爵黑肩事桓王桓王次子克有寵於王屬諸
周公桓王崩長子陀立是爲莊王王奪公爵延及二十
五世孫絺稚病廢疾考王封其弟揭於王城爲周桓公
桓公生威公威公生惠公惠公以王城傳長子武公以
鞏邑封次子班班號東周惠公武號西周武公愼靚王
以上皆東居至赧王微弱復遷王城依西周武公赧王
崩周民東亡就鞏秦遷西周公於𢠸狐聚東周公於陽
人聚使奉周祀凡三十四世其後可考者漢元鼎四年
封三十六代孫姬嘉爲周子南君元封三年封嘉弟昭
爲承休侯元始四年封三十九代孫姬憲爲鄭公東漢
建武三年封四十代孫姬觀爲衞公晉泰始三年封四
十五代孫姬章爲嗣聖公北魏天興二年封四十八代
孫姬邰爲永成侯子武襲隋開皇九年封五十二代孫
姬勲爲昭德侯唐武德二年封五十三代孫姬順爲咸
陽公宋乾德五年封五十八代孫姬邠爲周南公景祐
二年封六十代孫姬紹爲郢公元武宗至大元年徴周
公後六十四代孫姬重郁以忤相臣脫虎脫停封重郁
子二人豐鎬於至正八年僑寓河東豐子二文灼文煇
又灼之後四世〈莊尚疇燕琅復周〉至養學於明萬歷丁亥返咸
陽養學之後五世〈應秋光富士彬祉紹先爲正支光耀蘭芳熊飛皆應秋子士廉光富次子祐土彬次子紹〉
〈倉祐子皆旁支〉至肇勳肇勳弟四〈肇麒肇麟肇碧紹子先肇玉紹子倉〉凡七十
七代乾隆戊戌中丞畢公以
公墓在咸陽淸釐封域禁止樵釆并爲查詢譜牒咨訪後
裔僅有奉祀生一人竊謂歷聖相傳道統自
周公承之官禮制作爻𧰼演辭開帝王萬世之基闡羲聖
精微之藴我
朝右文重道加意表章康熙二十四年以公子伯禽少子
食釆東野者爲東野氏奉
旨世襲五經博士奉祀曲阜祠宇今咸陽爲
公祠墓所在且文武成康四王陵寢咸在於是奏請
皇上加恩照東野氏例𣸸設五經博士一員予以世襲俾繼
禰之宗得延聖澤以崇禋祀經禮部議準孔氏衢州朱
子婺源之例增設世襲翰林院五經博士一員仰䝉
俞允因按世譜嫡支以姬肇勳承襲
熙朝崇道之盛典
聖主延賞之隆恩實與日月同其炳煥而中丞之奏請亦不
朽之盛事也因爲詳著於編俾後來有所考焉
畢公高書畢命惟公懋德克勤小物弼亮四世正色率下
罔不祇師言嘉績多於先王予小子垂拱仰成正義晉語
說文王之事云重之以周召畢榮則畢公於文王之世巳
爲大臣是文武成康四世爲公卿也史記魏世家畢公高
與周同姓武王伐紂高封於畢索隱左傳富辰言文王之
子十六國有畢原豐郇言畢公是文王之子馬融亦云畢
毛庶子其後絕封爲庶人
榮伯書序成王旣伐東夷肅愼來賀王俾榮伯作賄肅愼
之命正義晉語云文王諏於蔡原訪於莘尹重之以周召
畢榮榮於文王之時名次畢公之下是大臣也未知此時
榮伯是彼榮公否史記周本紀註馬融曰榮伯周同姓畿
内諸侯爲卿大夫也
君陳書君陳惟爾令德孝恭惟孝友于兄弟克施有政命
汝尹兹東郊敬哉往愼乃司兹率厥常懋昭周公之訓惟
民其乂竹書紀年成王十一年王命周平公治東都注周
平公卽君陳周公之子伯禽之弟
祭公謀父左傳穆王周行天下必有車轍馬跡焉祭公謀
父作祈招之詩以止王心王是以獲没於祗宮其詩曰祈
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
而無醉飽之心國語穆王將征犬戎祭公謀父諫曰先王
耀德不觀兵夫先王之制甸服者祭侯服者祀賓服者享
要服者貢荒服者王日祭月祀時享歲貢終王今自大畢
伯仕之終也犬戎氏以其職來王天子曰予必以不享征
之且觀之兵無乃廢先王之訓而王幾頓乎王不聽遂征
之汲冢周書王若曰公不豫公其吿予懿德祭公曰汝無
以戾〈缺〉罪疾喪時二王大功汝無以嬖御固莊后汝無以
小謀敗大作汝無以嬖御士疾大夫卿士汝無以家相亂
王室而莫恤其外尚皆以時中乂萬國史記周本紀註韋
昭曰祭畿內之國周公之後爲王卿士謀父字也
酆侯左傳畢原酆郇文之昭也竹書紀年成王十有九年
巡狩歸周正百官黜酆侯
秦獻公史記獻公二年城櫟陽十四年卒子孝公立十二
年作咸陽徙都之十九年天子致伯二十四年卒子惠文
君立十四年更爲元年又十四年卒子武王立四年八月
死立弟昭襄王十九年爲西帝復去之五十六年卒子孝
文王立卽位三日卒子莊襄王立四年五月卒子政立是
爲始皇帝
按秦封在岐周以西故列入今地自獻公徙櫟陽始
杜伯史記正義周成王時唐人作亂成王滅之遷唐子孫
於杜謂之杜伯卽范丐所云在周爲唐杜氏左傳注杜伯
爲宣王大夫王殺之其子隰叔奔晉
程伯休父詩大雅命程伯休父國語重黎氏後注伯爵休
父名詩正義父宜是字而昭以爲名
驪戎男左傳晉伐驪戎驪戎男女以驪姬注其君姬姓其
爵男也
蘇忿生書立政周公曰太史司宼蘇公式敬爾由獄以長
我王國
張仲詩小雅箋吉甫之友
按小雅皆周西都時作而六月末章云來歸自鎬飮御
諸友侯誰在矣張仲孝友則仲必家於西周者也
秦祖史記孔子弟子列傳字子南鄭元曰秦人〈按明一統 志西安府〉
〈人〉 宋高宗贊秦有子南贇贇述作守道之淵成德之博範
若鑄金契猶發藥歷世明祀少梁寵爵
壤駟赤史記孔子弟子傳字子徒鄭元曰秦人〈按明一統 志西安府〉
〈人〉 宋高宗贊式是壤侯昭乎聖徒執經請益載道若無詩
書規矩問學楷模得時而駕領袖諸儒
燕伋〈按家語 作級〉 三賢集字子思秦人夫子適周問禮時從之
道成而歸居於汧河西南山下相傳古名魯家村宋陳知
微贊八九之徒具傳大義賢哉子思道本無愧鍾靈咸鎬
浴德洙泗增封汧源皇澤斯被聖門人物志贊師席高振
大成是集道傳一貫速肖七十善教云裒儒風可立漁陽
之士得跂而及
芮伯詩小序桑柔芮伯刺厲王也箋芮伯畿內諸侯王卿
士也字良夫國語厲王悅榮夷公芮良夫曰夫榮公好專
利而不知大難夫王人者將導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今王
學專利其可乎匹夫專利猶謂之盜王而行之其歸鮮矣
榮公爲卿士諸侯不享
暴公詩何人斯維暴之云小序刺暴公也暴公爲卿士而
譖蘇公蘇公作詩以絕之毛傳暴蘇皆畿內國名
虢文公國語宣王在位不藉千畞虢公諫曰不可夫民之
大事在農王事惟農是務三時務農一時講武乃能媚於
神而和於民今天子欲修先王之緖而棄其大功匱神之
祀而困民之財將何以求福用民王勿聽
按史記周本紀注文公虢叔之後西虢也宣王都鎬在
畿内也
左儒說苑周宣王殺杜伯而非其罪左儒爭之於王九復
之王曰别君而異友斯汝也左儒對曰臣聞君道友逆則
順君以誅友友道君逆則率友以違君王怒曰易而言則
生不易而言則死左儒對曰臣聞士不枉義以從死不易
言以求生臣能明君之過以死杜伯之無罪王殺杜伯左
儒死之
家父詩小雅家父作誦以究王訩詩序節南山家父刺厲
王也箋家父字周大夫也正義作詩刺王而自稱字者期
於申寫下情冀上攺悟而已
翟黄新序下邽人魏文侯問曰寡人何如羣臣皆曰仁君
也翟黄曰君非仁君何以言之對曰伐中山不以封君之
弟而以封君之長子臣以此知之文侯怒逐黃黄出次至
任座座曰仁君也何以言之對曰臣聞之其君仁者其臣
直向翟黄之言直臣是以知君仁君也文侯復召黃拜爲
上卿
甘龍新序秦大夫孝公欲用衞鞅之言恐大臣不從於是
召衞鞅甘龍杜摯三大夫慮世事之變計正法之本使民
之道公孫鞅曰君亟定變法之慮行之無疑甘龍曰臣聞
聖人不易民而教智者不變法而治因民而教者不勞而
功成據法而治者吏習而民安之今君變法不循故更禮
以教民臣恐天下之議君願君熟慮之公孫鞅曰智者作
法愚者制焉賢者更禮不肖者拘焉拘禮之人不足與言
事制法之人不足與論治君無疑矣杜摯曰利不百不變
法功不什不易器法古無過循禮無邪君其圖之公孫鞅
曰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古反古者未可非循禮者未足
多君無疑矣於是孝公違龍摯之善謀從衞鞅之過言
樗里子史記名疾秦惠王弟滑稽多智秦人號曰智囊爵
右更使伐曲沃取其城地伐趙虜將軍莊豹拔藺明年助
魏章攻楚敗楚將屈匄取漢中地秦封號爲嚴君武王立
逐張儀魏章樗里子爲相以車百乗入周周迎之甚敬昭
王元年樗里子伐蒲還擊皮氏卒
頓弱國策秦人謂秦王曰山東之戰國有六韓天下之咽
喉魏天下之胸腹王資臣萬金而遊聽之韓魏入其社稷
之臣於秦卽韓魏從而天下可圖也秦王曰善乃資萬金
使遊韓魏入其將相四國畢從
陳軫國策秦人齊助楚攻秦惠王患之使張儀見楚王曰
大王能閉關絕齊臣請使秦王獻商於之地六百里楚王
大悅羣臣皆賀陳軫後至對曰臣見商於之地不可得而
患必至也王曰何也對曰秦所以重王以王有齊也今地
未可得而齊先絕是西生秦患北絕齊交兩國兵必至矣
楚王不聽使受地於秦張儀出見使者曰從某至某廣從
六里楚王大怒欲伐秦軫曰伐秦非計也王不如賂之一
名都與之伐齊是我亡於秦而取償於齊也王不聽伐秦
大敗於杜陵齊伐楚陳軫謂楚王曰王不如以地東解於
齊西講於秦秦王謂軫曰子秦人也棄寡人事楚今齊楚
相伐或謂救之便或謂救之不便子獨不可以忠爲子主
計以其餘爲寡人乎軫曰臣聞兩虎爭人而鬭管莊子刺
之管與止之曰虎者戾蟲人者甘餌今兩虎爭人而鬬小
者必死大者必傷子待傷虎而刺之則是一舉而兼兩虎
也無刺一虎之勞而有刺兩虎之名齊楚今戰戰必敗敗
王起兵救之有救齊之利而無伐楚之害計聽知覆逆者
惟王可也
司馬錯國策秦人於惠王前欲伐蜀張儀曰不如伐韓王
曰請聞其說對曰下兵三川以臨二周此王業也今蜀西
僻之國戎狄之長也敝民勞衆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
以爲利臣聞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今三川周室天下
之市朝也而王不爭焉顧爭於戎狄王業遠矣錯曰欲富
國者務廣其地欲強兵者務富其民欲王者務博其德今
蜀西僻之國戎狄之長也取其地足以廣國得其財足以
富民繕兵故拔一國而天下不以爲暴利盡四海諸侯不
以爲貪是我一舉而名實兩附而又有禁暴正亂之名今
周天下之宗室韓周之與國也二國並力合謀以因乎齊
趙而求解乎楚魏臣所謂危不如伐蜀之完也惠王曰善
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漢書司馬遷傳錯孫蘄事武安君
白起與武安坑趙長平軍還而與之俱賜死杜郵葬於華
池蘄孫昌爲秦王鐵官昌生毋懌毋懌爲漢市長毋懌生
喜喜爲五大夫卒葬高門
公子池戰國策三國攻秦入函谷昭王欲割河東而講召
池問之對曰講亦悔不講亦悔王曰何也對曰王割河東
以講三國雖去王必曰惜矣三國且去吾特以三城從之
此講之悔也王不講三國入函谷咸陽必危王又曰惜矣
吾愛三城而不講此不講之悔也王曰均吾悔也寧亡三
城而悔無危咸陽而悔也寡人決講矣以三城講於三國
兵乃退
王翦史記頻陽人少好兵事秦始皇十一年攻趙閼與破
之拔九城二十八年攻趙拔趙盡定趙地爲郡明年攻燕
定燕薊而還翦子賁擊荆荆兵敗還擊魏定魏地始皇問
李信吾欲攻取荆度用幾何人李信曰二十萬翦曰非六
十萬不可始皇使信伐荆荆人破李信軍始皇如頻陽謝
翦翦曰聽將軍計於是王翦將兵六十萬東擊荆荆悉國
中兵拒秦翦堅壁不戰日休士洗沐親與士卒同食久之
軍中投石超距翦曰士卒可用矣荆數挑戰秦不出引而
東翦追之大破荆兵至蘄南殺其將軍項燕乗勝略定荆
地城邑爲郡縣因南征百越之君而王翦子王賁與李信
破定燕齊地始皇并天下王氏功爲多二世之時王翦及
子賁已死陳勝反秦秦使王翦孫王離擊趙項雨救趙虜
王離
漢
盧綰史記豐人從高祖入漢中爲將軍東擊項籍以太尉
從岀入臥内親幸莫及封長安侯五年立爲燕王
傅寛史記以魏五大夫騎將從漢王入漢中擊項籍定齊
地封陽陵侯〈按史記功臣侯表以高 祖六年十二月甲申封〉 孝惠五年卒諡爲景
侯子須侯精立〈按史記功臣侯表作頃侯靖 漢書功臣侯表作頃侯淸〉 二十四年卒
子共侯則立十二年卒子侯偃立二十一年坐與淮南王
謀反死國除
嚴觀按陽陵今高陵縣又賈志載高陵侯王虞人高陵
侯翟方進平陵侯蘇建杜侯復陸支富平侯張安世考
史漢高陵屬琅邪平陵屬武當杜屬重平富平屬平原
皆非今地
竇廣國史記外戚世家字少君竇長君其兄竇皇后其姊
也少君年四五歲時家貧爲人所略賣傳十餘家至宜陽
從其家之長安聞皇后新立家在觀津姓竇氏廣國去時
雖小識其縣名及姓上書自陳召見果是乃厚賜田宅金
錢封公昆弟家於長安絳侯灌將軍等曰吾屬不死命且
懸此兩人兩人所出微不可不爲擇師傅賓客於是選長
者士之有節行者與居竇長君少君由此爲退讓君子不
敢以尊貴驕人孝景帝立封廣國爲章武侯長君前死封
其子彭祖爲南皮侯吳楚反時竇太后從昆弟子嬰任俠
自喜以軍功爲魏其侯
朱建漢書楚人爲淮南王黥布相初布欲反問建建諫止
之布不聽漢旣誅布聞建諫之賜號平原君家徙長安爲
人辯有口刻廉剛直行不苟合義不取容辟陽侯行不正
欲知建建不肯見及建母死貧未有以發喪辟陽侯乃奉
百金祱列侯貴人以辟陽侯故往賻凡五百金久之人或
毁辟陽侯惠帝欲誅之辟陽侯困急欲見建建辭曰不敢
見君乃求見孝惠幸臣閎孺說曰君所以得幸帝天下莫
不聞今辟陽侯幸太后道路皆言君讒欲殺之今日辟陽
侯誅旦日太后含怒亦誅君君何不言帝出辟陽侯閎孺
從其計出之孝文時淮南厲王殺辟陽侯以黨諸呂故孝
文聞其客朱建爲其策使吏捕欲治遂自剄文帝聞之曰
吾無殺建意也召其子拜中大夫使匈奴單于無禮罵單
于死匈奴中
袁盎史記楚人也字絲父徙安陵以兄噲爲郞中絳侯之
國人上書告反諸公莫敢言惟盎明絳侯無罪得釋淮南
厲王驕甚盎諫曰諸侯太驕必生患可削地上弗用王益
横謀反事覺遷之蜀至雍病死上哭甚哀盎八頓首請罪
上曰以不用公言至此盎由此名重朝廷宦者趙同以幸
常害盎盎患之盎兄子種爲常侍騎說盎曰君廷辱之使
其毁不用文帝出趙同參乘盎伏車前曰臣聞天子所與
共六尺輿者皆天下豪英陛下獨奈何與刀鋸餘人載於
是上笑下趙同帝從霸陵上欲西馳下峻阪盎擥轡曰陛
下縱自輕奈高廟太后何上乃止上幸上林皇后愼夫人
從及坐郎署長布席盎引卻愼夫人坐盎以數直練不得
久居中調爲隴西都尉仁愛士卒皆爭爲死遷齊相徙爲
吳相吳王厚遇盎盎告歸吳楚反聞鼂錯欲請治盎未決
盎恐夜見竇嬰願至上前口對狀乃召入具言吳楚反狀
獨斬錯以謝吳吳可罷錯誅吳楚已破上以元王子禮爲
楚王盎爲楚相病免居家景帝時時使人問籌策梁王欲
求爲嗣盎進說其後語塞梁王怨盎使刺客殺盎安陵郭
門外
魏尚漢書馮唐傳槐里人文帝時爲雲中守軍市租盡以
饗士卒出私養錢五日一殺牛以饗賓客軍吏舍人匈奴
遠避不近雲中之塞虜一入尚帥車騎擊之所殺甚衆
馮唐史記其父徙安陵唐以孝著爲中郎署長事文帝文
帝曰吾居代時吾尚食監高祛數言趙將李齊之賢對曰
尚不如廉頗李牧之爲將也上曰吾獨不得頗牧爲將唐
曰陛下雖得頗牧弗能用也上怒對曰臣竊聞魏尙爲雲
中守匈奴入尚擊之所殺甚衆上功莫府一言不相應文
吏以法繩之臣愚以爲陛下法太明賞太輕罰太重雖得
廉頗李牧弗能用也帝說是日令馮唐持節赦魏尚復以
爲雲中守拜唐爲車騎都尉景帝立爲楚相免武帝立求
賢良舉馮唐唐時年九十餘不能官以唐子遂爲郎遂字
王孫亦奇士
石奮漢書其父趙人高祖召其姊爲美人徙其家長安中
奮孝文時官至大中大夫無文學恭謹舉無與比孝景卽
位徙奮爲諸侯相奮長子建次甲次乙次慶皆以馴行孝
謹官至二千石景帝號奮爲萬石君萬石君歸老於家過
宮闕必下車趨見路馬必軾子孫爲小吏來歸謁萬石君
必朝服見之不名子孫有過失不誚讓爲便坐對案不食
諸子因長老肉袒固謝罪攺之乃許子孫勝冠者在側雖
燕必冠上時賜食於家必稽首俯伏而食如在上前其執
喪哀戚甚子孫遵教亦如之建元二年建爲郎中令慶爲
内史建每五日洗沐歸謁親入子舍竊問侍者取親中帬
厠牏身自澣洒復與侍者不敢令萬石君知之以爲常建
奏事於上前屛人乃言極切至廷見如不能言者萬石君
徙居陵里内史慶醉歸入外門不下車萬石君聞之不食
慶恐肉袒請謝罪不許舉宗及兄建肉袒乃謝罷慶萬石
君卒建哭泣哀思歲餘建亦死慶遷御史大夫元鼎元年
爲丞相慶深審謹無他大略後薨諡曰恬侯
張歐漢書字叔高祖功臣安邱侯說少子孝文時以刑名
侍太子然其人長者景帝尊重常爲九卿至元朔中代韓
安國爲御史大夫歐爲吏未嘗言按人剸以誠長者處官
官屬以爲長者亦不敢欺上具獄事有可卻卻之不可者
不得已爲涕泣面而封之其愛人如此以上大夫祿歸老
於家家陽陵子孫咸至大官
竇嬰漢書子王孫孝文皇后從兄子喜賓客孝文時爲吳
相孝景卽位爲詹事梁孝王朝因燕飮是時上未立太子
酒酣上從容曰千秋萬歲後傳王太后驩嬰進曰天下者
高祖天下父子相傳漢之約也上何以得傳梁玉太后由
此憎嬰因病免吳楚反上察諸竇無如嬰賢乃拜爲大將
軍守滎陽監齊趙兵七國破封爲魏其侯游士賓客爭歸
之武帝卽位嬰爲丞相舉謫諸竇宗室無行者除其屬籍
以故毁日至乃罷免嬰六年竇太后崩嬰益疏不用諸公
稍自引而怠傲惟灌夫相得驩甚丞相蚡與夫有隙劾灌
夫前事得棄市罪嬰爲請莫能解乃竊岀上書立召入具
告言灌夫醉飽事不足誅上曰東朝廷辨之嬰東朝盛推
夫善因言蚡短太后怒曰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
歲後皆魚肉之乎上謝曰俱外家故廷辨之於是上使御
史薄責嬰所言灌夫頗不讐劾繫都司空廼有飛語爲惡
言聞上以十二月晦論棄市渭城
王仲漢書外戚傳王皇后父也槐里人生男信與兩女而
仲死景帝封信爲蓋侯武帝追尊王仲爲共侯槐里起園
邑二百家長丞奉守鄒陽傳陽爲人有智略梁事敗孝王
恐誅齎以千金令求方略解罪於上陽至長安因客見王
長君長君者王美人兄也後封爲蓋侯陽畱數日乗閒而
請曰竊聞長君弟得幸後宮天下無有而長君行迹多不
循理今梁王恐誅如此則太后怫鬱泣血無所發怒臣恐
長君危於累卵長君曰奈何陽曰長君誠能爲上言之得
無竟梁事太后厚德長君入於骨髓而長君之弟幸於兩
宮金城之固也長君曰諾乗閒入言之事果不得治
田蚡田勝史記外戚世家皆王皇后同母弟也王太后母
曰臧兒臧兒者故燕王臧荼孫也爲槐里王仲妻仲死更
嫁長陵田氏生男蚡勝景帝崩太子爲皇帝尊太后母臧
兒爲平原君封蚡爲武安侯勝爲周陽侯蚡勝貪巧於文
辭平原君卒從田氏葬長陵置園比共侯園漢書田蚡傳
蚡王皇后同母弟也生長陵爲中大夫辨有口學盤盂諸
書王皇后賢之武帝卽位蚡封爲武安侯新用事卑下賓
客欲以傾諸將相六年爲丞相蚡以肺腑爲相入奏事所
言皆聽薦人或起家至二千石權移主上治宅甲諸第田
園極膏腴市買郡縣器物相屬於道前後羅鐘鼓立曲旃
後房婦女以百數諸珍物狗馬玩好不可勝數元光四年
夏蚡取燕王女爲夫人太后詔列侯宗室皆往賀酒酣灌
夫罵坐蚡怒劾灌夫前事諸灌氏皆得棄市罪春蚡疾上
使視鬼者瞻之曰魏其侯與灌夫共欲殺之竟死
蘇建漢書杜陵人以校尉從大將軍衞靑撃匈奴封平陵
侯以將軍築朔方後以衞尉爲遊擊將軍從大將軍出朔
方後一歲以右將軍再從大將軍出定襄亡翕侯失軍當
斬贖爲庶人其後爲代郡太守卒官有三子嘉爲奉車都
尉賢爲騎都尉中子武最知名
蘇武漢書字少卿建子任爲郞天漢元年以中郎將持節
送匈奴使畱在漢者與副中郞將張勝假吏常惠等俱至
匈奴匈奴欲降之使衞律召武受辭武引佩刀自刺律驚
自抱持武氣絕半日復蘇律謂武曰蘇君律前歸匈奴擁
衆數萬蘇君今日降明日復然空以身膏草野誰復知之
武不應律曰君今不聽吾計後雖欲復見我尚可得乎武
罵曰女畔主背親何以女爲見律知武終不可脅白單于
乃幽武大窖中絕不飮食天雨雪武臥齧雪與旃毛并咽
之數日不死匈奴以爲神徙武北海上無人處使牧羝武
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實而食之仗漢節牧羊臥
起操持節旄盡落久之單于使李陵至海上置酒設樂謂
武曰單于聞陵與子卿素厚故使來說足下虛心欲相待
武曰武父子無功德皆爲陛下所成就今得殺身自效誠
甘樂之願勿復再言陵數日復曰子卿一聽陵言武曰自
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請畢今日之懽效死於前陵見其
至誠喟然嘆曰嗟乎義士陵與衞律之罪上通於天因泣
下沾巾與武決去後陵復至海上語武捕得雲中生口言
吏民皆白服曰上崩武號哭嘔血旦夕臨數月昭帝卽位
匈奴與漢和親漢求武等匈奴詭言武死後漢使復至匈
奴常惠教使者謂天子射上林苑得雁足有繫帛書言武
等在某澤中單于驚謝漢使召會武官屬隨武還始元六
年春至京師詔奉武一太牢謁武帝園廟拜爲典屬國武
畱匈奴凡十九歲始以強壯岀及還鬚髮盡白宣帝神爵
二年病卒圖畫麒麟閣子通國授爲郎
趙食其漢書霍去病傳祋祤人武帝立十八年以主爵都
尉從大將軍斬首六百六十級元狩三年賜爵關內侯
劉屈氂漢書武帝庶兄中山靖王子也不知其始所以進
征和二年春以涿郡太守屈氂爲左丞相封澎侯秋戾太
子爲江充所譖殺充發兵入丞相府屈氂挺身逃亡其印
綬上從甘泉來幸城西建章宮詔發三輔近縣兵以丞相
兼將太子亦矯制發武庫兵敺四市人凡數萬衆至長樂
西闕下逢丞相軍合戰五日太子軍敗南奔明年貳師將
軍李廣利將兵擊匈奴丞相送至渭橋與廣利辭決廣利
曰願早請昌邑王爲太子屈氂許諾昌邑王者貳師女弟
李夫人子也貳師女爲屈氂子妻故共欲立焉時治巫蠱
獄急內者令郭欀吿丞相夫人以丞相數有譴使巫祠社
祝詛主上有惡言及與貳師共禱祠欲令昌邑王爲帝有
司奏請按驗罪至大逆不道有詔載屈氂㕑車以狥要斬
東市妻子梟首華陽街
車千秋漢書本姓田氏其先齊諸田徙長陵千秋爲高寢
郞會衞太子爲江充所譖敗久之上急變訟太子𡨚是時
上頗知太子惶恐無他意乃召見千秋曰父子之閒人所
難言公獨明其不然此高廟神靈使公教我立拜爲大鴻
臚數月遂爲丞相封富民侯千秋敦厚有智居位自稱踰
於前後數公昭帝初千秋年老上優之朝見得乗小車入
宫殿中號曰車丞相子順官雲中太守
張湯史記酷吏傳杜人其父爲長安丞出湯爲兒守舍還
而鼠盜肉父怒笞湯湯掘窟得鼠及餘肉劾鼠掠治傳爰
書訊鞫論報并取鼠盜肉具獄磔堂下父見之視其辭如
老獄吏大驚遂使書獄父死後湯爲長安吏給事內史爲
甯成掾調茂陵尉武安侯爲丞相徵湯爲吏薦之天子補
御史治陳皇后巫蠱獄深竟黨與上以爲能遷大中大夫
與趙禹共定諸律令務在深文拘守職之吏已而禹遷中
尉徙少府湯爲廷尉兩人交驩禹爲人廉倨舍母食客公
卿相造請禹禹終不報謝務在絕知友賓客之請孤立行
一意而已見文法輒取亦不覆案求官屬陰罪湯爲人多
詐舞智以御人治淮南衡山反獄皆窮根本遷御史大夫
會渾邪等降漢大興兵伐匈奴縣官空虚湯承上指請造
白金及五銖錢籠天下鹽鐵排富商大賈出吿緡令鉏豪
強兼并之家舞文巧詆以輔法百姓不安其生騷動縣官
所興未獲其利姦吏並侵漁於是痛繩以罪自公卿以下
至庶人咸指湯會人有盜發孝文園瘞錢丞相靑翟朝與
湯約俱謝湯念獨丞相以四時行園湯無與也不謝上使
御史案其事湯欲致其文丞相見知丞相患之三長史皆
害湯合謀曰吾知湯陰事使吏捕案湯左田信等曰湯欲
奏請信輒先知之居物致富與湯分之天子使使簿責湯
湯不服於是上使趙禹責湯禹讓湯曰君所治夷滅者幾
何人矣今人言君皆有狀天子欲令君自爲計何多以對
簿爲湯乃自殺
何比干萬姓統譜字少卿平陵人學尚書於晁錯武帝時
爲廷尉與張湯同時湯持法深而比干務仁恕數與湯爭
雖不盡得然所活者以千數後遷丹陽都尉獄無𡨚囚淮
汝閒號曰何公
杜周漢書南陽杜衍人徙茂陵少言重遲而內深刺骨爲
廷尉其治大抵放張湯善候伺上所欲擠者因而陷之上
所欲釋久繫待問而微見其𡨚狀二千石繋者新故相因
不減百餘人郡吏太府舉之廷尉一歲至千餘章章大者
連逮證案數百小者數十人遠者數千里近者數百里會
獄吏責如章吿劾不服以掠笞定之於是聞有逮證皆亡
匿獄久者至更數赦十餘歲而相吿言大抵盡詆以不道
以上廷尉及中都官詔獄逮至六七萬人吏所增加十有
餘萬後爲執金吾逐捕桑宏羊衞皇后昆弟子刻深上以
爲盡力無私遷御史大夫周久任事列三公兩子夾河爲
郡守家貲累鉅萬治皆酷暴惟少子延年行寛厚云
魏相漢書字弱翁定陶人徙平陵少學易舉賢良以對策
高第爲茂陵令頃之御史大夫桑宏羊客詐稱御史止傳
丞不以時謁客怒縳丞相疑其有奸收捕案致其罪論棄
市茂陵大治遷河南太守禁止姦邪豪強畏服後人有吿
相賊殺不辜事下有司㑹赦岀復詔守茂陵令遷揚州刺
史考案郡國守相多所貶退居部二歲徵爲諫大夫復爲
河南太守宣帝卽位入爲大司農遷御史大夫遂代韋賢
爲丞相及宣帝親萬幾厲精爲治練羣臣核名實相總領
衆職甚稱上意元康中匈奴遣兵擊漢屯田車師者不能
下上與趙充國等議欲因其衰弱岀兵擊其右地使不敢
復擾西域相上書諫上從相言而止相明易經有師法好
觀漢故事數條漢興以來國家便宜行事及賢臣賈誼鼂
錯董仲舒等所言請施行之又數表采易陰陽及明堂月
令奏之上納用焉每敕掾吏案事郡國及休吿從家還至
府輒白四方異聞或有逆賊風雨災變郡不上聞輒奏言
之視事九歲神爵三年薨諡曰憲侯子宏嗣甘露中有罪
削爵爲關內侯
蕭望之漢書字長倩蘭陵人徙杜陵家世以田爲業望之
好學治齊詩事同縣后倉且十年以令詣太常受業復事
同學傅士白竒又從夏侯勝問論語禮服京師諸儒稱述
焉以射策甲科爲郎署小苑東門侯御史大夫魏相除爲
屬察廉爲大行治禮丞地節三年夏京師雨雹望之上疏
拜爲謁者累遷諫大夫丞相司直歲中三遷平原太守徵
入守少府宣帝察望之經明持重論議有餘材任宰相欲
詳試其政事復以爲左馮翊是歲西羌反京兆尹張敞上
書言國兵在外無餘積願令諸有罪非不得赦者皆得八
榖贖罪事下有司議望之以爲如此則富者得生貧者得
死是貧富異刑罰不一也遂不施敞議望之爲左馮翊三
年京師稱之遷大鴻臚神爵三年代丙吉爲御史大夫左
遷太子太傅以論語禮服授皇太子宣帝寢疾𨕖大臣可
屬者拜望之前將軍光祿勳受遺詔輔政元帝卽位數宴
見言治亂多所匡正上甚鄉納之初中書令宏恭石顯久
典樞機明習文法與車騎將軍史高爲表裏論議常獨持
故事不從望之望之以爲中書政夲用宦者非國舊制又
違古不近刑人之義白欲更置士人由是大與高恭顯忤
會稽鄭朋行傾邪恭顯令吿望之等謀欲疏退許史狀免
爲庶人後數月詔賜望之爵關内侯給事中天子方倚欲
以爲丞相會望之子級上書訟前事恭顯白望之教子上
書歸非於上非詘之牢獄塞其怏怏則聖朝無以施恩上
可其奏顯等勅令召望之因急發執金吾車騎馳圍其第
使者至望之欲自殺以問門下朱雲雲者好節士勸望之
自裁於是竟飮酖自殺天子聞之驚拊手曰果然殺吾賢
傅卻食涕泣哀動左右子育咸由育字次君以望之任太
子庶子歷刺史太守入守大鴻臚鄠賊梁子政阻山爲害
育爲右扶風數月盡誅子政等坐與定陵侯淳于長善免
官哀帝時南郡江中多盜賊拜育南郡太守育至南郡盜
賊靜病去官起家復爲光祿大夫執金吾以壽終於官咸
字仲爲好畤令遷淮陽泗水內史張掖宏農河東太守所
居有迹數增秩賜金後官至大司農終官由字子驕舉賢
良爲定陶令遷太原都尉安定太守治郡有聲初哀帝爲
定陶王由爲令失王指制書免爲庶人帝崩遷江夏太守
平江賊成重等有功增秩爲陳畱太守元始中爲中散大
夫終官
韓延壽漢書字長公燕人徙杜陵少爲郡文學擢諫大夫
遷淮陽太守徙潁川潁川多豪強難治趙廣漢爲太守患
其俗多朋黨構會吏民令相吿訐由是爲俗延夀欲更之
教以禮讓乃召郡中長老數十人接以禮意問以謠俗爲
陳和睦親愛銷除怨咎之路長老皆以爲便議定嫁娶喪
祭儀品略依古禮不得過法於是令文學校官諸生皮弁
執爼豆爲吏民行禮百姓遵用其教數年徙東郡太守延
壽所至必聘其賢士用廣謀議納諫爭修治學宮春秋鄉
射陳鐘鼓管絃盛升降揖讓及都試講武設斧鉞旌旗習
射御之事又置正五長相率以孝弟不得舍奸人閭里阡
陌有非常吏輒聞知姦人莫敢入界其始若煩後皆便安
之在東郡三歲令行禁止斷獄大減爲天下最入守左馮
翊滿歲稱職爲眞歲餘行縣至高陵民有昆弟訟田延壽
曰幸得備位爲郡表率不能宣明教化令民骨肉爭訟咎
在馮翊當先退因閉閣思過令丞嗇夫三老亦皆自繫待
罪兩昆弟悔謝郡中歙然勅厲二十四縣莫復以辭訟自
言者延壽代蕭望之爲左馮翊侍謁者福爲望之道延壽
在東郡時放散官錢千餘萬治飾兵車畫龍虎朱雀衣黃
紈方領於是望之劾延壽僭上不道竟棄市三子皆爲郞
吏且死屬其子弗爲吏以巳爲戒子皆去官不仕孫威復
爲吏至將軍亦多恩信能拊衆得士死力又坐奢僭誅
張安世漢書字子孺湯子杜陵人少以父任爲郎給事尚
書上幸河東亡書三篋詔問莫能知唯安世識之擢尚書
令遷光祿大夫昭帝卽位大將軍霍光秉政以安世爲右
將軍光祿勳以自副封富平侯昭帝崩光白太后徙安世
爲車騎將軍欲共徴立昌邑王王淫亂光與安世謀廢王
立宣帝宣帝卽位益封萬六百戸子千秋延壽彭祖皆中
郞將侍中光薨拜大司馬車騎將軍領尚書事數月更爲
衞將軍兩宮衞尉城門北軍兵屬焉安世職典樞機以謹
愼周密自著外內無閒每定大政已決輒移病岀聞有詔
令乃驚使吏之丞相府問焉朝廷大臣莫知其與議也嘗
有所薦其人來謝弗爲通有郞功高不調自言安世絕不
許巳而郞果遷其匿名迹遠權勢如此初安世兄賀幸於
衞太子太子敗賀下蠶室後爲掖庭令宣帝以皇曾孫收
養掖庭賀內傷太子無辜曾孫孤幼所以視養拊循恩甚
密焉及曾孫壯大賀敎書令受詩爲取許妃以家財聘之
及宣帝卽位賀已死上追思賀恩封其冢置守冢二百家
諡曰哀安世尊爲公侯食邑萬戸然身衣弋綈夫人自紡
績家童皆有手技作事內治產業富於大將軍光元康四
年春病復強起視事薨諡曰敬侯賜塋杜東子延壽歷位
九卿旣嗣侯國租八歲千餘萬延壽以身無功德數上書
讓減戸邑又因弟陽都侯彭祖口陳廼徙封薨諡愛侯子
勃嗣爲散騎諫大夫元帝詔列侯舉茂材勃舉大官獻丞
陳湯湯有罪勃坐削二百戸後湯立功西域世以勃爲知
人子臨嗣臨亦謙儉薨子放嗣鴻嘉中上與近臣遊宴放
以開敏得幸成帝崩放哭泣而死初安世長子千秋與霍
光子禹俱爲中郞將將兵隨度遼將軍范明友擊烏桓還
謁大將軍光問千秋戰鬬方略山川形勢千秋口對兵車
畫地成圖光復問禹禹不能記曰皆有文書光嘆曰霍氏
世衰張氏興矣及禹誅滅而安世子孫相繼爲侍中中常
侍諸曹散騎列校尉者凡十餘
杜延年漢書周子字幼公茂陵人亦明法律昭帝初立大
將軍霍光秉政以延年補軍司空始元四年益州蠻夷反
以校尉將南陽士擊益州還爲諫大夫上官傑謀爲亂延
年以聞傑等伏辜延年夲大將軍霍光吏首發大姦擢爲
太僕右曹給事中光持刑罰嚴延年輔之以寬議論持平
和合朝廷見國家承武帝奢侈師旅之後數爲光言年歲
比不登流民不盡還宜修孝文時政示以儉約寬和順天
心說民意年歲宜應光納其言舉賢良議罷酒榷鹽鐵昌
邑王廢光與大臣議所立時宣帝號皇曾孫延年勸光立
焉宣帝卽位論定策功比朱虛侯劉章封侯益土延年爲
人安和備於諸事久典朝政上任信之居九卿位十餘年
賞賜賂遺訾數千萬光子禹誅延年坐免官後拜北地太
守𨕖用良吏捕擊豪強郡中淸淨徙西河太守治甚有名
五鳳中徵爲御史大夫視事三歲以老病乞骸骨賜安車
駟馬罷就第數月薨諡敬侯子緩嗣緩少爲郎夲始中以
校尉從蒲𩔖將軍擊匈奴還爲諫大夫遷上谷都尉鴈門
太守父延年薨徴視喪事拜爲太常治諸陵縣每冬月封
具獄日常去酒省食官屬稱其有恩元帝初卽位穀貴民
流永光中西羌反緩輒上書八錢穀助用前後數百萬緩
少弟熊歷五郡二千石三州牧刺史有能名
趙充國漢書字翁孫本上邽人沉勇有大略少好將帥之
節學兵法通知四夷事武帝時以假司馬從貳師擊匈奴
潰圍陷陣拜爲中郞昭帝時武都氐人反充國以䕶軍都
尉擊定之遷水衡都尉擊匈奴西祁王擢爲後將軍與大
將軍霍光定策立宣帝封營平侯夲始中爲蒲𩔖將軍征
匈奴斬虜數百級還爲後將軍少府匈奴大發十餘萬騎
欲八宼充國將四萬騎屯緣邊九郡單于引去元康三年
先零與諸羌種豪解仇交質兩府白遣義渠安國行視諸
羌安國召諸豪三十餘人斬之於是諸羌刼掠犯塞上使
問誰可將者充國對曰無踰於老臣者矣上曰將軍度羌
虜何如當用幾人充國曰百聞不如一見兵難隃度臣願
駞至金城圖上方略遂西至西部都尉府曰饗軍士士皆
欲爲用充國子中郞將卬將兵至令居虜並岀絕轉道卬
以聞詔八校尉合疏捕山閒虜通轉道津渡充國欲以威
信招降䍐开解散虜謀徼極乃擊之時議者咸以爲先零
負罕开之助不先破䍐开則先零未可圖上以書勅讓充
國充國以將在外便宜有守以安國家乃上書陳兵利害
七月璽書報從充國計充國引兵至先零虜久解弛望見
大軍棄車重欲渡湟水道阸挾充國徐行驅之擄馬牛羊
十萬餘頭車四千餘兩兵至䍐地令軍無燔聚落芻牧田
中罕开聞之喜願得還復故地後竟不煩兵而下時羌降
者萬餘人充國欲罷騎兵屯田以待其敝㑹得進兵璽書
中郞將卬懼使客諫充國曰誠令兵岀利與病何足事一
旦不合上意遣繡衣來責將軍將軍不能自保何國家之
安充國嘆曰是何言之不忠也吾固以死守之遂上屯田
便宜十二事充國奏每上輒下公卿議初是充國計者什
三中什五最後什八詔詰前言不便者皆頓首服上於是
詔罷兵獨充國畱屯田明年充國奏罷屯田振旅而還賜
安車駟馬罷就第朝廷每有四夷大議常與參兵謀問籌
䇿焉年八十六薨諡曰壯侯傳子至孫欽欽亡子國除先
是充國爲後將軍徙杜陵
馮奉世漢書字子明潞人徙杜陵武帝末以良家子𨕖爲
郞昭帝時失官前將軍韓增奏以爲軍司空令先是漢數
使西域多辱命增舉奉世持節送大宛諸國客至伊修城
時莎車攻刼南道鄯善以西皆絕不通奉世與其副嚴昌
計以爲不亟擊之則莎車日強其勢必危西域遂以節諭
吿諸國發其兵南北道合萬五千人進擊莎車拔其城莎
車王自殺傳首詣長安諸國悉平遂西至大宛得其名馬
𧰼龍而還上悅以爲光祿大夫水衡都尉右將軍常惠薨
奉世代永光二年秋隴西羌反詔遣奉世將萬二千人以
將屯爲名到隴西天子大發兵六萬餘人以助十一月羌
大破斬首數十級餘走岀塞明年二月還京師更爲左將
軍子野王以父爲太子任中庶子立任爲郞
田延年漢書字子賓先齊諸田徙陽陵以材略給事大將
軍莫府霍光重之遷長史岀爲河東太守姦邪不敢發八
爲大司農會昌邑王嗣立淫亂霍將軍與公卿議廢之莫
敢發言延年按劍廷叱羣臣卽日議決宣帝卽位以決疑
定策功封陽成侯先是茂陵富人焦氏賈氏陰積炭葦諸
物昭帝大行用度未辦延年奏言商賈或豫收方上不祥
器物冀其疾用欲以求利非民臣所當爲請没八縣官奏
可富人亡財者皆怨出錢求延年罪初大司農取民牛三
萬兩爲僦載沙便橋下送致方上車直千錢延年上簿詐
增僦直車二千凡六千萬盜取其半焦賈兩家吿其事下
丞相府議霍將軍召問延年抵無是事將軍曰卽無事當
窮竟延年自刎死
張敞漢書字子高平陽人祖父孺徙茂陵父福官光祿大
夫敞後徙杜陵補太守卒史擢豫州刺史數上事有忠言
徵爲大中大夫以忤大將軍光復岀爲函谷關都尉徙山
陽太守久之渤海膠東盜賊並起徵拜膠東相敞到膠東
明設購賞開羣盜令相捕斬除罪由是盜賊解散詔以敞
守京兆尹自趙廣漢誅後守尹皆不稱職長安市偷盜尤
多敞求問長安父老偷盜酋長數人居皆温厚岀從童騎
閭里以爲長者敞皆召見責問令致諸偷以自贖偷長受
署敞皆以爲吏遣歸休置酒小偷悉來賀飮醉偷長以赭
汙其衣裾吏坐里閭閱出者汙赭輒收縳之窮治所犯盡
行法罰敞爲人敏疾見惡輒取然其政頗雜儒雅不純用
誅罰以此能自全爲京兆九歲坐與光祿勳楊惲善公卿
奏敞不宜處位奏寢不下敞使賊捕拏舜有所案驗舜以
敞奏劾當免曰五日京兆耳安能復案事敞聞舜語卽部
吏收舜繋獄舜當岀死敞使主簿持教告舜曰五曰京兆
竟何如乃棄舜市行𡨚獄使者奏敞賊殺不辜天子薄其
罪下敞坐楊惲免爲庶人旣數月冀州有大賊天子召拜
冀州刺史敞到部歲餘盜賊禁止病卒初敞爲京兆尹弟
武拜爲梁相時梁王驕貴民多豪強號難治敞戒吏問武
武意欲以刑法治梁吏還道之敞笑曰武必辯治梁矣旣
到官其治有迹敞孫竦王莽時至郡守封侯博學文雅過
於敞然政事不及也
趙都冊府元龜祋祤人爲左馮翊馮野王部督郵掾池陽
令並素行貪汚輕野王外戚年少治行不攺都案驗得其
主守盜十金罪收捕並不首吏都格殺並並家上書陳𡨚
事下廷尉都詣吏自殺以明野王
徐福漢書霍光傳茂陵人霍氏奢侈上疏言霍氏泰盛陛
下卽愛之宜以時抑制無使至亡書三上輒報聞其後霍
氏果滅而吿霍氏者皆封人爲福上書曰茂陵徐福數上
書言霍氏且有變宜防絕之向使說得行則國無裂土岀
爵之費臣無逆亂誅滅之敗今往事旣巳而福獨不䝉其
功惟陛下察之書奏上賜福帛十疋復以爲郞
朱雲漢書字游魯人徙平陵年四十從博士白子友受易
又事前將軍蕭望之受論語皆能傳其業好倜儻大節是
少府五鹿充宗貴幸爲梁邱易元帝好之欲考其異同
令充宗與諸易家論㑹有薦雲者召入抗首而請音動左
右旣論難連折五鹿君繇是爲博士遷杜陵令坐故縱亡
命會赦舉方正爲槐里令數上書言丞相韋元成容身保
位元成言雲暴虐無狀雲遂廢成帝時丞相故安昌侯張
禹以帝師位特進甚尊重雲上書曰臣願賜尚方斬馬劒
斷佞臣一人以厲其餘上問誰也對曰安昌侯張禹上大
怒御史將雲下雲攀殿檻檻折呼曰臣得下從龍逢比干
遊足矣左將軍辛慶忌叩頭殿下曰此臣狂直使其言是
不可誅其言非固當容之上意解得已後當治檻上曰勿
易因而輯之以旌直臣後不復仕常居鄠年七十餘終於
家
辛慶忌漢書字子正少以父任爲左校丞隨常惠屯田烏
孫赤谷城與歙侯戰陷陣卻敵惠奏其功拜侍郞遷校尉
將吏士屯焉耆國還爲謁者元帝初補金城長史轉校尉
遷張掖太守徒酒泉所在著名成帝初遷左曹中郎將至
執金吾坐子殺趙氏左遷酒泉太守歲餘大將軍王鳳薦
慶忌通於兵事復徵爲執金吾數年坐小法左遷丞相司
直後拜散騎給事中歲餘徙爲左將軍慶忌居處恭儉遭
世承平匈奴西域親附敬其威信年老卒官長子通䕶羌
校尉中子遵函谷關都尉少子茂水衡都尉岀爲郡守皆
有將帥之風慶忌狄道人徙昌陵昌陵罷畱長安
史丹漢書字君仲魯國人徙杜陵祖父恭有女弟武帝時
爲衞太子良娣產悼皇考宣帝卽位恭已死三子高曾元
皆以外屬舊恩封侯宣帝卽位拜高爲車騎將軍領尚書
事帝崩太子襲尊號是爲元帝高薨諡曰安侯元帝爲太
子時丹爲中庶子侍從十餘年元帝卽位爲駙馬都尉侍
中上以丹舊臣詔丹䕶太子家是時傅昭儀子定陶共王
有才藝王皇后無寵元帝嘗隤銅丸以摘鼓定陶王亦能
之上數稱其材丹曰所謂材者敏而好學皇太子是也帝
嘿然中山哀王薨太子前弔不哀上大恨丹曰臣見陛下
哀痛中山王至以感損向者太子進見臣竊戒無涕泣感
傷陛下罪乃在臣上意解竟寧元年上寢疾數問尚書以
景帝時立膠東王故事丹以親密臣得侍疾候上閒獨寢
時直入臥内頓首涕泣言曰皇太子以適長立積十餘年
名號繫於百姓天下莫不歸心今路道流言以爲太子有
動摇之議審若此公卿以下必不奉詔臣願先賜死以示
羣臣上意大感曰吾無有此議都尉安所受此語丹曰愚
臣妄聞罪當死上謂丹善輔導太子無違我意丹嘘唏而
起太子由此遂爲嗣矣成帝卽位遷右將軍後徙左將軍
光祿大夫封武陽侯丹爲人足知愷悌愛人貌若儻蕩不
備然心甚謹飭故尤得信於上爲將軍前後十六年以病
歸第數月薨諡曰頃侯
朱博漢書字子元杜陵人家貧少給事縣爲亭長稍遷功
曹補安陵丞成帝卽位舉櫟陽令徙雲陽平陵三縣以高
第入爲長安令京師治理遷冀州刺史行部决遣如神吏
民驚服徙琅琊太守齊部舒緩養名博視事數年大攺其
俗博治郡常用屬縣豪傑以爲大吏文武從宜縣有劇賊
及他非常輒移書詭責之其盡力有效必加厚賞懷詐不
稱誅罰輒行以是豪強慹服入守左馮翊少愛利敢誅殺
然亦縱舍時有大貸下吏以此爲盡力遷後將軍坐免歲
餘哀帝卽位召爲京兆尹數月超爲大司空博爲人廉儉
不好酒色游宴食不重味好樂士大夫爲郡守九卿賓客
滿門欲仕者薦舉之欲報仇怨者解劍以帶之博以此自
立然終用以敗初定陶太后欲稱尊號從弟高武侯傅喜
持正議博代孔公爲丞相太后諷奏免喜侯博奏請免喜
爲庶人上知太后素怨喜召問狀博詣廷尉自殺
劉輔漢書河閒宗室也舉孝廉爲襄賁令上書言得失召
見擢爲諫大夫會成帝欲立趙婕妤爲皇后先下詔封倢
伃父臨爲列侯輔上書言昔武王周公承順天地饗魚烏
之瑞然猶君臣祗懼動色相戒今廼觸情縱欲傾於卑賤
之女欲以母天下惑莫大焉臣自念得以同姓拔擢不敢
不盡死書奏上使侍御史收輔繫掖庭秘獄左將軍辛慶
忌等上書言輔託公族之親在諫臣之列獨觸忌諱不足
深過不宜幽囚於掖庭獄上廼徙繫輔共工獄減死罪一
等論爲鬼薪終於家
班况漢書叙傳舉孝亷爲郞積功勞至上河農都尉大司
農奏課連最入爲左曹越騎校尉成帝之初女爲倢伃致
仕就第貲累千金徙昌陵昌陵後罷占數於長安
侯文漢書京兆人孫寶爲京兆尹文以剛直不苟合常稱
疾不仕寶以恩禮請文欲爲布衣友文求署爲掾進見如
賓禮數月以立秋日署文東部督郵入見勅曰今日鷹隼
始擊當順天氣取奸惡以成嚴霜之誅掾部渠有其人乎
文曰霸陵杜穉季寶曰其次文曰豺狼橫道不宜復問狐
狸寶默然穉季者大俠與衞尉淳于長厚善寶前失車騎
將軍長方貴幸寶附之始視事而以穉季托故窮無以應
文知其有故因曰明府素著威名今不敢取穉季且當闔
閣勿有所問卽度穉季而遣他事衆口讙譁終身自墮長
聞知之杜門不通水火穿舍後墻爲小戸但持鋤自治園
因文所厚自陳如此文曰我與穉季幸同土壤素無睚眥
顧受將令分當相直誠能自攺嚴將不治前事穉季遂不
敢犯法
王商漢書字子威涿郡蠡吾人徙杜陵商父武武兄無故
皆以宣帝舅封侯商少爲太子中庶子以肅敬敦厚稱父
薨商嗣侯擢爲諸曹侍中中郞將元帝時至右將軍光祿
大夫時定陶共王愛幸幾代太子商爲外戚重臣擁佑太
子頗有力焉成帝卽位徙爲左將軍帝元舅大司馬大將
軍王鳳顓權行多驕僭商議論不能平鳳鳳知之亦疏商
建始三年秋京師民無故相驚言大水至長安中大亂天
子御前殿召公卿議大將軍鳳以爲可令吏民上長安城
以避水商獨曰此必訛言也不宜重驚百姓有頃稍定問
之果訛言明年代匡衡爲丞相商爲人多質有威重容貌
絕人河平四年單于來朝引見白虎殿丞相商坐未央廷
中單于前拜謁商商與言單于仰視商貌遷延卻退天子
聞而歎曰此正漢相矣初鳳怨商使人上書言商閨門内
事下其事司隸先是皇太后嘗詔問商女欲以備後宮商
以病對不入及商以閨門事見考更欲內女爲援乃因新
幸李倢伃家白見其女大中大夫蜀郡張匡上書以爲姦
謀不可測度詔收丞相印綬商發病歐血薨諡曰戾侯有
司奏商罪過未决請除國邑有詔長子安嗣爵爲樂昌侯
至長樂衞尉光祿勳元始中王莽誅不附已者安見被以
罪自殺國除
馮參漢書馮奉世傳字叔平奉世子學通尚書少爲黃門
郞給事中宿衞十餘年參昭儀少弟竟寧中以王舅岀補
渭陵食官令以病免綏和中封參爲宜鄉侯參之國上書
願至中山見王太后行未到而王薨王病時上奏願貶參
爵以關內侯食邑畱長安上憐之下詔還參京師以列侯
奉朝請五侯皆敬憚之丞相翟方進亦甚重焉數謂參物
禁太甚今五侯至貴與之並列宜少詘節而君侯盛修容
貌以威嚴加之非所以自益也參性好禮儀終不攺其恒
操頃之哀帝卽位帝祖母傅太后用事追怨參姊中山太
后陷以祝詛大逆之罪參以同產當坐謁者承制召參詣
廷尉參自殺且死仰天歎曰參父子兄弟皆備大位身至
封侯今被惡名而死姊弟不敢自惜傷無以見先人於地
下死者十七人衆莫不憐之
張臨漢書張湯傳家杜陵平原侯勃薨子臨嗣臨亦謙儉
每登閣殿歎曰桑霍爲我戒豈不厚哉臨尚敬武公主薨
子放嗣鴻嘉中上欲遵武帝故事與近臣遊宴放以公主
子開敏得幸取皇后弟平恩侯許嘉女上爲放供張充以
乗輿服飾號爲天子取婦皇后嫁女大官私官並供其第
兩宮使者冠蓋不絕賞賜以千萬數放爲侍中中郞將與
上臥起寵愛殊絕嘗從爲微行岀遊鬬雞走馬長安中積
數年上諸舅皆害其寵白太后太后甚以過放時數有災
異議者歸咎放等丞相宣御史大夫方進奏放驕蹇縱恣
奢淫不制不宜宿衞上不得已左遷放爲北地都尉數月
復徵入侍中太后以放爲言岀爲天水屬國都尉歲餘徴
放歸第視母公主疾主瘳岀放爲河東都尉後復徴放爲
侍中歲餘遣就國成帝崩放思慕哭泣而死
王嘉漢書字公仲平陵人以明經射策甲科爲郞鴻嘉中
舉敦朴能直言召見宣室對政事得失超遷大中大夫岀
爲九江河南太守治甚有聲遷御史大夫建平三年爲丞
相封新甫侯嘉爲人剛直嚴毅有威重上甚敬之哀帝初
立嘉上疏薦儒者公孫光滿昌及能吏蕭咸薛修等天子
納而用之時侍中董賢愛幸欲因東平事以封賢嘉上封
事上感其言止後日食嘉復奏封事上寢不悅而愈愛賢
會傅太后薨上因託傅太后遺詔益封賢嘉封還詔書因
諫上上怒召詣廷尉嘉喟然曰幸得充備宰相不能進賢
退不肖以是負國死有餘責繫獄二十餘日不食死元始
四年追錄忠臣封嘉子崇爲新甫侯諡嘉爲忠
何並漢書字子廉祖父自平輿徙平陵並爲大司空掾事
何武武舉爲長陵令初邛成太后外家王氏貴侍中王林
卿通輕俠傾京師後坐法免賓客愈盛歸長陵上塚因畱
飮連日先是林卿殺婢壻埋塚舍並具知之以非已時又
新免故不發舉欲無令畱界中而已卽遣吏奉謁傳送林
卿素驕慙於賓客旣去令騎奴還至寺門拔刀剝其建鼓
並自從吏兵追林卿行數十里林卿廹乃令奴自代從閒
馳去㑹日暮追及收縳奴並知已失林卿乃叱吏斷頭持
還縣所剝鼓置都亭下署曰故侍中王林卿坐殺人埋塚
舍使奴剝寺門鼓吏民驚駭以爲實死哀帝問狀而善之
徙潁川太守時潁川鍾元爲尚書令領廷尉弟威爲郡掾
臧千金並爲太守過辭鍾廷尉廷尉免冠爲弟請一等之
罪並曰罪在弟身與君律不在太守元懼馳遣人呼弟陽
翟輕俠趙季李欵多畜賓客縱橫郡中聞並至皆亡去並
下車求勇猛曉文法吏十人使文吏治三人獄武吏往捕
之各持頭還並皆懸於市郡中淸靜表善好士見紀潁川
名次黃霸性淸廉妻子不入官舍數年卒子恢王莽擢爲
關都尉建武中以並孫爲郞
班伯漢書叙傳况子長安人少受詩於師丹大將軍王鳳
薦伯宜勸學拜爲中常侍遷奉車都尉定襄太守歲餘徴
伯伯道病中風旣至以侍中光祿太夫養病賞賜甚厚起
視事自富平定陵侯張放淳于長等愛幸設宴飲之會皆
引滿舉白談笑大噱時乗輿幄坐張畫屏風畫紂醉踞妲
已作長夜之樂上顧指畫而問伯伯曰沈湎於酒微子所
以吿去也式號式謼大雅所以流連也詩書淫亂之戒其
原皆在於酒上廼喟然歎曰吾久不見班生今日復聞讜
言放等因罷出遷水衡都尉侍中每朝東宮常從及有大
政俱使諭指於公卿病卒弟穉少爲黃門郎中常侍方直
自守成帝季年立定陶王爲太子數遣中盾請問近臣穉
獨不敢答哀帝卽位遷廣平相平帝卽位太后臨朝莽秉
政方欲文致太平使使者分行風俗采頌聲而穉無所上
大司空甄豐劾穉絶嘉應嫉害聖政不道穉上書願歸相
印入補延陵園郞太后許焉
鄭崇漢書字子游本高密大族祖父徙居平陵父賓明法
律爲御史名公直崇少爲郡文學史哀帝擢爲尚書僕射
數諫爭上初納用之每見曳革履上笑曰我識鄭尚書履
聲久之上欲封祖母傅太后從弟商崇諫曰今無故封商
壞亂制度逆天人心非傅氏之福崇又以董賢貴寵過度
諫由是重得罪尚書令趙昌佞讇素害崇奏崇與宗族通
疑有奸上責崇曰君門如市人何以欲禁切主上崇對曰
臣門如市臣心如水願得考覆上大怒下崇獄窮治死獄
中
杜業漢書杜周傳延年孫緩之子有材能以列侯𨕖爲太
常數言得失不事權貴後坐法免官哀帝卽位上書言王
氏世權日久又言宜爲恭王立廟京師所言皆合指施行
復爲太常會司隸奏業𨕖舉不實坐免官復就國發病死
業成帝初尚帝妹潁邑公主主無子薨家上書求還京師
與主合葬不許
云敞漢書字幼儒平陵人師事同縣吳章章治尚書爲博
士平帝年幼王莽秉政帝母及外家衞氏皆不得至京師
莽長子字非莽鬲絶衞氏恐帝長大後見怨與吳章謀夜
以血塗莽第門若鬼神之戒冀以懼莽章欲因對其咎事
發覺章坐腰斬磔尸陳市門初章爲當世名儒教授弟子
尤盛莽以爲惡人黨皆當禁錮不得仕宦門人盡更名他
師敞時爲大司徒掾自劾吳章弟子收抱章尸歸棺歛葬
之車騎將軍王舜高其志節表奏爲掾薦爲中郞諫大夫
莽簒位擢爲魯郡大尹更始時安車徵敞爲御史大夫免
病去卒於家
杜欽漢書杜周傳字子夏延年子杜陵人少好經書目偏
盲茂陵杜鄴與欽同姓字俱以才能稱京師故衣冠謂欽
爲盲杜子夏以相别欽惡以疾見詆乃爲小冠由是京師
更謂欽爲小冠杜子夏大將軍王鳳請欽爲大將軍武庫
令欽爲人深博有謀自上爲太子時以好色聞及卽位皇
太后詔采良家女欽說大將軍鳳曰禮一娶九女所以極
陽數廣嗣重祖也將軍輔政宜建九女之制詳擇有行義
之家求淑女之質無必有聲色音技能爲萬世大法鳳白
之太后後有曰蝕地震之變詔舉直言欽上對曰陛下正
后妾抑女寵防奢泰去佚游躬節儉親萬事如此卽堯舜
不足比隆咎異何足消滅欽以病罷後徴詣大將軍莫府
數稱達名士王駿韋安世王延世等救解馮野王王尊胡
常之罪過及繼功臣絕世鎭撫四夷當世善政多出於欽
者以壽終
平當漢書字子思祖父自下邑徙平陵當以明經爲博士
公卿薦當議論通明給事中每有災異當輒傅經術言得
失元帝時韋元成爲丞相奏罷太上皇寢廟園當上書言
太上皇漢之始祖後嗣所宜尊奉上納其言頃之使行流
民幽州舉奏刺史二千石勞倈有意者言渤海鹽池且勿
禁以救民急所過見稱累遷大鴻臚先是太后姊子淳于
長白言昌陵不可成當以爲作治連年可就上旣罷昌陵
議封長當又以爲長雖有善言不應封爵左遷鉅鹿太守
當以經明禹貢使行河爲騎都尉領河隄哀帝卽位徵爲
光祿大夫至丞相賜爵關內侯明年卒子晏以明經歷位
大司徒封防鄉侯
關並張戎漢溝洫志王莽時徵能治河者以百數其大略
異者長水校尉平陵關並言河決率常於平原東郡左右
其地形下而土疏惡聞禹治水時本空此地以爲水上古
難識近察秦漢以來河決曹衞其南北不過百八十里可
空此地勿以爲官亭民舍而已大司馬史長安張戎言水
性就下行疾則自刮除成空而稍深今西方諸郡以至京
師東行民皆引河渭山川水漑田春夏乾燥少水時也故
使河流遲貯淤而稍淺雨多水暴至則益決而國家數隄
塞之稍益高於平地猶築垣而居水也可各順其性母復
灌漑則百川流行水道自利無溢決之害矣注新論云並
字子陽戎字仲功
原涉漢書字巨先祖父武帝時以豪傑自陽翟徙茂陵涉
父爲南陽太守涉父死讓還南陽賻送行喪冡廬三年由
是顯名京師舉能治劇爲谷口令谷口聞其名不言而治
先是涉季父爲茂陵秦氏所殺渉自劾去官欲報仇谷口
豪傑爲殺秦氏亡命歲餘逢赦出郡國豪傑及長安五陵
諸爲氣節者皆歸慕之渉自以先讓賻送得名而令先人
墳墓儉約非孝也乃大治起冡舍費用皆卭富人身衣服
車馬纔具妻子內困專以賑施貧窮赴人之急爲務涉上
冡奴買肉乗涉氣斫傷屠者茂陵守令尹公知涉名豪欲
以示衆厲俗新豐人王游公素嫉涉說尹公墮壞涉冡舍
涉遂刼游公父及子斷兩頭去涉性似郭解外溫仁謙遜
而內隱好殺王莽末兵起諸王薦涉能得死士莽召見拜
鎭戎大尹長安敗更始將軍申徒建請涉相見大重之故
茂陵令尹公壞涉冡舍者爲建主簿涉使客刺殺王簿欲
亡去建遣兵徼取涉於車上遂斬涉哀平閒郡國處處有
豪傑其名聞州郡者霸陵杜君敖池陽韓幼孺皆有退讓
風
陳遵漢書字孟公杜陵人祖遂元帝時爲廷尉遵舉能治
劇補郁夷令與扶風相失自免去槐里大賊趙朋霍鴻等
起遵爲校尉擊朋鴻有功遵嗜酒每大飮賓客滿堂輒關
門取客車轄投井中雖有急終不得去遵大率常醉然事
亦不廢略涉記傳贍於文辭性善書與人尺牘主皆臧去
以爲榮請求不敢逆所到衣冠懷之惟恐在後凡三爲二
千石王莽敗客池陽更始至長安大臣薦遵爲大司馬䕶
軍使匈奴單于欲脅詘遵陳利害爲言屈直單于大竒之
會更始敗遵畱朔方爲賊所敗時醉見殺
王遵漢書隗囂傳字子春霸陵人少豪俠有才辨與隗囂
舉兵數勸囂遣子入侍囂不從故去焉八年來歙襲得略
陽公孫述助囂攻略陽使遵持節監大司馬吳漢遵知囂
必敗歸命洛陽於是囂大將皆降囂恚憤死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