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學大辭典/阿闍世

阿闍世

佛學大辭典 导航


作者丁福保1922年出版,1952年逝世,所以本辭典在兩岸四地以及美國屬公有領域。

<<<上一词条
阿點婆翅羅國

下一词条>>>
阿闍世王之夢

Wikipedia-logo
Wikipedia-logo

维基百科条目:
阿闍世

Wiktionary-logo
Wiktionary-logo

维基词典词条:
阿闍世

(人名)又作阿闍貰。王名。舊稱阿闍世。新稱阿闍多設咄路Ajātaśatru,譯曰未生怨。佛在世之頃,摩竭陀國王舍城之治者。父名頻婆娑羅,母曰韋提希。韋提希懷胎時,相師占之,謂此兒生必害父,因之名曰未生怨。未生以前結怨之意也。西域記九曰:「阿闍多設咄路王,唐云未生怨,舊云阿闍世,訛也。」又名婆羅留支。譯曰折指。父王聞相師之言,與夫人共謀於生日從樓上落於地,而阿闍世僅損指未死,故名折指。法華文句五曰:「阿闍世者,未生怨,或呼為婆羅留支,此云無指。」同記曰:「言未生怨者,母懷之日,已常有惡心於瓶沙王。未生已惡,故因為名。無指者,初生相者言凶,王令昇樓撲之,不死,但損一指,故為名也。」又名善見。涅槃經曰:「提婆達多語善見太子,言國人罵汝為未生怨。善見言:何故名我為未生怨?誰作此名?達多言:汝未生時,一切相師,占言是兒生已,必殺其父,是故外人悉號汝為未生怨。一切內人護汝心,故謂善見。」阿闍世既長,近惡友提波達多,幽囚父母。見觀無量壽經。即位後併吞諸小國,威震四鄰,建一統印度之基。後因害父頻婆娑羅王之罪遍體生瘡,至佛所懺悔,即平愈(見涅槃經十九),遂歸依釋迦。佛滅後,五百羅漢,結集佛說。王為之護法。佛教之興。與有力焉。普超經曰:「阿闍世從文殊懺悔,得柔順忍。命終,入賓吒羅地獄,即入即出,生上方佛土,得無生忍。彌勒出時,復來此界,名不動菩薩,後當作佛,號淨界如來。」