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霸主到所谓“伙伴”关系

从霸主到所谓“伙伴”关系
海军某部 海彤文
1970年2月8日
本作品收錄於《人民日报

美帝头子尼克松最近在调子低沉的“国情咨文”中哀叹,美国同其“盟国”再也不能“以保护人的身份同它们打交道”了,而要建立“伙伴关系”。

尼克松的哀鸣,表明了美帝国主义的急剧没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爬上世界资本主义霸主地位的美帝国主义,当年曾狂妄宣称二十世纪是“美国世纪”,吹嘘什么美国要承担起“对世界各国的精神领导”。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第一任总统杜鲁门曾经在“国情咨文”中大言不惭地宣称,美国“担负着领导世界的经常责任”,其气焰是多么嚣张,不可一世。可是,这种嚣张正是反映了其本质的虚弱。

美帝国主义把侵略魔爪伸到世界许多地方,使它处于世界人民的包围之中。在越南战场上,它被英雄的越南人民打得狼狈不堪。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争烈火正在熊熊燃烧。美国人民、尤其是黑人的反饥饿、反对侵略战争、反对种族歧视的正义斗争,风起云涌,猛烈地冲击着白宫的宫墙。美帝国主义陷入四面楚歌的困境。此外,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在这种情况下,尼克松不得不哀叹,“其他国家的防务”“不能完全或主要由美国来承担”,不得不“要求其它国家起作用”,不得不哀求同其他国家“建立伙伴关系”。尼克松刚上台时,顾不得昔日霸主的“威风”,远渡重洋出访西欧“盟国”,结果受到“盟国”的冷遇。而今,尼克松在“国情咨文”中又不打自招地供认了美帝国主义从霸主地位跌落到“伙伴关系”的破落景象。

尽管这样,尼克松还是打肿脸充胖子,把他的所谓“伙伴关系”吹得天花乱坠,据说这是一种“新政策”,能够使美帝国主义获得什么“新的生命”,“新的力量”。尼克松妄图用所谓“伙伴关系”在世界各地网罗各国反动派,充当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镇压各国人民革命斗争的马前卒,为美帝国主义侵略计划“分担责任”。而美帝则坐收战利。但是,这只能是尼克松的一厢情愿。帝国主义国家在重重矛盾中正在加速走向崩溃。法国和美国为争夺在欧洲的霸权明争暗斗。蓬皮杜公开宣称,由于“明显的理由,法国和美国不是在一切问题上都能有共同的概念”,并要保持“自己行动和判断的自由”。最近,法国为了“重返地中海”,和美帝国主义的矛盾更进一步尖锐起来。一直在美国控制下的西德,凭借自己财政经济实力的相对增强,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大大发展。西德的一些头目扬言西德要执行“更加独立的外交政策”,叫嚣西德“必须领导整个西欧”。这一切说明,美帝国主义在欧洲的“伙伴关系”,并不象尼克松所吹嘘的那样“重新牢固而健全”。

美帝国主义还乞灵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僵尸,来为它的“新亚洲政策”效劳。但是,美日反动派加紧勾结,正在激起亚洲人民反对美帝国主义和日本反动派斗争的新浪潮。

尼克松把最大的希望寄托在同社会帝国主义的勾结上。他把这一点看作是“二十世纪最后三十年里”的“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是,这也救不了美帝的命。它们都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尼克松高唱“伙伴关系”的调子,还表明了美帝的垂死挣扎。美帝企图通过建立“伙伴”关系,寻求帮凶,加紧侵略,血腥镇压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以维护美帝国主义的反动统治。但是,这只能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这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定律。”美帝国主义是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不管美帝玩弄什么阴谋诡计,都挽救不了它的彻底灭亡。

本作品的作者以匿名或別名發表,確實作者身份不明(包括僅以法人名義發表),在兩岸四地以及馬來西亞屬於公有領域。但1970年發表時,美國對較短期間規則的不接受性使得本作品在美國仍然足以認爲有版權到發表95年以後,年底截止,也就是2066年1月1日美國進入公有領域。原因通常是1996年1月1日,作品版權在原作地尚未過期進入公有領域。依據維基媒體基金會的有限例外,本站作消極容忍處理,不鼓勵但也不反對增加與刪改有關内容,除非基金會行動必須回答版權所有者的撤下作品要求。

Public domainPublic domainfalse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