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五虎平南
◀上一回 第十二回 到汴梁弟兄同忠 當金殿太君陳兵 下一回▶

  詩曰:

    忠臣孝子兩相同,救父興師立大功。

    年少英雄誰可及,平蠻指日位封隆。

  卻說狄龍、狄虎弟兄二人帶了老家人狄成,隨後出了王府,一程向汴京城而去。狄龍在馬上一路行來,向狄虎說:「賢弟,如今父王因在高山中,未知生死,至今將已三個月,還未動救兵,父王在山上盼望。聖上雖已調點人馬,但不知何日興兵。母親又不許我弟兄同去隨征,我心甚覺不安。」狄虎說:「哥哥,我想到了汴京見景生情,先拜探過包公,相求他保舉我二人前去平蠻救父。聖旨準了,一定金殿封官,奉旨征南。命狄成先回家報知母親,有了旨命,他也攔阻不得了。你我速到邊廷,奮勇當先,救出父王,豈不忠孝兩全的?」狄龍說:「言之有理。此去見包公,訴說心腸,他定然應允。」

  一路你言我語,這狄成一一聽得明白,吃驚不小,慌忙稱說:「二位公子,你說隨征去,豈不害了小人?主母娘娘臨行再三囑咐二位公子早去速回。你說上京相謝包公,到了京時又求包公薦舉隨征。倘若朝廷準了本,叫小人回歸怎生上復主母娘娘?倘二位公子要去,須要回家說明白。若是娘娘從你去的,免得小人受累,說我不諫阻你們,公子意下如何?」這公子二人聞言大怒,罵聲:「大膽奴才,敢來擅自攔阻我!何難把你這牛筋打斷。專將主母來欺壓於我!如今不用你同往,快回去吧!」狄成大驚,忙呼:「公子不必動怒,老奴就是渾身是膽,也不敢攔阻二位公子。因主母臨行吩咐多少言詞於老奴,一到汴京,叩謝了包公,不可耽擱,須早去早回。將二位公子交於小人。你今反往邊關去了,豈不違背了母親之命?乃為不孝。又教小人難復主母之命,是以難怪小人攔阻。」

  弟兄二人聽了,一齊住馬說:「膽大的奴才,你敢說我二人違背母命,身屬不孝!這樣言詞也說出來,我弟兄不打殺你這狗奴,誓不為人!」狄虎生來秉性剛烈,上前便將馬鞭照頭打下。不知他力強手重,腦後打破,流出血來。打得這老家人哀哀叫喊,說:「公子息怒,饒了小人吧!」狄虎不聽他討饒,又要打。狄龍阻住說:「賢弟不必與他生氣,把他趕回家去,不要他跟隨便了。」狄虎住鞭大喝:「奴才,快些回去!我弟兄不用你跟隨!」狄成說:「公子,這也使不得!若是回去,倘主母娘娘一怒,只怕性命難保了。不如跟隨公子才好。」狄龍開言說:「你不肯回去,只懮主母生氣。若要跟隨我們,以後不須你多言管事。再要違背,定然打死!」狄成說:「小人下回不敢多言了。」兄弟方才催馬揚鞭而去。

  數十天水陸,一日到了汴京城,進酸棗門,過了數十條大街,有狄家舊宅子。王府裏面還有家人看守,弟兄二人進內到了書房,狄成把行李搬運收好。早有家人捧水與公子洗浴畢,狄成打開衣箱,與公子更換了。又有家人擺上夜膳,弟兄二人用過,不覺天色已晚。弟兄商量,燈下修書一道,明日見包公進朝上本,不表。

  狄成在途中腦袋被狄虎打破,用綠絹紮包了。有守王府的家人,一名陳青,一名何進,一見說:「老管家因何用絹包頭?莫非騎馬不牢,跌下來打破的麼?」狄成說:「列位兄弟,遲些慢慢說你們知之。」是夜,公子睡了,有何進打了一壺燒酒,擺上餚饌,邀了狄成到灶廳一同坐下。三人吃酒,陳青說:「老管家,你一路限隨公子到來,關山跋涉,勞苦不堪,原何頭上著了傷?」狄成見問,就將前事一一說知。陳青、何進二人說:「原來如此。老管家受了一番屈氣,須看老主人之面。況二人年少,無分好歹,勸他休違母命,這話也不是傷犯於他,為何就將管家頭打破?」狄成說:「我也如此想,又不是強詞衝撞於他,下此毒手!但我有一事,煩二兄與我寫個稟帖,明日打發人送回家去,稟知主母娘娘,方止得他隨征勢頭,我亦安心回去。」何進說:「要得。」陳青說:「此見不差,待我去叫管賬李先生寫個稟帖,明日差人趕回山西便了。」三人吃酒一會,又談老主人待下以恩。安慰秋成一番,不用煩言。次日五更,陳青、何進與李二取了稟帖,命人帶了盤費、乾糧,趕回山西。不表。

  再說楊府佘太君,一日五更黎明,穿了冠帶,拿了龍頭拐杖,坐上鑾車,出了府門,到了朝天門外候旨。一到景陽鐘一撞,龍鳳鼓重鳴,文武各官紛紛進朝。有包公執笏,步履金階奏道:「今有故臣楊業之妻佘氏,要上殿謁見天顏,現於午門下候旨。」天子聞奏,傳旨宣太君進見。佘太君聞召,手執龍頭拐杖,到了金階俯伏。天子一見,命侍臣扶起,賜坐。佘太君謝恩坐下。仁宗開言說:「老太君今日親身上殿,不知有何本奏?昨天寡人差包卿到你楊門,勞太君選法力高者領兵掛帥解圍。不知老太君挑選哪一位前往?」佘太君奏道:「臣妾昨天也曾接旨,但臣妾家中並無可任的良將。有臣之媳婦們今近衰老,難以當其大事。望乞我主另挑擇良村領兵,庶不有誤國家大事。」仁宗王說道:「只因南蠻女將善用妖術,將狄禦弟因於高山。朝中將士雖有,但已年老力衰,只剩下些世襲少年。故朕特調你楊家精於法力者提兵。如若太君推卻,無人可用,就以楊文廣為帥便了。」

  佘太君奏道:「臣妾孫兒年方十餘,如何執掌得兵權?軍機重任,非同不可,還求我主參詳。」仁宗王說:「文廣雖然年輕,智勇雙全,心靈智慧,實乃國家之棟樑。待寡人詔回三關昔日楊延昭手下小英雄相助隨軍,攻戰無有不克。」太君想來推卻不得了,即奏道:「臣妾孫兒文廣雖然年少,尚諳武略,不是粗蠢之徒。即三關眾小英雄俱乃將門之後。但一眾俱是年少之人,倘內有爭權心,各不相讓,必然自生矛盾,豈不誤了軍機?不如命臣媳王懷女執掌中軍,帶領眾英雄前往,不知我主龍意如何?」仁宗天子大悅,傳旨:「眾卿哪個願往三關調眾小英雄回朝?」言之未了,有柩密使范仲淹步下金階,日呼:「陛下,老臣願往!」天子一見說:「卿乃身居宰輔,燮理陰陽,與君宣治之臣,怎好遠離勞頓?待朕另選別臣吧。」範爺呼聲:「陛下,臣之榮列三公,躬膺厚祿,俱托聖上洪福。事君致身,臣子之職,何辭些小跋涉之勞?不須聖慮,乞吾王準奏。」天子龍顏大悅,說:「足見賢卿忠君愛國之心!」說罷,即書聖旨與範爺。這範爺接旨謝恩。天子又呼太君說:「王懷女前為征西元帥,今朕再加封征南元帥,賜以宮袍、宮帶,千兩黃金,回朝另加封賞。楊文廣征南副元帥,賜贈蟒袍、玉帶,黃金五千兩。」佘太君叩首謝恩而回。次日,楊文廣與王懷女進朝謝了天子隆恩,出朝挑選軍馬,專候三關眾將到來發兵。按下不表。

  先說狄龍、狄虎是日一路到了包府,令家丁通報。只見包爺家人傳命出府:「請二位往書房相見,我家老爺在此恭候。」弟兄二人一同舉步到了書房,見包爺一同下禮,呼聲:「包大人,家父遭困邊廷,被奸臣計害,幸蒙包大人與楊將軍破彼奸謀,救了父親。小侄奉家母之命,特來叩謝大人。」包公說:「老夫哪裏敢當。此乃國家公事,非為私情,何勞二位公子相謝?」連忙挽起說:「請坐吧。」弟兄行禮坐下,二弟兄又呼:「大人,家父屢被奸臣算害,多勞搭救,感德無涯。但今父困於邊廷,為子焉能放心?今我弟兄實欲懇求大人與侄上本,自願隨征救父,未知大人意下如何?」包爺聽了說:「二位賢侄有此武藝,正當施展之日。一來救解父親之危,二者與國家出力。此乃忠孝兩全美事,老夫何不成人之美?明日與你薦本便了。」弟兄稱謝,登時告別。包公送至外堂,因他長輩朝臣,弟兄力請他回駕。

  次日,包公將他弟兄之本呈上,天子大悅。封狄龍、狄虎為行軍指揮職,二人隨征有功,回朝厚加官爵。旨意一下,弟兄謝恩,又往參見過正副元帥。然後進南清宮謁見太后娘娘、潞花王千歲,兄弟請安,另有一番言語相敘。是日在此留宴,不用煩言。

  次日,狄龍弟兄見聖上準了本,封他指揮之職,是晚寫下家書一封,交狄成明日趕回山西西安府去,回家報知母親,免她懸望。這老家人狄成,因前日路途中被他弟兄打過,所以不敢多言,憑他所為。此日一接家書,即別了公子,趕回山西去了。是時,弟兄只等候三關眾將到來,即與元帥動身。不知如何發兵征剿,且看下回便知端的。

◀上一回 下一回▶
五虎平南

本清朝作品在全世界都屬於公有領域,因為作者逝世已經超過100年。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